接受磨砺,接受雕琢——“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畅销72国,超过2亿人的选择,世界名牌波司登。”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能像波司登那样,42年坚守初心向世界传递爱和温暖;也没有一家自主品牌企业能像波司登一样,2017年品牌价值达268亿元,连续22年蝉联同类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冠军,品牌组合占据市场半壁江山,成为唯一拥有“世界名牌”“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荣誉的中国纺织服装界的领军者!


白手起家,寻得商机

波司登的创始人高德康出生在江苏,因家境贫困,初中毕业便开始了创业。11名农民,8台缝纫机,1辆“二八”式自行车,是他当时所有的员工和家当。200公里外的上海,是他的掘金之地,更是服装厂生存、发展的源头。1982年,凭借上海知名企业飞达服装厂的代工关系,他创办了高熟白茆羽绒服厂。因其产品质量赶超上海总厂,对方决然撤销业务,让这问世不久的企业成了“无根之萍”。高德康大胆提出:借用对方品牌,按其样式生产,独立销售。他的这招“弃车保卒”,在求大于供的大背景下,意外获胜1989年,企业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一年后,利润高达700万元。


破釜沉舟,转化危机

”贴牌生产”让企业走出了困境,但每年15万元的品牌“使用费”,让高德康深刻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经过长达十年的经营和潜心研究,1992年,他成功注册“波司登”商标,迈出了创造自主品牌的第一步。好事尽从难中得,1994年冬,工厂生产的23万件羽绒服有一半积压仓库,银行又上门催收800万元贷款。当时,他跳楼的心都有,但考虑到有好几百人等着吃饭,他咬紧牙关,抓住了北京王府井等百货商场反季节促销这根救命草,忍痛割爱将剩下的羽绒服全部亏本甩卖,回笼了近1000万元货款,还清了贷款,也留下了1000万元的赤字。转型?停业整顿?还是继续做贴牌?为寻求出路,他亲自去东北市场考察,找到了色调、布料、样式,款式、质量等方面长期制约羽绒服销售量的问题,开始了羽绒服的第一次革命一“瘦身”,1995年,“华丽变身”的新一代羽绒服投入市场,这种轻薄保暖、 时尚 大方、款式新颖的防寒服立刻受到商家、顾客的青睐。这一年,波司登的市场销量达62万件,利润达3000多万元,波司登一跃坐上了我国羽绒服行业的头把交椅。


革故鼎新,破冰前行

为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波司登用销售额的3%~7%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自2001年羽绒服市场爆发“鹅鸭之争”后,作为行业“老大”的波司登果断“舍鸭用鹅”,顺势掀起“环保革命”。高德康与中科院、国际知名服装公司合作,率先实现羽绒服“三无”“三防”,解决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困扰羽绒服的钻绒问题以及透气与舒适性之间的矛盾,还实现了保养、洗涤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然而,企业大了牌子有名了,竞争对手也就都盯上了。面对二、三线品牌频繁发动的冠名战、价格战、网销战等,波司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陆续开发了“康博”男装品牌、“雪中飞”运动服装和“冰洁”“冰飞”情侣品牌来细分市场,确保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需求,形成分割、包围其他品牌羽绒服产品的态势,巩固了“波司登”这一高端品牌的“霸主”地位。


再陷危机,重塑品牌

2007年10月,波司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高德康身价陡增,跻身“胡润百富榜”年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波司登迎来了史上第二个“寒冬”。高德康毅然砍掉了洛卡薇尔休闲装、瑞琦等女装,实施“四季化”策略。为解决库存、渠道等问题,近年来,他利用“互联网+”,发展天猫、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大量削减加盟实体店,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同时,为了进驻国际市场,他积极引进资本,加强与第三方合作,连续10年对外独家发布羽绒服流行趋势,在8个欧洲国家400多家中高端品牌集合店中销售产品,安全度过了困难重重的2012—-2014年。

“以归零心态迎接转型,以创新铸就品牌。”高德康对于每个危机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知,始终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带领企业走出困局,引领企业走在世界服装潮流的前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