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午餐肉里的乡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唐宝民



世界上最能引起乡愁的东西,大概就是月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明亮的夜晚,满地如水的月色,总能引起人们对往事无尽的怀念。但除了月色之外,还有一些东西也能引发人们的乡愁,比如,对我而言,一片小小的午餐肉,就能引起我对一段逝去的日子的深切怀念。

我是在东北农村出生的,年纪还不大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于是,家庭的重担就全落在了父亲的肩上,他又当父亲、又当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几人生活。在我八岁左右的时候,姐姐们都出嫁了;哥哥也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去了,家中便只剩下了我和父亲。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是很清苦的,吃的食物很单调,但为了我的成长,父亲总是想方设法丰富一下餐桌、调剂一下生活。

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肉馅儿饺子,但在那个时代,却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肉馅儿饺子,因为只有在寒冷的冬天里才能在村里的小卖店中买到冻肉,冰箱在那时还没有普及,我们听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小卖店里也没有这种东西,因此,春、夏、秋三个季节,小卖店里是没法储藏鲜肉的,也就从来不卖肉。也因而,这三个季节里,我们是吃不到肉馅儿饺子的。

这种情况,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忽然有了改变:有一天傍晚,我正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拔草,父亲从地里收工回来了,他笑着对我说:“今天晚上,咱们能吃上肉馅儿饺子了!”我惊喜地站了起来,兴奋地问道:“肉馅儿饺子?!可我们哪有肉啊!”父亲不慌不忙地从衣兜里掏出了一盒罐头,是那种长方形的铁盒罐头,我接过来一看,是午餐肉罐头。“就用它当肉馅儿吗?”我问。父亲说:“是的,午餐肉也是肉做的啊!”

于是,我们爷俩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包饺子。父亲先把面和好,放到盆子里盖上盖儿,让它先醒着。又在园子里拔了一把小绿白菜,用水洗净、再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后挤干水分,用刀切得碎碎的。把罐头打开以后,将午餐肉放到案板上,用刀切成小片、再剁成碎丁。父亲切的时候,我就眼巴巴地在旁边瞅着,父亲便给了我一片,我放到嘴里,真好吃啊!因为好几个月没吃到肉了。把切碎的小白菜和午餐肉放到盆子里,再放上葱末和姜末;再放上油、盐、味精,把馅儿调好,就开始包饺子了。父亲擀饺子皮儿,擀好十多个后,就开始包。我也能帮着包,但我包得很慢,而且样子难看,所以,主要是父亲在包。快要包完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你去点火烧水吧,砸点儿蒜泥。”我就到院子里抱了一抱柴禾回来,把锅里添上水,把灶坑点着,火烧得旺旺的,过了几分钟,水就翻花似的开了。这时,饺子也包好了,父亲用盖帘儿把它们端到锅跟前,下到锅里,用勺子轻轻地搅了几下,盖上锅盖;没过一分钟,锅里的水就又开了,把锅盖掀起来,我看到锅里的饺子都浮了起来,像小胖猪一样在开水里游泳。父亲往开水里点了一点凉水,水立即就不开了,再把锅盖带上……如此反复三次,再开着锅盖煮两个开儿,饺子就里外都熟了。满满的五大盘饺子,香喷喷、热气腾腾地端到桌子上,父亲还烫了一小壶老酒,我们爷俩坐到桌前,我迫不及待地夹一个饺子,迅速地蘸了一下蒜酱和醋,狼吞虎咽地咽到了肚子里。父亲微笑着看着我说:“别烫着!好吃吗?”我说:“好吃!真好吃!咱们多长时间没吃到肉馅儿饺子了啊!”那天晚饭,我吃得饱饱的,直到肚子胀得鼓鼓的才停下了筷子。但是,肚子饱了嘴没饱,还是想再吃;父亲那天晚上吃得也很高兴,一口饺子一口酒,脸喝得红扑扑的。那是我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饺子。

打那以后,无论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父亲见我馋了,就隔三差五地买一盒午餐肉罐头回来,我们爷俩便包午餐肉馅饺子,结束了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肉馅饺子的 历史 。

多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一座大城市工作,并在那里安了家。在城里,无论在什么季节,在商店里都能买到肉,所以再也没有包过午餐肉馅儿的饺子了。上个周日的晚上,我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盒午餐肉罐头,一瞬间,往事重又涌上心头,这盒小小的午餐肉罐头,勾起了我的乡愁,使我又想起了那些年月吃过的午餐肉馅儿饺子,想起了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清苦岁月!而此时,父亲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父亲能不能吃到午餐肉馅儿饺子呢?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