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同行——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参考文献与后记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当我再次阅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这本书的参考文献与后记时,深深地被作者的学术内涵,情感投入,研究精神所折服。

      本书参考文献共147条,包含了国内外的各类书籍,涉猎广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深处不停地赞叹着作者潜心钻研的精神,以及学识的渊博。也一直庆幸着,自己能有机会在本书作者的引领与指导下学习、成长,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文献中提供的书籍名称,于我而言,自己的孤陋寡闻面对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不停地在心里懊恼,这些年来自己究竟读了什么?对自身成长又投入了多少?是否有过生命境界最真实的体验?内心不停地追问的同时,回想这些年来自己读书经历,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与书为伍  舞出自我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靠什么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给孩子们更科学、更快乐、更幸福的教育,给自己更丰盈、更美好、更充实的工作与生活。唯有读书,在书中找寻教育教学妙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书中探寻精神食粮,对比现实,鼓舞内心;在书中发现另一个自我,学习改变,塑造重生。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我,更要以书为友,与书相伴终老。虽自知自己读书理解能力欠缺,但一直相信可以在努力、勤奋、坚持中慢慢积累,内心定会充盈收获的甜蜜,并在甜蜜中继续探索书的奥秘。

        一、为兴趣而读,读心境

      现在的我特别怀念师范学校的那段如痴如醉的读书时光。中外小说,散文,经常在就寝铃声响过,还继续留在被窝里,手持电筒,照射在那一行行,一页页小小的铅字上,真不知它们带着哪些魔力,能让我不顾忌自己高度的近视眼,一遍遍地阅读着。其他人很快就读完的一本书,我总是读得很慢。即使慢慢读后,也是感觉囫囵吞枣,没有真正走进作者内心,与其产生共鸣,但仍不放弃阅读《简爱》、《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飘》等等小说。现在在女儿那里常常听到这些书籍的名字,依然还存有印象。回想当初,自己读书的那份兴致,真是无人能挡,那时的心境应该是静的,纯的,一头扎进去,就是读到完,读到底。

        二、为需要而读,读方法

        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会儿,不知道怎样有效地教学生知识,也不知道怎样教育好学生,所以不停地找自己需要的书籍来读,希望从中找到指导的方法,让我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于是像张志贤老师主编的《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课堂突发事件与巧妙生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转型》,刘武宏老师编著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叶圣陶老师的著作《我怎样当老师》,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盏一盏的灯 》,裴跃进老师编著的《教学名家谈语文》,商友敬老师的著作《眷恋讲台》,李镇西老师著作《教育演讲》、《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雷夫·艾斯奎斯著作《第56号教师的传奇》,魏书生老师著作《教学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这类在情感上给予我鼓励,在方法上给予我指导的书籍越来越多地占满了我的阅读时间。在这些书籍的熏陶下,我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在改变。但感觉自己犹如“邯郸学步”,找不到自己独特之处,一时学习运用这本书的方法,一时采取另一本书的策略,总是寻求不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策略与方法。究其原因,是自己不善于反思、提炼与总结,只是照本宣科,缺乏实践后的重建,再提升,所以将永远停留于表面,自己就是一个不会读书的人。

      三、为自我而读,读成长

      现在的我,正在学习怎样读书,准确地说是怎样阅读一本专业书籍。自李教授在2018年2月8日成立“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研修班”开始,就不断地在微信群里分享20位学员对《中国班主任》这本书的读后感。通过自己对每一篇读后感的认真阅读,学习各位老师的撰写方法,体会各位老师深度思考,感受各位老师职业精神。自己深受影响,也开始了对李教授的著作《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进行深度阅读。同时,自己深知阅读书籍量少,读写能力欠缺,所以在研修班报名时,没有鼓起勇气参与其中,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整个寒假。所以即使达不到阅读的“深度”,但总比不去尝试做更有意义吧!由于自己眼睛不好,总是无法整天地面对手机,于是我就把大家的阅读材料进行了打印,每天读一读。在学习他人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边读边思边写。由刚开始的两三天才能提炼总结出一点感受,到文字逐渐地增多,感受逐渐清晰,深刻。20多天阅读一本书,虽然我的速度很慢,但这次阅读的效果远远大于以往的阅读。不仅理解了一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专有名词,还一步步尝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教育思想。这种为自我专业成长读书的过程虽有些枯燥乏味,但却是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最有效的途径。在枯燥乏味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慢慢燃起读的兴致,从阅读中,我深切体会到读、思、做、写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在坚持中,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

      我正在一本一本地,慢慢啃读专业书籍,在作者的参考文献中先搜寻自己能阅读的书籍进行购买。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无止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书籍为伍,精彩自己,照亮人生。

   

      阅读参考文献后,接下来阅读的是本书的后记。所谓后记我通过网络查询得知:文章后记是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用于明确正文所涉及人、事、物的结局或去向;或者用含蓄的文字表示某种意犹末尽的情感或思考,引发作者的思绪。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写作的缘由,经历的过程,以及表达的感情,殷切的希望一一呈现,让作为读者的我为之动容。“自2000年投入‘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研究以来,经历无数次的现场研讨、专题探讨、实验推进、理论对话,作者对这一领域充满感情,这一感情源自于许许多多学生、班主任、学生工作负人的交往与合作,源自对这一领域弱势地位与薄弱研究状态的深切体悟,更源自实践创造与理论发展的自信与自豪。”[1]作者的这份教育情怀,实践精神,真情的投入,让人敬佩。

      在后记的结尾处有这样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愿更多的中国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成长、体验幸福;愿更多的中国班主任在这一独立的工作与发展领域中,体验专业的尊严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愿更多的班级建设研究者在独立而持续的研究中,建立起中国教育学者的个性与气质。”[2]

      结合这一年来自己在作者的引领与指导,鼓励与帮助下学习的过程,更能够体会到作者所提出的希望,更能够感受到作者为实现这一愿望所付出的努力。作者为中国班主任,特别是像我一样的乡村班主任搭建学习,分享,成长的平台,让我们体验着专业的尊严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作者关注中国学生,特别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共育问题,搭建捐赠书籍平台,为孩子送去知识与温暖;关注学生的寒暑假生活,指导开展丰富的、长程的、系列的活动,并在学期初的重建中让孩子们体验成长、体验幸福。作者为班级建设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分享自己在国内外现场研讨、专题探讨的经验交流过程与收获,逐步建立起中国教育学者的个性与气质。

      合上此书的那一刻,内心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感激。感谢作者李教授赠予我这本充满温度的书籍,让我在阅读中, 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头脑;充盈自己的内心,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专业阅读,与书同行。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