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进口电影大片只有字幕没有配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不清楚

其实有,官方渠道上架后会有相应的字幕和配音。不信你可以默念一下这句话:这句话:噢!我的上帝。相信更多人不是用正常语调讲出来的,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看过配音版的进口电影。

为什么平时的进口电影大片没有配音:

1.同步上映,没有时间条件可以配音

2.语言的语境感,例如《甄嬛传》,角色对于语气轻重缓急的拿捏不同,会影响整个人物的态度和形象,配成其他语言,多少会失了韵味,进口大片同理。“oh my gosh”和“噢!我的上帝”,哪个会更令人舒适呢。另外,口型对不上也很影响观影体验。

3.事实上,好的配音演员难寻,进口电影大片却络绎不绝,忙不过来呀。

4.如果是看盗版的话当然更不会有配音啦。

举个例子吧,火影忍者你知道吗你可以去看一下中文版的,七龙珠的也是。

由于配音而丧失环境音效那是因为你看的是盗版,由正规渠道引进的电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比如在电影院看的那些,说话的时候是没有背景音的吗?

至于网上的电影没有配音,那是因为有很多电影我国并未正式引进,而是有由各字幕组从各种渠道找来翻译,没有版权,咋配啊.而且要是个草台配音那实在是倒胃口,还不如不配呢.

不过现在有些网络配音小组开始尝试给这些网上电影配音了,好像配了不少动画片,有些效果还很不错,并得到了专业配音演员的认可,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看.

至于给外文电影配音...恩,设备的话,如果自己玩,找个麦克风,装个音频软件就好了,可要是正经话,那还是很不便宜的.怎么说呢,对内行自然是不难的,对外行自然是不容易的。

字幕翻译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但并非无迹可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没有,关键看如何走出第一步。

下文会提到两种字幕,一种是送审版字幕,一种是公映版字幕。简单来说,送审版字幕是给审查人员看的,公映版字幕是给普通观众看的;时间上送审版字幕在前,公映版字幕在后。

1

关于公映版字幕翻的几个细节

对于许多关心进口片字幕质量的观众来说,字幕翻译流程并不陌生,但每次字幕引起争议,讨论中仍难免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误解,时光网独家采访了《黑衣人3》、《环太平洋》、《银河护卫队》、《饥饿 游戏 2》、《火鸡总动员》、《极品飞车》等片的公映版字幕翻译贾秀琰,简单梳理了一下进口片字幕的翻译流程,也就几个容易引起争议的细节进行了澄清。毕竟,只有当我们了解了讨论的对象,才能进行真正有价值的讨论。

进口片公映版字幕翻译流程:

1、广电总局初审

2、同意引进,中影将译制工作分配给四大译制厂之一

3、翻译进行字幕翻译

4、配音。过程中配音导和配音演员会继续对字幕进行调整

5、字幕员装字幕

6、最终送审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有一些细节问题却常常引起误解,这也是关于字幕翻译的口水战兴起的一大原因。

Q1:在把英文文本翻译成中文文本的阶段,是完全由翻译一人做主吗?

字幕翻译的初稿由翻译一人完成,不是团队工作。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遇到了一些不确定的地方,可以自己找朋友讨论一下,贾秀琰表示她就这么做过,但这属于个人行为,并不是翻译流程的一部分,译者可以找人讨论,也可以不找。

Q2:有传言称,有时字幕翻译要的特别急,甚至短至三天,有过这种情况吗?

对于公映版字幕的翻译来说,有时周期是挺短的,但时间最紧的情况下,留给翻译的时间也不少于一星期。由于译者翻译完成之后还有配音、装字幕等环节,基本上是不敢拖稿的。在贾秀琰看来,翻译周期的长短和翻译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花的时间越长就能保证翻译的越好。

Q3:正常情况下,翻译一部电影字幕需要多长时间?

翻译的速度当然还是因人而异,贾秀琰透露,翻译拿到的台词通常按20分钟时长分为一本,她翻译一本台词通常需要一整天,而且还是在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情况下。除去琢磨用词要花费很多时间外,翻译还要考虑到配音对口型的问题,时间要卡的很准,这需要花费时间反复调整;另外,除主角外,背景中的群众演员在配音版中也需要说中文,这部分工作也要落在翻译肩上。总的来说,翻译的工作量要比一般观众想象的大得多。

Q4:翻译过程中会不会参考送审版字幕?

不会看送审版字幕。

Q5:翻译好的字幕初稿还会不会有修改?

字幕初稿翻译完成后,通常译者会自己检查一遍,而主要给字幕提出修改意见的是配音导演和配音演员,因为翻译好的字幕不仅要用于英文原声,也要用于中文配音,导演和演员需要保证中文翻译适合口语表达。贾秀琰强调,配音导演和演员不会对台词进行错误的改动,只是在相同的语意里进行一些更适合发音的调整。

Q6:还有会有其他人帮忙做校对工作?

会有技术审查和字幕员的存在,但他们对字幕的修改主要是除“啊、呀、呃”等无意义的词和修改错别字,以及时间轴的校正。

2

关于送审版字幕的几个细节

在公映版字幕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神秘的”送审版字幕,正如名字所传达的意思一样,送审版字幕是为影片送审而制作的字幕,能看到的人也基本局限于审查人员,这些人对文字是否优美、表意是否传神兴趣不大,有没有哪些不宜公映的敏感内容才是他们关心的。

送审版字幕的翻译流程相对来说更简单一点,大致如下:

1、片方自行联系译者进行翻译

2、译者翻译,交稿

3、片方对字幕进行校对

4、送广电总局初审

总体来看,送审版字幕翻译有点像公映版字幕翻译的精简版,但事实上,在一些工作细节上还是不太一样的。例如,在翻译环节,译者是不一定能看到影片的,这时就需要译者盲翻。曾给《战马》、《赛车总动员2》等电影翻译过送审版字幕的毕成功告诉笔者,他就经常面对这种情况,“因为看不到影片,整个过程需要凭空想象,美国人喜欢说反话,或者话里带有某种比喻,翻译难度会比较大。”

有时翻译送审字幕也是能看到影片的,曾给漫威出品的《复仇者联盟》、《雷神2》、《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2》等影片做过送审字幕翻译的田力告诉笔者,他翻译字幕时都是可以看到影片的,虽然属于极不清晰版。“国外所有的翻译都有一个大型的、专业的服务网站,迪士尼会把需要翻译的台本和很粗糙的影片视频一起上传到那个网站上面,网站的工作人员会把如何使用那些台本和视频的方法发给我,我就进行翻译”。

送审版字幕翻译的周期一般来说会比翻译公映版字幕更短,田力透露,片方给他翻译一部电影的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天,不过他认为这个时间是够用的,只要对背景知识和英语掌握的足够熟练。而且很多商业大片最精彩的地方都是动作场面,整个过程往往一句台词都没有,所以台词量并没有剧情片或文艺片那么大。

送审版字幕的修改校对工作相对更简单一些,一般片方不会找作者回锅。“他们内部有校对人员,这个人往往是他们比较高层的人,语言比较精通,对产品也比较熟悉,在我翻译的基础上他会做一个简单的校对,主要是以防出现错别字之类的问题”。田力这么告诉笔者。

对于很多非资深影迷来说,知道送审字幕这一回事,还要从“民间翻译家”谷大白话的一条微博说起。今年5月12日,《复仇者联盟2》在国内上映,有人说该片的公映版字幕是谷大白话翻译的,谷大白话特意发微博澄清了这件事。

对于公映版字幕的作者会不会参考送审版字幕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谷大白话显然是相信,公映版字幕是在自己翻译的送审版字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田力也抱着类似的看法,“至少我敢肯定他们是看过送审版字幕的,比如《银河护卫队》里我翻译的一些专有名词有在电影里出现,如果不是从我的翻译里看到的,应该不会这么巧和我翻译的正好一致”。

同样翻译过送审版字幕,毕成功持不同的看法,“据我所知没有,中影的翻译都很厉害,至少会两门外语,一个大语种,一个小语种。所以他们一般不会用二手货的,他们会觉得与其给你改,还不如重新来翻译”。

作为八一厂的公映版字幕翻译,贾秀琰给出的回答简单直接,没有参考,片方也没给提供,“其实让我们挺为难的,如果我们参考了,那就是抄袭;没参考,字幕里出了什么问题,又全都会怪在我们头上”。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送审版字幕相当于片方给出的“官方通稿”,译制厂是否拿过来用作参考无关痛痒,不存在抄袭不抄袭的问题。

3

有些壁垒可以打破

2005年,《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在国内上映,当时负责中文字幕翻译的同样是八一厂(受到争议的《复仇者联盟2》、《环太平洋》、《黑衣人3》等影片由八一厂负责翻译工作),当时八一厂主持翻译工作的王进喜外请了中国传媒大学顾铁军教授负责这部影片的翻译工作。

顾铁军进行翻译工作时,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邀请多位“星战”迷参与研讨,为字幕翻译提意见。媒体人邹波当年也参与了那场研讨,他透露,当时顾铁军给“星战”迷们播放了电影的视频,出于保密的考虑,视频的分辨率极低,没人说话的时候画面上基本上就是各种线条,有人说话的时候脸部会有一些细节,可以看看口型。顾铁军的手里有台本,会就台词翻译征询现场“星战”迷的意见,而且会真的改。

《星球大战前传三》的翻译过程给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些讯息:首先,即使在进口片字幕只能交给四大厂翻译这样的制度暂时不会改变的前提下,外援的加入也不是没有可能。有了外援,翻译单位就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翻译水准、翻译风格、专业背景等方面更符合某部影片的译者,“谷大白话”等野生“能人”是不是也可以在考虑范围之内?

另外,字幕的翻译过程也不一定非要由一个人负责,多人讨论,尤其是引入资深影迷的做法更易抓住原文的神韵。目前的公映版字幕翻译虽然在配音过程中,配音导演和演员也会参与个别语句翻译方式的讨论,但这种讨论更多的是从表演和口语表达的角度出发。像《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系列电影,已经有自己的电影文化生根发芽,哪些台词隐藏着弦外之音,资深影迷其实比单纯的译者更有发言权。

4

题外话:美国人怎么应对字幕问题

美国观众讨厌一切形式的字幕,他们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

由于处在世界电影工业的心脏,美国影院里放映的电影大多数都是本土出品,还有很多是英语国家出品,非英语电影只占一点点的比例。和我国在华语片放映时也打上字幕的方式不同,在美国的影院,英语片基本上都没有字幕。如果你特别需要看字幕,可以向影院要一个提词器安在自己的座位上。提词器主要是给听力不好的观众准备的,很多英语不太好的外国观众也会使用。

对于那一小部分非英语电影,美国观众也更倾向于看配音版而不是原声字幕版,恰好和国内目前的情况相反。这两种形式各有各的好处,很难简单地评定孰优孰劣:配音版可以让观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画面上,毕竟这是电影表意的主体;原声字幕版则更多保留了演员原汁原味的声音,这也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环。当然,在美国,原声字幕版的影片也是存在的,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在这一小部分非英语电影中,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拉丁语系电影,法语、西班牙语等等,因为这些语言在结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上都与英语比较相似,所以翻译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中文到英文的难度。那极小部分的非英语、非拉丁语系电影,它们的翻译工作大多由片方负责,交由专业的翻译公司完成。

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听原声

而且网上的电影要求最新最快的上传,所以只要翻译出字幕就好

现在觉得没有必要配音啊!看字幕就好了 还练听力

由于配音而丧失环境音效那是因为你看百的是盗版,由正规渠道引进的电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比如在电影院看的那些,说话的时候是没有背景音的吗?

至于网上的电影没有配音,那是因为有很多电影我国度并未正式引进,而是有由各字幕组从知各种渠道找来翻译,没有版权,咋配啊.而且要是个草台配音那实在是倒胃口,还不如不配呢.

不过现在有些网络配音小组开始尝试给这些网上电影配音了,好像配了不少动画片,有些效果还很不错,并得到道了专业配音演员的认可,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看.

至于给专外文电影配音...恩,设备的话,如果自己玩,找个麦克风,装个音频软件就好了,可要是正经话属,那还是很不便宜的.怎么说呢,对内行自然是不难的,对外行自然是不容易的。

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听原声 而且网上的电影要求最新最快的上传,所以只要翻译出字幕就好 现在觉得没有必要配音

首先从观影角度讲,外国影片在院线(电影院)上放映时,为了追求最好的观影体验,还是要用原汁原味的原音来观影才好,要是像电影频道里面有配音的观影,你会感觉到中文的配音:哦我的天哪!这种语调相信你会损失很多好感!所以院线上放映的外国影片基本是没有配音的,只有字幕。另外也跟国情有关,全世界基本上除了美国,其他国大致都是如此。因为美国院线基本都是放有英语的影片,固然不需要字幕和配音,这也是他们本国观影习惯。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想的那么复杂,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如果说对进口电影大片配音了,其实好处并没有增加多少。相反会增加许多负担,比如说还要去专人专时专利去配音。在引进的资本上就会增加很多负担。并且来说会破坏当时的语境。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