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品文学言 言随文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品文学言  言随文动   

            ——文言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田  玲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与学?怎样处理好“言”和“文”的问题?这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探讨的热点问题。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防止“有言无文、重言轻文”的现象,又要避免“有文无言、人文至上”的偏颇,不将“言”和“文”机械地分割开来,而是做到文字、文句、文意、文体和情感的高度融合,构建一种“品文学言,言随文动”的灵动课堂,追求一种“学文知言,言文一体”的教学境界,真正实现“言文合一”的教学理想。

在文言文教学中,“言”指字、词、句、段落、篇章等外在显性的结构形式,“文”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思路、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隐性内容,同时“文”还应包括蕴含在显性结构与隐性内容中的“文化”。任何偏离“言文合一”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将《小石潭记》的教学基调设定为诵读中感知语言、赏析中积累语言、品味中学习写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用凝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成为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因此,在诵读、赏析、品味美文过程中,随文学习积累文言知识和写作方法,是我追求的“言文合一”“言文并重”的理想境界。

    一、在层次明朗的诵读中体味感知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语感培养的基础,也是感知文意、理解赏析的前提。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可以反复诵读,读中品味,以读代讲。《小石潭记》在课堂教学之初就读了四次,每次诵读的要求具体,层次明朗。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并分享在诵读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字词知识,调动了学生发现探究的兴趣,新的文言字词的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处理,实现了“生进师退”。二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美感。诵读中抓住节奏和停顿,强调美文美读,配乐创设情境,书声琅琅,响彻语文课堂。三读,要求欣赏画面,体悟情感,读出情感。在二读的基础上又提升一个层级,并通过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品味,读出对美景的喜爱。四读,在明确文体的同时欣赏美景,描述美景,继而进行凝练的概括,上升到概括和赏析的能力层级。

在整个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始终以读“文”带动“言”的学习,将“言”与“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上精心地点拨和激励性的评价,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与文本对话,完成了对内容的理解和美景的鉴赏,既简化教师的讲析,又增加思维训练的力度,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美文的语言风采。

二、随着文意的深入理解灵动地积累语言

《小石潭记》中需要积累的文言字词不少,单独割裂开来理解、识记,不但会肢解文章的美感,也是对学生兴趣的践踏。在教学中,坚持“品文学言,言随文动”的灵活原则,在四读赏美景、写美景、抓特征的时候,随着理解感悟的深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归类积累文言字词。例如,学生说到小溪蜿蜒曲折的特点,认为“斗折蛇行”最能表现这种特点时,顺势追问“斗”和“蛇”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里是比喻,理解为“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紧接着寻找文中类似的用法,举一反三,学生加深了对“犬牙差互”的理解,并了解了这种名词活用做状语的用法。在概括鱼的特点时,学生说到“多”,从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发现的,这时追问“可”和“许”的意思,并即时现场举例“听课者可二百许”,让学生明确“可”是“大约”,“许”表约数,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来,多”,紧接着联系旧知《核舟记》中“高可二黍许”,强化了积累。学习游记写法的时候,提到跟着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立即追问“西”的意思,当学生明确“向西”时,要求从文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学生很快发现了“西南”和“下”,很轻松地理解了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状语。学定点观景和动静结合的写法时,学生说到“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就顺势引导强化了这些词的意思。

“言”随着“文”的学习过程而变动,品赏“文”的时候穿插学习“言”,这样教与学,水到渠成地让“言”和“文”浑然一体,不落窠臼。

三、在脉络清晰的行文中学习写作技法

《小石潭记》之所以成为精品,柳宗元高妙的写作技法功不可没。课堂上,我引领学生沿文中脉络清晰的游踪同游小石潭,目见竹丛,耳闻水声,待到“伐竹取道”,确属曲径通幽,和学生的对话紧扣文本,生动风趣,浅显易懂地明确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定点观景;继而引导学生从写鱼中发现动静结合;然后在文本的解读中,让学生发现写潭中鱼的同时展现了潭水的清澈,属于侧面烘托的方法,并且前后勾连,回顾《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月光,加深印象。最后和学生一起借景品情,从面对美景的感受做法入手,追根溯源,在层层追问中学生解读写作背景,剖析了柳宗元心境,发现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结合柳宗元的《江雪》,感悟景凄清人孤独的悲凉,理解“景为情生”,并通过诗句情感对比强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没有大肆渲染,没有深奥讲解,始终围绕文本,鼓励学生探究,尊重学生体验,深入浅出,与学生平等对话,不断上升理解层次,领会写作技法。

品赏景物、感悟情感的过程,也是领悟技巧、学习写法的过程,更是“言文合一”的教学境界。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言文割裂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我努力尝试“言文合一”的教与学,让“言”随着“文”而灵动,品赏“文”的过程穿插“言”的学习,追求“言”与“文”高度融合的教学理想。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7-8月合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