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争论都是一场 “战争”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也许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无论是在辩论会上严谨的争辩,还是人与人之间日常对话中的争吵,在各种争论(Argument)中,都涉及许多战争术语。举几个英文语境下的例子:

在中文语境,虽然我们不用这么直接的词语去描述一场争论,但本质上也是围绕着“进攻/防守、立场/论(据)点、策略”等战争术语/规则去展开。而在很多争论之中,尤其是日常发生的争辩,双方都会想在这场争论中分个胜负(“我吵不过他”、“昨晚是我吵赢了”)、或者用前面说的规则证明自己的观点“高”于对方。

基于这个例子,作者引出了一个观点:

我们产生的概念、以及思维和日常行为,都是以隐喻为基础的。

我们的争论方式之所以是针锋相对的,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争论所用的话语就是以战斗语言来构思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组织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时候,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着如何说服(打败)对方。

试想着存在这样一种文化,在里面, 争论被视为一种舞蹈 。在争论过程中,没人会输或赢、不需要攻击对方观点或捍卫自己的立场。参与者要做的是,以一种平衡愉悦的方式进行表演 (perform),享受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交流、互相理解的过程。

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可能就会以不同心态、方式去进行争论,甚至可能不存在我们现在认知当中的“争论”行为。在这样的文化下,每个人也许会以更中立客观的态度、以更合作的方式去争论。我们再以另一个例子去理解,隐喻如何构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这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听得最多的用语。在我们的文化里,时间是宝贵的商品,是我们达成目标所需的有限资源。我们的工作时间被精确地量化、计算薪酬,我们的房租电费、公司预算,都是以年月日为单位偿还、计划。

在我们所处的工业化社会中,这听起来在正常不过,但产生“时间宝贵”这样的概念,并不是因为时间在客观上是宝贵的,而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这样看待时间。

概念和隐喻与文化息息相关 。我们利用隐喻,把自己文化中对不同事物的理解概念化。在一些文化里,时间也许并不是我们所描述的这样,也许这里面的人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焦虑。

所以更严谨地说,隐喻只能构建一个概念的某一(些)方面,正如争论和战争是两码事,时间和金钱也不能直接互相替换。更具体来说,

隐喻会让我们聚焦于概念的一方面、而忽略这个概念的其它方面。

比如在“争论即战争”的隐喻中,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百分百按照这个模式去进行争论,而是说这种隐喻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都让我们专注于争论过程中“战斗、比拼”的一面,而忽略了合作的一面。

隐喻就以这种方式,系统性地扩展我们对不同事物概念的理解。但是,隐喻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在很多文化里,争论是以战争为隐喻而不是别的?隐喻跟我们大脑的认知系统有什么关联?

这些问题就像“一个词语是怎样被赋予意义(meaning)的?”一样复杂和难回答,但这本书后面的篇章会有尝试去解释,我之后也会尽量以更通俗的话语去解读这些理论。

To be continued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