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题18:听李老师讲《自相矛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2021年4月13日,学校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五年级李老师主讲了寓言《自相矛盾》。李老师精心设计教案,引导学生阅读,认真训练学习方法,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了有效衔接,为学生提供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一个楚国人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用以形容别人或自己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又用以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李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通过展示《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等图片,让学生了解寓言。李老师将网红句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与“常抱青云之志,莫但求田问舍”等经典句子进行了衔接,让学生在古文和现代文中间,领会了语文的奥妙。

李老师讲练结合,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做到了真正的高效课堂。李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将课后大题巧妙地安排在了课堂上,并且进行了重点标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关注了知识点,完成了课后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李老师重点训练学习方法。古文翻译,遇到不会的生字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讲到“其人弗能应也”这一句时,李老师通过停下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揣摩,学生最终理解了“弗”的意思是“不”。巧妙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理解了意思。

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在课前,先是自己预习。一上课,学生进行了自读,范读,齐读,复述故事等多种方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李老师引导学生写作,自己也进行了下水文写作。李老师引导学生将现代文进行文言文的编写。为了让学生进行写作,他自己提前进行了写作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

下午,语文教研组高主任主持了授课研讨会。老师们对李老师的的课表示了高度赞赏,认为老师讲解的文言文,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大家围绕语文要素和课程目标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老师们纷纷发表观点,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和交流。

听评课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的老师们将继续进行语文的听评课活动,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