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怎么用半个西瓜解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学生问到:“既要保留阴历的优点,又要维护阳历的长处,就要找一个万全之策。有可能找到这样的办法吗?”

“办法嘛, 对于聪明人来说,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

“这方法需要一定的智慧吧?”学生问道。

“是的,这需要很大的智慧。 需要调和、折中、做出妥协 。就好像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从互相认识、到互相理解、互相妥协,最后彼此的观念才逐渐融合。”

“嗯,是这样的,需要磨合。”

“你还记得吧,纯阴历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跟随季节的周期变化。纯阴历每年比阳历少了将近11天,所以每年的日期不断前移。”

“是的。”

“那既然如此,就多引入一种太阳历,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这样就解决了阴历少11天的问题。然后把一年的长度划分成24份, 就像在一个圆盘上刻上刻度,给每个刻度起个好听的名字 。这些名字既不用帝王将相的名字,也不用神仙的名字,而是用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词语,或者反映季节和时令的变化、或者与耕作节点有关,于是就有了24节气。”

“是的,这非常便于记忆和传承。”

“而且,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名字本身还非常富有诗意!让我们再仔细咂摸一下这24节气的名字,你不觉得它们很美了吗:

“是的,多么富有诗意!”

“还有春分、秋分就是白昼和黑夜平分,夏至、冬至就是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很有哲理。”

“俗话说: 预则立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是对未来季节的翘首期盼,立了春,春天还会远吗?”

“嗯,这些节气的划分和命名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吧?”

“对,就拿夏至和冬至来说吧,进入春夏后,白昼一天天变长,黑夜一天天缩短,正午时分的太阳比前一天都高一些,到了夏至时,正午的太阳已经到了头顶,而人的影子每天都短一些;而且每天早上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也比前一天更靠近东偏北,也就是提早几分钟日出,而傍晚在地平线上的落日也比前一天更靠近西偏北,也就是退后几分钟落日,所以白昼显得更长。”

“但是这种白昼增加的趋势必定有一个 极限 ?”

“对,这就是夏至,过了这个极限后,白昼就一天天缩短了,正午的太阳越来越低了,影子越来越长了,朝阳起的越来越晚而且越来越靠近东偏南了,夕阳越来越早且越来越偏向西偏南了。日子一天天变短,到了冬至就又到了相反的极限,日头最低、影子最长,一旦过了冬至,日头又重新在头顶升高,影子缩短。节气表示的就是这种周期的变化。”

“那就是说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是不断变化的一条 弧线 ?”

“是的,如果把太阳经过天空的路径连起来就可以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你会发现这条弧线是有点斜的。(老师拿过来一个碗扣在桌子上做比方) 想象天空是个半球,大地是个案板,半个西瓜扣在案板上面 。我们从案板上方俯视西瓜,会看到西瓜在案板上形成一个圆周。圆周上标注了24个刻度,代表一天24小时。12点表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6点代表日出,太阳在正东方,18点代表日落,太阳在正西方,24点代表子夜,太阳在正北方。”

“嗯,明白。”

“我们先看一下“ 夏至 ”这一天太阳在北半球天空划过的弧线,就是 用刀从西瓜顶部也就是有蒂的那个地方斜斜地向上(向北)切开西瓜 (见上图),把较小的那一半西瓜拿开,剩下的较大的那一半西瓜露出了红色的瓤, 刀在瓜皮上切过的截面就是夏至那一天太阳划过天空留下的弧线 。不到6点就太阳就从东偏北的位置出来了,白昼开始,太阳逐渐向上划过顶部,也就是西瓜蒂那儿,到达正午12点。然后又从顶部下来,一直到20点才到达西偏北的位置落下去。夏至这一天的白昼长度大于12小时。这大半个西瓜在案板上占据的图形就是大半个圆形,表示白昼的长度。”

“这个比喻有点意思。那夏至以后呢?”

“如果 我们接着用刀沿着刚才的截面继续平行地切下一片厚薄均匀的西瓜 ,留下的截面就是夏至之后的太阳轨迹,这截面和弧线就小了一些,继续一刀一刀地切下去,截面上的弧线越来越短,截面的顶部也越来越低,西瓜底部所占的面积也越来越小,变成了一个不到一半的圆弧和一个很短的直线组成的图形。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和终点就是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继续切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停下来了,因为冬至到了 。接下来,我们再把刚才切下来的西瓜依照相反的顺序摆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西瓜的截面就越来越大,顶部越来越高,地下的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多,全部摆回去,就又回到了夏至。”

“所以冬至和夏至是最早被观察到的节气?”

“我想应该是的。”

“那春分和秋分呢?”

“如果你在一片片切西瓜的时候,每次都切薄薄的一片,每切一片就表示过去了一天,你会发现随着西瓜在案板上留下的圆弧越来越短, 刚好有一天变成了恰好一半圆弧,也就是从6点到18点的位置,那天就是秋分了 ,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这一天白昼和夜晚各12小时。类似地,春分也是刚好一半圆弧。”

“很形象!那其它节气是什么时候加上去的呢?”

“到了战国后期,古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于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个节气。”

“又细化了。”

“你发现没有?你刚才背诵的节气歌:
雨惊 清谷天, 满芒 暑相连, 处露 寒霜降, 雪雪 小大寒
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一个字就代表“
立”,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第四个字代表 “至”或者“分” ,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于是每三个节气就有一个“立”或者“分/至”,所以刚好把一年做了8等分。这8个节气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划分,记录在《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

“那24个完整的节气事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淮南子·天文训》 记载,把一年24等分,并加以命名,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24节气,这是24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公元前104年, 《太初历》 正式把24节气明确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24个节气大致对应一年中的12个月,平均每个月对应两个节气。”

“我还有个问题,既然节气是为了循环时间安排出刻度,那 为什么叫“节气”呢?

“这是个好问题。中国人并不是随随便便起名字的,而是根据一套富有哲理意味的观念。”

“根据什么观念呢?”

二十四节气的核心之一,是“气”的观念 。司马迁《史记·律书》记载:“ 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 之所以有季节轮回,古人认为是在一岁之间有“气”在运动,“本一气之周流耳”。 ”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那么“ ”这个字有什么说法呢?”

“而 “节”就是为周流天地之间的“一气”画出刻度,每年共画出十二个刻度

这十二个刻度就像是竹竿的分节点。” 老师解释到。

“嗯。除了“节”之外的12个节气呢?”

“在每节时间的正中画出刻度,这就是中气,中气也是十二个:

“ 24节气就是12节气与12中气的合称?”

“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是 节气 ,代表了一个新季节的开启,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代表一个季节的中间,则是 中气 。每两个节气之间、每两个中气之间大约相差一个月,如果以冬至为基点,月初为节气,月中为中气。 节气得气之始,中气得气之中 。”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 关于时间的知识体系 ?”

“对。”

学生低头想了想,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我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们看到清明不是一天,而是某个时刻。 为什么节气不仅仅是某一天,而且是某个时刻呢?

未特别标注来源的图片都来自pixabay.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