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字部首查字法怎么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7

拼音zuò
注音ㄗㄨㄛˋ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人部
五笔WDTY仓颉OJRK郑码NEJM四角28240结构左中右电码0254区位5586统一码505A
笔顺ノ丨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
部首查字法步骤:
1、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3、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4、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部首查字法的运用:
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
几个部首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
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 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
部首是字典、词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中产生的。部首是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的诞生

部首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首创。部首最早出现在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中,早期的部首都是以造字法(文字学)为原则的部首,它严格依照六书体系,只有同一意符的字才可隶属同一部首,这种部首始见于《说文解字》,其后《字林》、《玉篇》、《类篇》等皆因循此体例。这种部首的创设,目的在于分析汉字的结构、探究其理性,故而部首字的选择也大抵以单独成字为准。

部首是将汉字里共通可见的相同偏旁,作为分类汉字的基准。所有汉字势必分类在某个部首中。部首的概念由东汉许慎所著之《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所创,从此字书使用部首作为汉字的检字方式成为一般的习惯。第一个采用部首作为汉字分类的辞书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将小篆的汉字分类在540个部首里,并将这些汉字的造字原理归类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原理加以说明。

《说文》部首的排序以“据形系联”为原则,相邻部首之间形体上总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部内字的排序贯彻了“共理相贯”的原则,义类相同的字排在一起;不同义类的字按照其义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先后。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所以部首本身也是独立的汉字。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

《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最大原则是部首必须对此汉字之结构有所意义,因此,“杀”与“放”等形声字也被订定成部首。另外,“一”到“十”的数字、“甲”到“癸”的天干、“子”到“亥”的地支都被选择作为部首。虽然部首排列法强调部首应与文字有所关联,但又受到阴阳五行理念的影响,以“一”部开始,并以地支末尾的“亥”部结束,故作为分类方式,并不容易查询到自己想要查的文字。

部首的发展

自许慎创立以意符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以造字法的原则作为部首分类的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采用。后世许多字书模仿《说文解字》,以部首来分类汉字。如《字林》(共540部首)、《玉篇》(共542部首)、《类篇》(共544部首)等皆因循此体例。这些字书采用的字体已经是楷书,内容也不是解说文字的来源,而是说明字义为主。但使用的部首几乎与《说文解字》相同,不易检索的缺点仍在。

也正因为按部首分类编的字典、词典在查阅上有许多不便,所以,随着音韵学的兴起,六朝以后,字书就多以韵部的形式出现了。这种方法以四声分类,同韵字再分成若干小类,每一韵当中同音字归在一起,并按声母顺序排列的分类方法。这种编排对熟悉音韵的人来说,检索是很方便的。所以,这种分类方法风行一时,先后出现了《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著名韵书,此外宋代有人出版了改以韵目顺序排列的《说文解字》。这样分类有助于填诗、检字方便。
第2个回答  2020-10-07
做,汉语一级字(常用字),读作zuò。常用为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本义是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中文名 做 拼 音 zuò 部 首 亻 字 码 U+505A 五 笔 WDTY 仓 颉 OJRK 郑 码 NEJM 笔 顺32122513134 字 级 一级(编号2324) 平水韵 去声二十一个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数 11 注 音 ㄗㄨㄛˋ 四角号码 28240
字形演变编辑
做,汉语一级字,会意字,从亻(人),表示人做事;从故,故有原因义,表示人做某件事总有一定的原因。本义是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详细字义编辑
(1)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如:做讲话通作讲话。
(2)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do]。如: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水浒全传》
(3) 又如:做道路(做生意;从事拦路抢劫、偷盗活动);做夫(服劳役;作劳动力);做不得;做不了;做嗄(干什么)
(4) 制作,制造 [make]。如:此处最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红楼梦》
(5) 又如:做妖撒妖(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做势(做出表面竟向的动作);做弊(作弊,舞弊);做衣服;
(6) 充当 [act as]。如: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儒林外史》
(7) 如:做大头(当傻瓜);做中(充当交易、借贷等关系中的中间证明人);做虎豹(充当恶人);做厂(当工人);做线(打听消息,充当耳目)
(8) 假装 [pretend]。如:做神做鬼(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做嘴脸(装模作样);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做声分(装腔作势);做意(装假,做意)
(9) 结成某种关系 [become(a relationship)]。如:做夫妻;做亲家;做朋友;做一路(结成一伙);做人情(以某种行动或东西结好于人);做相识(交朋友)
(10) 摆〔架子,阔气] [put on]。如:做张做势(装模作样;装腔做势);做模样(摆架子;装模做样);做天气(摆架子;做出得意的样子 );做格(摆架子);做大老(摆架子,妄自尊大)
(11) 举行,举办 [hold]。如:做孝(办丧事);做祃(举行祭礼);做场(演出);做庆贺筵席;做七十大寿:做生(庆祝生日)
(12) 为吃而烧制食物 [prepare]。如:宁愿饿死也不吃这种火上做的饭食。
(13) 成为,当 [become]。如:做线的(当侦探的);做演员;做保育员。
(14) 写作 [write]。如:做一首诗
(15) 打,揍 [beat]。如:不走,等做不成;做他一顿。
(16) 斗,争斗 [struggle]。如:你使这等见识,我拼的和你做一场。——《桃花女》
(17) 杀害,谋害 [murder]。如:①再不听话,我们把他做了。②难道他们竟串通一气,来做我们的。——《官场现形记》
(18) 用作 [use as]。如:这部分可以做教材;沼气可以做燃料
(19) 代,替 [replace]。如:①见公公时,做我传语他,只教他今夜小心则个。——《古今小说》②你们做老拙传话谏议,道张公教送这瓜来。——《喻世明言》
(20) 定价;算作 [calculate;figure]。如:他那一路上的人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着,做了五十两银子,卖了。——《醒世姻缘传》 [4]
古籍解释编辑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做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9
《正字通》俗作字,字汇租去声。又音佐,不知作本有去入二音,分作做为二,非。互见作字注。 [4-5]
音韵集汇编辑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中原
去声
鱼模

全清
tsu
中州
去声
鱼模
叶租去声
[6]
用法辨析编辑
“做”和“作”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根据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参考词典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下面对“作”和“做”用法的区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
一、“作”作为双音词的语素和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一)制造:制作、作伪、作票、作俑、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为人作嫁、作茧自缚。
(二)工作、做工:劳作、作息、操作、深耕细作、日出而作。
(三)从事、进行某种活动:作法、作弊、作战、作恶、作案、作孽、作怪、作梗、作奸、作乱、作伴、作罢、作保、作为(指所作所为、行为、主动的行为)、大有作为、作恶多端、作奸犯科。
“作法”有三种用法:①旧时指道士等施行法术;②写文章或绘画等的方法,如“小说作法”、“国画作法”;③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用于含义③时,一般写成“做法”。
(四)创作:写作、作文、作画、作诗、作曲、作家、作者。
(五)著作、作品:大作、杰作、拙作。
(六)为、充当、当作:作废、作伴、当家作主、为虎作伥、认贼作父、做贼心虚。
(七)故意装出某种样子:装作、作态、作派、装聋作哑、装模作样。
(八)起、兴起、出现:振作、一鼓作气、兴风作浪。
(九)作为:①当作,如“把他作为朋友”;②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如“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尊重新闻事实”;“作为词典,必须有检索方法”。
(十)发作:作呕、作酸。
(十一)做作、造作。
以上十一种用法中,“作”均读去声。但“作”另读阴平时,特指作坊。
二、“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动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指“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如:作贡献、作处理、作调查、作报告、作动员。特别提醒:考虑到与“作贡献、作处理”等用法的衔接,建议不使用“做出贡献、做出处理”的说法,而写成“作出贡献、作出处理”。
三、“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指“充当、当作”,如:作榜样、作结论。特别提醒:考虑到与“作榜样、作结论”等用法的衔接,建议不使用“做出榜样、做出结论”的说法,而写成“作出榜样、作出结论”。
四、“做”作为双音词的语素的用法
(一)干、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做活、做事、做寿、做操、做爱、做梦、做戏。
(二)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做法。
(三)为、当、充当某种身份:做工、做官、做主、做客、做东、做鬼、做媒、做亲。
(四)制造:做饭。
(五)为人处世:做人。
(六)作为:叫做。
(七)装出某种样子:做作。
五、“做”作为单音动词与单音的形容词或动词构成词组的用法
如:做好、做到。
六、“做”作为单音动词与多音的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一)干、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做买卖、做好事、做坏事、做满月、做手脚、做生意、做生日、做学问、做早操、做练习。
(二)制造:做衣裳、做馒头、做衣柜、做圈套。
(三)标注:做记号。
(四)创作:做文章。
(五)为、充当、当作:做工人、做老师、做医生、做媒人、做保姆、做资本、做中介、做挡箭牌。
(六)装出某种样子:做样子。
七、“做”作为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尽管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但作为成语的语素,仍有几个不常用的“做”,如:做神做鬼、做小伏低、做张做致。而在不同的词典中,常用的成语“做贼心虚”和“作贼心虚”两种说法并存。
考虑到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建议不用“做贼心虚”,而用“作贼心虚”。
除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根据有关专家关于异形词整理的最新意见,“当做、做弊、做美、做弄、做声、做秀”视为异形词,分别推荐使用的是“当作、作弊、作美、作弄、作声、作秀”。
还有,“做伴”现在(2014)一般写成“作伴”,“做主”现在一般写成“作主”。
在《现代汉语词典》之后,有的新词典对“作”和“做”的用法提出不同看法,有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规范意见。这些看法和意见值得参考,但不宜简单地作为判断正误并追究采编校人员差错责任的根据。
凡是正规出版的词典认可的用法,或者正规出版的词典也无法阐明的用法,尽管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但都不能认定差错。只有违反《现代汉语词典》规定的用法,且没有正规出版的其它词典根据的,可判定确实误用的,才认定差错。
在使用时怎样区别“作”与“做”呢?
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中,“作”、“做”既沿袭了历史上的习惯用法,又有所规范。“作”、“做”的用法大致如下。
(一)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前者如:作成(成全)、作罢、作别、作答、作伐、作废、作古、作践、作结(收尾)、作乱、作孽、作陪、作祟、作态、作息、作谢、作业、作揖、作俑、作战、操作、创作、动作、耕作、工作、劳作、写作、制作。
成语一般用“作”。例如:当牛作马、敢作敢当、敢作敢为、故作高深、胡作非为、矫揉造作、苦中作乐、弄虚作假、述而不作、无恶不作、为非作歹、为虎作伥、为人作嫁、惺惺作态、寻欢作乐、以身作则、自作聪明、自作多情、自作自受、作恶多端、作法自毙、作壁上观、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如是观、作善降祥、作威作福。
后者如:做鬼、做媒、做梦、做买卖、做眉眼(使眼色)、做圈套、做人家、做人情、做生活、做生意、做手脚。
(二)从语义内容来看:“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泛化;“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实在。前者如:作案、作保、作弊、作恶、作风、作梗、作价、作脸、作数、作速、作为、作伪、作用、作证、作准(作数)、炒作、合作、协作、运作、恶作剧。后者如:做饭、做菜、做鬼脸、做家务、做手势、做姿势、做游戏、做针线。
(三)从语法特征来看:宾语是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在这种情况下,宾语成为名物化的动名词,“作”的动词性已经虚化;宾语是双音节名词,多用“做”,表示做某件事或某方面的事。前者如:作报告、作测试、作比较、作补充、作变动、作处理、作点拨、作调查、作斗争、作分析、作贡献、作回应、作介绍、作解释、作决定、作努力、作判断、作思考、作说明、作调整、作妥协、作牺牲、作修正、作演讲、作咨询。其中的“作”,现在也用“做”,但依过去惯例一般用“作”。后者如:做工程、做功课、做记号、做家务、做课题、做事情、做事业、做物业、做项目、做学问、做业务。至于常用的“作出”一语,用法与前者大体相同。一般带双音节动词,如“作决定”、“作努力”,也可以说成“作出决定”、“作出努力”;少数情况带双音节名词,如“作出成绩”、“作出结论”等。“作出”与“做出”,可以通用,但用“作出”更合乎书面语的特点和使用习惯。另外,作单音节动词而不带宾语,一般用“做”。例如:做好、做成、做实(将事情做得扎实、落实)、做完、做得好、做大做强、做到老(学到老)。此外,与后面带“作”的词语搭配,一般用“做”,而不再用“作”。例如:做作、做作业、做动作、做工作、做作文、做小动作。
(四)从词义分别来看:各有适用范围,又有交叉重叠。
只用“作”或多用“作”
(1)“起(起身、兴起、出现、发作等)”之义,只用“作”。例如:日出而作、兴风作浪、枪声大作、振作,以及作怪、作呕、作响、隐隐作痛、勃然作色等。至于“作声”与“做声”,《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做声”,但“默”字条的用例有“默不作声”;《辞海》只收“作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作声”为正条兼收“做声”;《汉语大词典》二者均收且释义相同。因此,二者通用,并可优先选用“作声”。
(2)“写作、创作”之义,“作”、“做”习惯用法有别。作家、作者、作画、作曲、作文(写文章)、作序、作传(写传记)等,依惯例用“作”。作诗,依惯例多用“作”,但用“做”也无不可,《现代汉语词典》“做”字条就以“做诗”为用例。后面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常用“做”。例如:做文章(写文章)、做小说、做一张画、做一篇序、做几首诗、做两支曲子等。做文章、大做文章,比喻抓住一件事加以炒作或借题发挥,均用“做”。“书写”之义,只用“作”。例如:“仓促,也作仓猝。”“作品、文章”之义,只用“作”。例如:作文(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大作、仿作、佳作、杰作、力作、拟作、伪作、习作、原作、著作、拙作、诗作、剧作
(3)“结成某种关系”之义,“举行、举办”之义,均用“做”。前者如:做亲、做夫妻、做搭挡、做对头、做邻居、做朋友。后者如:做寿、做礼拜、做满月、做弥撒、做生日、做筵席。
3.“作”、“做”有大致分工
(1)“从事某种活动”之义,或用“作”或用“做”,或通用。“作”多用于一般性的活动,且动作性不强,其用法与“进行”相当,意义很虚。例如:作安排、作采访、作承诺、作冲刺、作沟通、作构思、作观察、作扩展、作检讨、作交代、作交流、作思考、作提示、作修改、作要求、作引导、作注释、作指示等。其中的“作”,现在也常用“做”。
“做”多用于具体性的事务或职业性、专业性的工作。例如:做工、做课(举行示范性或实验性的公开课)、做活儿、做题、做药(从事药物推销工作)、做账、做保险、做慈善(做慈善事业)、做广告、做卡片、做建材(做建材生意)、做IT、做楼盘、做手术、做网页、做珠宝(做珠宝生意)、做房地产,以及做保养、做交易、做实验、做营销、做运动等。
“做事”一词,现在只用“做”。“做主”与“作主”,两种词形可通用。《现代汉语词典》采用的是“做主”,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作主”为正条兼收“做主”,《汉语大词典》则不分正、副条兼收“作主”、“做主”。
“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之义,现在通行用“做法”,而不用“作法”。但“作文或作画的方法”与“施展法术”两义,只用“作法”,而不用“做法”。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的成语“作法自毙”,意为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也不能用“做”。
“作派”与“做派”,用法有别。作派,指派头即故作的姿态、架势,又指作风或做法。做派,即做功,指戏曲表演中演员的动作和表情。
做功,或指戏曲表演中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或指物理学上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移动,只能用“做”
(2)“假装、做作”之义,多用“作”。如前面所举的“装模作样”、“装聋作哑”、“装腔作势”,现在通行用“作”,而不用“做”。造作、作态、故作姿态、强作笑颜,只用“作”。作开心状、作痛苦状之类,因具有书面语色彩而多用“作”,但用“做”也不是绝对不行,《现代汉语词典》“做”字条就有“做痛苦状”的用例。做样子、做姿态,则用“做”。“表演”之义,有“做戏”一词,用“做”;成语“逢场作戏”,用“作”。来自港台的半意译半音译词“作秀(putonashow)”,也可写为“做秀”。
4.“作”、“做”可以通用
(1)“用做”之义,“作”、“做”一般通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6版)将“做”字条的义项⑥释为“当做”,并举例:“树皮可以~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教材。”用的是“做”。而《辞海》“满江红”词条:“植物名……全草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用的是“作”。做抵押、做纪念等,也可用“作”。但“副词作状语”之类,依惯例,用“作”而不用“做”。
(2)“成、为”之义,“作”、“做”通用。其用法是附在其他动词之后构成动补结构,后面带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行为或动作的结果。这种用法出于北方白话,因此用“做”字有更强的理据性。《汉语大词典》就以“当做”为正条,而以“当作”为副条,这是有词源根据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一义项用“作”反而更为普遍,因此“作”、“做”可通用。《现代汉语词典》“当做”、“当作”均未收,但其1996年第3版、2002年第4版均将“看”字条下的“看做”词条释为“当做”,而将“作”字条的义项⑥释为“当作;作为”,在“作”、“做”用法的处理上并不统一(《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版已作修改)。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当做”、“当作”均未收,但在“看”字条下收“看作”为正条,释义为“看成、当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