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乌托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其实这是个老话题了。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童话书,如今想来“童话世界”不过是美好的代名词。幸好还有所谓的黑色童话打发时间。



色童话绝不是乖孩子的枕边书,它就是成年人的读物。

经历了许多事情已经长大的我们,对这类质疑现实世界的童话更有兴趣。因为,世界并不是单一的。

黑色童话 以诡异和唯美为主,它的魅力不在于血腥与恐怖,而是那种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黑暗融入耳熟能详的童话中后,让人无法自拔的诡异感觉。

昨天提出一个问题是:假如在你家的某个角落里有一条通往另一样世界的通道,你会爬进去吗?动画电影“ 鬼妈妈 ”的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这个通道,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片头,女孩跟随父母搬家。远离了朋友、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父母忙于工作,从不耐心听自己说话,甚至整个现实世界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的感觉。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生存环境的现状吗?

女孩现实中的父母很难定义是否尽到了父母责任,只能说确实从来没有顾及过孩子的感受,每日三餐随意应付,家庭冷冰冰,很少沟通,这一切让人郁闷不已。某天,她发现家里头居然有个秘密通道,老鼠引诱了她过去,毫无疑问,爬进去了(童话里都这样,不爬进去肯定会错过美好事物的发生唔):

进去后发现,诶,怎么又回到了自个家!在厨房看到了从不下厨的妈妈在做饭,离不开电脑的老爸在弹钢琴。诶,他们的眼睛咋这么怪呢:

真实的爸妈,容易烦躁大怒:

通道另一边的世界里的爸妈和蔼可亲:

在通道这边的世界,女孩总是能心想事成,没有烦恼。那么,问题又来了,你想留在哪边的世界呢?这个亲切的“妈妈”有一双黑纽扣眼睛,她要把女孩永远地留下来,

而后发生的系列恐怖事情推翻了想象中的乌托邦。

另外,这部动画的配乐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同的乐曲响起,烘托着气氛。干脆把这看成一部另类恐怖片, 一部好的恐怖片音乐必定是非常到位的 ,那丝丝入扣、恢诡谲怪的音效给我们带来身入其境的感觉。每当恐怖画面出现的时候,背景音乐那绵远悠长而又支离破碎的声音,在潜意识里告诉我们:战栗吧!胆小的人类,你害怕的东西会马上出现。不过这毕竟是部动画,并不会如此吓人,大概诡异而已。许多人看完都对配乐印象深刻,甚至很多节目都用过,到底是什么歌曲呢?

今天背景音乐里放的大概是主题曲 End Credits,曲风灵异轻快,是一首法语歌。有点像警告式童谣,虽然不懂在诉说什么,却充满着诱惑。另外还有一首经典插曲”Dreaming“,好像在说梦话搬, 和 End Credits 一样,大部分都是八音盒、竖琴演奏。 总之是诡异的温馨,毛骨悚然的甜蜜。还有很多BGM,在此就不细说了。

这些都出自 Bruno Coulais 的作品。他可以说是当今法国数一数二的电影配乐家,精致细密的弦乐编排,让他的作品深受学院派的欣赏与喜爱,而他至今担纲过的电影配乐几乎都是以法国电影为主, 他习惯以自我对影像的第一直觉配乐, 很少会为了剧本或是电影中所发生的故事地点,而去修改第一印象的音乐感觉。经典配乐作品有:《卢浮魅影》,《基督山恩仇记》、《放牛班的春天》等。

说实话,个人觉得这部动画电影的铺垫有点长,节奏有点慢,直到后半部分才让我打起精神,感觉到了恐怖。但是作为一部“定格动画”,能完成这么多场景变换,工作量十分巨大,比某些粗制乱造的电影精致多了,这部动画是欧美哥特式动漫电影惊悚片的经典之作。

在哥特式电影里,你可以毫不畏惧的窥视哥特的世界—死亡、痛苦、孤独、黑暗的世界,以此去剖析我们阴郁的情感世界。

最后,再提下欧美哥特式电影。在这方面, 蒂姆·波顿 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你也可以称之为天才疯子。据说这个鬼才式的人物由于拥有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而习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从小他就喜欢画画和看老电影,用绘画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

他的哥特式风格一般为色彩对比强烈,人间的世界灰暗阴冷,死气沉沉,而死人的世界却色彩明亮,生机勃勃。

时而悲凉,时而温情,用故事小小的惊吓你

,但给你却是很快乐的感受,就象万圣节带上个鬼面具,而面具底下却是善良的脸和善良的心。比如《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

仔细回想下,哪部令你印象深刻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