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CT显示(薄层76)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4
1971年英国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CT机,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从此CT技术不断地发展。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4层螺旋CT机问世后,多层CT技术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研制出16层,到2003年64层CT开始进入临床实际应用。随着扫描层数的增加,同步扫描的能力越来越强,扫描速度越来越快(0.5s--0.42s--0.37s--0.33s),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以Z轴分辨率为例:1mm--0.75mm--0.6mm--0.33mm)。时至今日,CT扫描的速度和分辨率均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极大程度上已满足各临床专业的各种需要,近年来多层螺旋CT还继续向128层,256层发展。2005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正式推出双源CT技术,被称为是CT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新,超越了扫描层数(或探测器排数)的简单累加(这是过去数年内CT技术的主要竞争点),重新定义和诠释了CT的概念,全面拓展了CT的临床应用,将影像诊断领域推向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高度!
随着单源/双源多层CT的投入运行,以往临床医师所期望的超薄层扫描得以实现,目前临床上可轻易获得层厚为0.6mm的高分辨率CT图像,大覆盖范围下快速扫描的亚毫米级扫描,即缩短了扫描时间,准确率也更高,受检者接受辐射剂量也更低。对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可清晰显示外周支气管、肺血管、肺内病灶及相关毗邻关系等,对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部感染、肺癌的诊断等都有独特的价值。
以往常规X线摄片很难发现的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PN)随着CT薄层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得以早期发现,直径≤1.0cm甚至<0.5cm的小结节现在也很容易被观察到。肺部结节的大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极其密切,直径>3cm者恶性肿瘤概率为93%~97%,>2cm为64%~82%;0.5~1.0cm为6%~28%;<0.5cm为0~1%。直径≤1.0cm的肺部小结节又被称为亚厘米结节,其中80%为无钙化的结节,最具有临床价值,其诊断也最具挑战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PET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无创伤性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但PET-CT检查对于诊断≤1.0cm的微小肺癌、或支气管肺泡癌以及腺癌内合并肺泡癌成分时,存在着明显的假阴性,因此被认为对≤1.0cm的亚厘米结节作用有限。
肺部小结节的位置也是判断肺恶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右肺及上叶恶性可能性大。位于肺实质内的结节比位于胸膜、叶裂或血管旁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良性病变一般可分布于各个肺叶,与位置无明显相关。结节的数量(单发或多发)与其良、恶性无必然联系,任意一个结节都可能是恶性的。对于CT扫描尚不明确的肺部小结节,则可通过动态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来诊断。我们知道,恶性肿瘤是由正常细胞恶变而来,医学上对肿瘤细胞的繁殖速度用倍增时间来表示,即1个变2个,2个变4个,4个变8个的时间。临床上观察倍增一般用肿块直径来计算,直径增长1/3,表示体积增大1倍。恶性病变的倍增时间一般在20~400天,倍增时间<20天多为感染性疾病,>400天则一般为良性肿瘤。肺部小结节在CT影像学表现为边缘的毛刺、分叶及其内部的厚壁空洞或磨玻璃样改变时都是恶性病变的特征,但在分析≤1.0cm的结节的内部特征、边缘特征、CT增强等影像学特点有时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临床医师仔细观察结节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等指标。
目前对于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困难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般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多由体检时发现,故常常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2)患者恐惧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担心过高的手术费用等;(3)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PET-CT等较难确定结节的良、恶性质;(4)纤维支气管镜、TBNA及经皮肺穿刺等有创手段检查对于体积过小的结节,较难获取足够的病灶部位组织以供病理确诊;(5)临床医师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认识偏差。因此临床医师应转变以往过多关注CT检查时的放射剂量大小,而忽视CT扫描层厚的观点,积极开展低剂量毫米/亚毫米级CT扫描,不仅有利于早期鉴别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良恶性,通过采取合理和规范的临床诊疗策略,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尽早解除患者的心理、理负担。肺部薄层CT指的是薄层厚度和间隔小于5毫米,比常规CT扫描的更薄,更仔细的,更容易发现小病灶。薄膜层CT不能直接告诉你是否诊断出肺癌。大多数医生不能用CT对这个小损伤做出最后的结论。对于医生来说,只有病理细胞学诊断才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