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为什么说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1个回答  2010-10-26
(一)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一切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离开土地就无所谓农业。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我们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被赞叹为人类历史的一大奇迹。�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耕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国土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数的1/3。而在我国国土总面积中,不能或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石山与高寒荒漠又占去相当大一部分。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耕地14�3亿亩,人均不到1�3亩,仅为世界人均数的1/4。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在0�6亩以下。在历史上我国人均耕地远远高于现在,如汉代人均9�6亩,唐代、明代人均12�6亩。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仅高于日本和孟加拉国,居第24位,相当于美国的1/9,泰国的1/4,印度、巴基斯坦的1/2。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据统计,现有宜农荒地不过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只有1�7亿亩。说我国地大物博并不假,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说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也是事实。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离开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特别是研究以土地为先决条件的农业,更要时刻牢记这个基本国情。�

(二)目前,我国人口仍在日益膨胀,耕地却在急剧减少,这一严峻形势令人十分担忧。据统计,从1957年到1986年的29年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亿亩,净减少2�3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790万亩。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耕地锐减的趋势一度得到控制,但近两年来,又重新回升,仅1993年全国耕地就减少937万亩,相当于一个青海省的耕地面积。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字,现在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600万,相当于每年增加三个半青海省的人口。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到2040年达到最高峰16~17亿。如果这种耕地锐减、人口剧增的势头得不到遏制,50年以后我国的人均耕地将降到0�6亩,100年后还能留给我们子孙后代多少耕地?!�

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人为占用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1992年各项建设、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设立开发区等占用耕地高达1�000多万亩。一般说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占用耕地难以避免。但如此大幅度的占用,在任何国家都不能容许,在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尤其无法承受,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乱占滥用。1987年曾搞过一次全国性非农用地清查,查出违法占地案件1�000多万件,违法占地达816万亩。1993年全国清理开发区,查出在新设立的2�804个各级各类开发区中,有78%属于滥设,涉及土地面积高达1�143万亩。�

我国农地面临的另一个深刻危机,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现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60多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260多万平方公里,每年都有大量耕地、草地被吞蚀。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水土流失面积和沙化、荒漠化面积将继续扩大。熟悉历史的人们不会忘记,我国唐代繁荣一时的丝绸之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昔日的西部绿洲变成了今天的一片荒漠。殷鉴不远,我们应该汲取这种沉痛的教训,绝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土地资源状况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我们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护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教育,增强全民的土地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观念,严格依法管理土地。要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关系,坚决刹住乱占滥用耕地之风,扭转耕地锐减的势头。�

(三)解决我国耕地不足问题,必须面向全部国土,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把农用土地搞得多一些,把土地的利用方式搞得合理一些,把土地的质量搞得高一些。�

要加快农地后备资源的综合开发。我国除宜农荒地5亿多亩外,还有牧草地39亿亩,林地29�4亿亩,内陆水域5�39亿亩,沿海滩涂3�000万亩,其中有一部分尚待开发,已开发部分的产出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因采矿、烧砖、燃煤发电、修路取土等人为因素废弃的土地累计约2亿多亩,其中70%以上是耕地。这部分土地大多位于人口密集、土地短缺的地区,已复垦的只占能够复垦的2%。要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农地都尽可能地合理利用起来。要走“大农业”的路子,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要注意眼前利益、中期效果和长远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力求避免重复历史上那种盲目开垦草原、围湖造地、毁林造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

要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土地的利用方式。近年来有些地方利用低山丘陵发展果木、茶叶、木本油料等经济作物,既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坡的土地资源,又把条件较好的土地腾出来用作耕地;有些地方先以速生树种实现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然后逐步用经济林木更替,提高土地产出率;有些地方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用地进行规划、调整,适当集中过于分散的村庄,把位于耕地的村庄迁移到不宜耕种的土地上,并提倡多建楼房。这些做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推广。�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质量。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以上,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良种籽、增加肥力、适当提高复种指数以及其他整治、改造措施,努力把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把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使高产田更上一层楼,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合理安排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产业,经营上高效益,生态上良性循环,技术上规范化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林地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扩大优质草地面积以增加畜产品产量,同样也有巨大的潜力。

(四)开发大西北是一篇大文章。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地广人稀的显著特点,除内蒙古西部之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有2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1%,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的32�3%,而人口只占全国的7%。大西北光热资源充足,地下矿藏丰富,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欧亚大陆桥横贯东西,具有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多方面优势。开发大西北,不仅对当前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解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下个世纪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的农业用地,研究中国的未来发展,不能不研究中国大西北的开发。�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西北的许多地方确实很难改造成为农地,但确也有许多地方具有开发成为农地的广阔前景。有些地方开发的关键在于水。只要有了水,就能发展农业,只要水资源充足,粮食单产、总产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解决大西北缺水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重大步骤。一是尽量把水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和大规模植树造林。二是提倡合理、节约用水,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三是加快水利建设,把尽可能多的水留在西北、用在西北,特别是对于西北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利项目,应加快研究、论证,早日决策、实施。四是研究从区外调水。有些专家提出从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调水的方案,并已研究多年,还有从雅鲁藏布江调水过昆仑山入新疆的方案,调黑龙江水南下入内蒙古和华北的方案。这些方案如果可行,对改造开发大西北及其他缺水地区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大西北这篇文章,必须全国人民共同来做,必须世世代代长期坚持来做。地方要发挥主动性,中央也要予以支持和引导,提高西北地区的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地方和农民种粮、种树、种草的积极性。只要我们的政策符合实际,地方和农民有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大西北的耕地和绿化面积就可以不断扩大。只要绿化达到一定程度,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就可以得到改善。一旦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善,将会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五)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造成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导致南方经常洪涝成灾,北方普遍干旱缺水。特别是由于降雨量的季节性、区域性严重失衡,旱涝灾害常常是异地同时发生或同地异时发生。有的地方,旱季赤日炎炎,土地龟裂,河川断流,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有的地方,汛期连降暴雨,洪水泛滥,大片农田、村镇、厂矿被淹。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旱灾1�600多次,大水灾1�300多次。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使水土大量流失,土地严重盐碱沙化,农田遭受大面积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战胜自然灾害,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了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力量,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和可歌可泣的业绩。大禹治水,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其壮举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工程,今天仍在造福人民,其智慧为世人所叹服;开掘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几大水系,其规模仍居当今世界人工河之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伟大号召,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多了,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前人无法想象的科学技术和世界上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应该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使不同高程上的水流经更多的缺水地区;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剂,把尽可能多的水从东、南调到西、北;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大幅度地提高内陆蓄水能力、调控水平和利用程度,变“水害”为“水利”;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大规模地围海造地、改造滩涂,增加陆地和耕地面积;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遏制沙化,使尽可能多的沙漠变成绿洲,扩大农地面积;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实行小流域系统治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能不能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把用水量大的项目尽可能安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此等等。当然,把这些设想变成现实,绝不是容易的事,一定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深信,只要我们有这种雄心壮志和长远的战略构想,只要我们尊重科学,进行充分的论证,制定周密的规划,只要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锲而不舍,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整治国土、安排河山、战胜灾害、改善环境等方面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伟大业绩,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一定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自1994年7月1日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土地是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如果耕地锐减的势头得不到遏制,最终会危及我们的生存;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粮食出了问题,我们无处去买,白给也运不进来。热爱农民、珍惜土地、重视粮食,这是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