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季开始了,哪些陷阱需要注意,以防被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08
选对求职渠道,避免掉入陷阱!
>>>>
现场应聘
不要到非法中介机构应聘,不要轻信街头小广告。在一些县市劳动力市场周边有许多招聘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往往打着直招、急招的名义,表示面试通过就可以直接上班。这一类的小广告大多为非法中介机构张贴。其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上当,当应聘者将“押金”交上后,“招聘人员”就人间蒸发,音讯全无。
合法正规的职介所一般具备“三证”:一是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二是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三是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这些证件须上墙公示,并注有举报电话。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在无法判断中介机构是否合法的情况下,必须把握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细看发票是否正规,不要轻易交纳费用。求职时要弄清相关的缴费标准和规定,不能随便缴费,并且有权拒绝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提醒求职者找工作最好到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大型人才劳动力市场,以免上当受骗。>>>>
互联网应聘
通过互联网方式应聘的,首先要选择正规就业或人才网站,然后确认心仪单位的真伪,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提供银行账号汇钱。
应聘前这些招聘陷阱你得知道!
>>>>
第一大类:虚假职位信息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有些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收集简历骗取个人信息进行违法行为,因而求职者在填写简历时不要随便泄露家庭电话等,也要早做预防跟家里人交流过有利用家庭电话的诈骗行为。当对方要求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不了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自己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另外,找工作时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和胁迫。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在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上岗前的体检是常规的程序,即使是公司所指定的体检医院也必须是正规医院,如果是私人诊所、非正规医院就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在体检完之后向求职者收取超额的体检费。
>>>>
第二大类: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
1.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应聘时多个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还是十三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吃了哑巴亏。
2.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为了招到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会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比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故意扩大用人单位规模和岗位数量,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把招聘职位写得冠冕堂皇,不是“经理”就是“总监”,但实际上却只是“办事员”、“业务员”,根本没有广告上写的那么诱人
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另外,一些用人单位看准了求职者的求职心切,以试用期为名赚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满后立即解雇员工。有关人士提醒,诸如“本广告长期有效,长年招聘,且报名不受限制”的招聘广告,求职者一定要小心。
3.剽窃求职者作品
有些用人单位看似正儿八经地进行笔试面试等以考试之名要求职者完成一份作品,无偿侵占设计程序、广告文案等他人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所谓的智力陷阱,求职者需倍加小心。
>>>第三大类:通过招聘侵害人身安全
1.以高薪诱人加入非法机构
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人加入传销、色情及其它非法机构。被控制人身自由的,应沉着应对,向家人、朋友报信,或者找到机会及时报警。
2.面试地点是临时租借来的宾馆等地
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招聘单位面试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要高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3.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
接到面试通知时,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4.晚上预约面试
若接到安排在晚上的面试通知,要高度警惕,要找理由改到白天上班时间,晚上就不要出去了,特别是女孩子,切记!
5.招聘面试在偏远的地方
绝大多数招聘单位不会主动派车去接应聘者,应聘时勿与陌生人到偏僻地方,勿将手机等财物借给陌生人。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
6.诱骗到外地上班
若需要到外地面试、工作,外地对你来说,人生地不熟,在对单位没详细了解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谨慎,不要冒然行动,谨防上当受骗。
应聘成功,也得步步小心!
>>>>
“实习期”+“试用期”,小心永远都是临时工
求职时要先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真有用人意向,不要被那些常年招人、常年换人的不法单位所蒙骗。一般来说,单位用人有试用期是正常的,试用期的薪水一般都不高,等到转正之后,薪水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很多公司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抓住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堂而皇之地打出试用期的牌子,看起来非常规范,待试用期一过,以种种理由告诉求职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将其解聘了。这样的公司不断地炒人,毕业生永远不会成为正式员工。
试用期间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试用期间的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表等,凡是能够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工作起始日期、工作内容等的证据,都要保存好。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如不付报酬、薪金过低、工伤拒赔、违规延长试用期等,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仲裁和诉讼,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一旦跳进合同圈套,悔终生
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一些企业会事先起草好劳动合同,合同中写明有“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厂方不负任何责任”等条款,外来务工人员一旦签下了这类“生死合同”,遇到安全事故很难获得赔偿。因此,这类“生死合同”一定不要签,签订劳动合同时,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各项条款,对不明白的约定要多咨询细掂量,避免在发生纠纷时,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多方求证确认之前,一定要谨慎,以防被骗。
合同附则往往不被求职者重视,一旦发生争议只能哑巴吃黄连,可谓是“隐形陷阱”。有些外企指定,一旦发生争议,必须到外方指定法院解决。飘洋过海打官司不仅费用高,而且多少带有地方保护色彩,普通求职者无疑处于弱势。
>>>>
协商放弃社保,高薪背后是陷阱
在大学生求职招聘中,一些单位声明高工资,以此为诱饵,但却以不给职工上社会保险为条件。负责人的解释是:钱没有少一分。但是,初入社会的学生需要意识到,没有保障,即使再高的工资也是不妥的。
◆万一遇到“求职陷阱”该怎么办?
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别被陷阱吓坏,最全签约攻略送给你
求职大战硝烟弥漫,有些毕业生马上面临签三方、落实合同、处理档案。小编在此提醒大家,签约要慎重,千万别大意!签三方要注意什么?哪些合同要慎签?档案如何处理?单位拒收怎么办?签了三方不想去怎么办?史上最全签约攻略,看这里,就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