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多动症”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我们班也有这类同学,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比如,A同学上课上着上着就站起来,一下课就喜欢用笔画画,有一天我去看了才知道他画的全是一些黑“坨坨”。经过一些咨询才知道这个孩子有情绪,习惯动起来,动起来他才觉得有安全感,他的情况还算好的。

B同学可以说是女生里面最坐不住的,比如,有一次我叫她读一篇课文,她从第一排马上跳到最后一排,好几次这样。上课眼神经常是游离状态,总是坐不住。所以,我给她妈妈建议通过练习指读也可以帮助注意力。同时她需要大人的帮助和陪同。

还有一个C同学,和B同学类似。因为遇到了坐不住的同学,所以当我看到文质有提到这个主题,我就特别留意了一下。希望能够解答我的一些疑惑。

文质说所谓的多动症有很多种,有的孩子就是活泼类性格,再加之父母管教较少,所以表现会比别的孩子更活泼,不安分。文质觉得把这类孩子称为“多动儿”是不恰当的。

上学期,听某班主任讲到他们班真的有一位被判为“多动症”,经常靠吃药维持,有时候老师叫他管住自己,他会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啊,没有吃药”。听到这里我的心真的很难过。大概这类孩子就是文质分为的病理性多动症,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动症,这类孩子仅仅靠老师和父母的严厉批评是无法改善的。

所以,我庆幸——班上还没有靠吃药维持的孩子,不仅仅孩子可怜,老师也很麻烦。因为这类孩子可能会干扰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老师肯定要多分一些心在这上面的。我班上再好动的孩子,我一般也不会这样评价——某有多动症。因为一但说了那样的话,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非病理性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父母管束过严,对孩子过于苛刻,造成孩子逆反心理,这时孩子就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期待父母,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缺少鼓励和肯定的这类孩子会困惑为什么不管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肯定?然后内心又无比得到渴望,于是他们会用捣乱的方式,来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

文质有几点建议:

1.诚恳地鼓励孩子,安慰孩子,保护孩子,应当成为父母的首要责任。同时还要有耐心,因为不可能立即生效。

2.不要轻易地因为孩子好动打骂孩子,这样虽然当时有用,还是会反复,甚至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3.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4.父母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种鼓励是一种成长的引导,而不是只在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才给予鼓励。

5.家长可以和老师一起配合,向老师如实说明情况,站在统一的战线,为孩子更好的成长配合老师的工作。

6.有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性格,不要轻易地评判孩子有多动症,那是对孩子的一种巨大的伤害。

7.如果真的是病理性的,理性看待,寻求更多办法,多尝试。

8.有的孩子太小,就是需要大人的陪同和帮助。所以,当小朋友刚开始阅读,大人可以带着做,一段时间后,适当放手,但是不是说你不管,而是你也在旁边跟孩子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