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同人比不分高低拿什么词形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0-03
一、我本来是想到的答案是下面这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某些网文作人人平等的意思解析,但是下面深层次有其他意思)

出自《道德经》
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或不仁,看待万物犹豫看待一只草扎的小狗一样。

后来看了一些描述,发现有点不一样,“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
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另无名氏注曰:挫其锐,解其纷,是谓天地不仁;锐不挫,纷不解,是谓圣人不仁。
现在大量的网络小说中错误引用这句话,未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
既然众生平等,又何来低贱卑微的“刍狗”?天地没有仁爱,把万物当作草扎成的祭品。刍狗非活祭品那样,在祭祀的时候,当场宰杀,而是祭祀完毕,将其丢弃或焚毁。现在引申为:事物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便如废品一样任意丢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真的是众生平等吗?
社会上有人富贵腾达,有人低贱卑微;有人聪明绝顶,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难道有些人生来就是花朵,而另一群人天生就是那花朵脚下的一块泥巴,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衬托花朵的美丽?
天地本就是无爱无憎,无欲无求的,给予万物繁华并不是因为天地喜爱于它们,使万物萧条也并不是因为憎恨于它们。
生命便如刍狗一样,当祭祀完毕之时,刍狗的使命也随之结束了。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
以上资料参考以下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395206.htm?fr=aladdin

二、那么我再想到另一句名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意初为:那些称王侯 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按当时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通过这些话语来刺激人民的气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了几千年来百姓心中的真实愿望,对人性的开放和追求人的自由起了一定的作用,值得肯定。
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一个人的成绩是做出来,不是天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不平等的命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中华民族那些民族脊梁的呐喊,是值得肯定的。千百年来那些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都证明了这句话已然牢牢刻在中国人乃至于全球华人的骨子里,“莫欺少年穷”更是对这话的最好解读!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7322.htm?fr=aladdin

三、另外就是佛经里面的理念了

在佛性上的“众生皆平等”:
佛在两千多年前,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想,突然大彻大悟,脱口说出了一句话:“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换成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样子:众生就是还没有觉悟了的佛,佛就是已经觉悟了众生。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本来以为是个很好答的答案,但是一查证才发现多少有些跟题目不符。
“人不分高低贵贱”这句话从小我就听的,但是古代确是等级阶梯分明的社会,统治者要更好的统治平民,就必须灌输“高低贵贱”的概念,所以我才找的这么幸苦。
本人以为只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算是意思比较接近的了。
当然,你也可以用现代的话语表达,只是没那么有意境罢了。
第2个回答  2014-10-10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第3个回答  2014-10-19
不分伯仲 半斤八两
第4个回答  2014-10-03
众生皆平等
第5个回答  2014-10-04
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