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导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10
思维导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由托尼·博赞提出,是一种辅助思考的工具。它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通过在平面图上绘制出相关联的对象,形成一个像心脏及其血管一样的结构,因此得名“思维导图”。这种表达方式更接近于人脑的空间性想象,因此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思维导图也被称作“头脑风暴图”或“脑图”,其名称本身就暗示了它与大脑和信息处理有关。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我们发散思维的草图。

几乎所有思维导图都以一个中心想法开始,然后不断发散,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示。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因此,有人更喜欢称它为一种思考整理术。

虽然思维导图看起来很简单,但在绘制时也有一定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在纸笔上演练对事物的思考。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找到一张尽可能大的纸,在中间画上一个“出发点”,将我们要思考的课题写在这里。然后开始思考围绕这个主题能从哪些方面进行分解,将它们写在“出发点”周围,并用线条连接起来。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策划一场毕业旅行,我们可以在纸中央画上“毕业旅行”。然后,我们将“毕业旅行”这个主题分解,问自己从哪里开始准备。于是,我们就在周围写下了“去哪里?”“怎么去?”“去几天?”“和谁去?”“预算多少?”“主题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代表了思考的第二层。接下来,我们需要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发散思考,不断重复,直到将所有细节都考虑清楚。

除了文字,我们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加入一些图形来辅助思考。只要能够表达我们的想法,任何形式都可以。我们不必将思维导图当作艺术品看待,只要它能辅助思考,就是好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示例,它包含了绘制思维导图所需的“中心想法”和“连接”。但除了绘制的基本规则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如何发散。这一点因人而异,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深度和切入角度。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细化,将一个大问题拆解为尽可能小的问题。

这种拆解的思路在很多场景中都能适用,因此,除了进行头脑风暴之外,思维导图在其他方面也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数字化的思维导图工具也应运而生。

说到思维导图软件,市面上有非常多的选择。它们相比纸质导图最大的优势是无限扩展的画布和更自由的编辑体验。再加上一些额外的功能补充,显著提升了思维导图的生产力属性。

使用数字化的思维导图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有条件,我更建议大家体验一下传统的纸质导图的感觉,那种沉浸感非常美妙,尽管去画就好。

当我们谈到生产力时,实际上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过程——思维导图使用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导图当作一个文件看待。例如,记录一份读书笔记,或体现课程大纲,更多关注的是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和结果。更好看的思维导图或许成了很多人追求的方向。

但导图作为呈现结果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没有一个很舒服的阅读顺序。回想自己曾经看到过别人制作的导图,第一反应是惊艳,第二反应就是这到底表达了什么,要从哪里开始看呢……

没有明确的阅读顺序,需要先观察思考从哪开始看

实际上,思维导图的主要价值在于过程,通过可视化暂存我们的思考路径,这个路径才是整个思维导图作为工具的精华。如果有个思维导图工具能够回放思维导图生长的过程,这肯定会很有趣。

将视角从“结果”转换到“过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将思维导图当作一个工具,而非产出的结果来看待。

记笔记是每一位学习党必备的技能,这些年出现的众多笔记工具和方法论就能看出大家对笔记的热衷。同样的,在很多笔记app中我们也发现了思维导图的身影。

这些笔记和思维导图的结合,确实对知识整理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因为使用思维导图,能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效率”并不只是代表时间意义上的快慢,在这里的效率则代表了通过记笔记这种形式对知识消化速度的提升。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笔记就像文章一样,是从上到下线性来阅读的。这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这个顺序结构来记录,所以大多时候的笔记是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来记录知识点的。

而借助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在记笔记之前先使用思维导图记录内容。由于思维导图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和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全局的非线性的视角审视内容。随后再将需要沉淀的内容以线性的文字笔记方式记录下来。

很明显,使用思维导图会增加记笔记的成本,尤其是我们已经习惯于一键转存到笔记的便利性的今天,对于很多网页内容通常就是直接导入到笔记app中去了。但从对知识内化的角度来看,更需要的是自己大脑真正理解并接收了这些知识。正如卡片盒笔记法所强调的,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来记录永久笔记。而使用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内化的中转站,是一种非常棒的方式。

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卡片盒笔记”的相关知识

上图是一个在了解和探索卡片盒笔记方法时候记下来的想法和知识。可以看到内容大多是零散的,所以在真正记录笔记之前,如果能用思维导图先梳理好知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理解消化乃至记录都很有帮助。

一旦将知识沉淀成为笔记之后,这个思维导图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放心大胆删除掉它就好了。如果担心日后回顾,也可以把导图导出为图片附到笔记最后。

类似某些笔记app直接支持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单独笔记,我个人并不推荐直接用思维导图作为笔记的载体。虽然平时别人整理的XX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看起来很炫,但实际信息的容量很有限,更多是一种书中内容提纲式的概括而已。而对于某个话题更大篇幅的思考,思维导图天生的特性就不适合记录这么多文字。

这样看来,思维导图一旦在我们认知里将它定义为一个辅助思考过程的工具,它实际上能发挥的价值就比看起来更大了。

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项目管理工具,它们大多都具备非常齐全的功能,来应对各式各样的项目管理需求。而思维导图,一定程度上也能辅助我们做一些项目管理工作,而我更建议用它来管理一些轻量级的项目。

粗看项目管理,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工作中才会用得到的概念。事实上,小到去超市购物都能视为一个项目,抑或是我们对自己未来一年的计划也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只要是需要提前计划并逐步落实的事情,都可以当作一个项目看待。

那么我以一次超市购物为例,聊聊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更好地完成这件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去超市可能只是想要买几个家里缺的东西,比如酱油用完了需要去补一瓶。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在超市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跑东跑西找要买的东西,最后还抱着一大堆计划外的东西走出超市。

为了让每次逛超市都更加从容,借助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这么做:我们用思维导图将超市购物这个项目按照事项进行解构,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思路,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找到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将这个项目分为:前期准备、进行中和结束后的回顾三个部分。前期准备主要是思考一下要买的东西和要准备的事项,刻意思考一下往往比闷头去干强很多。进行中这部分主要是购物清单,按着清单买东西就好,前期准备的时候可以在手机上写好To-do List,或是手写/打印一个纸质清单。而结束后回顾更多是再想想这个过程中还有哪些可以优化的,下次可以改进的。例如下图,是我根据一次购物经历整理的思维导图。

由于前期准备的时候考虑了要储备那些即将用完的消耗品,避免了遥控器没电还要再去趟超市或者便利店的麻烦。由于已经明确了每周逛一次超市,就不会因为图便宜一次性买太多暂时不用的东西。由于提前准备了购物清单,也就能大概估算要买的东西数量,提前备好购物袋。

而从超市回来之后,我发现直接对着购物清单买效率还是不够高,下次可以根据超市物品分区和布局,刻意观察和设计一个购物路线,从入口到出口依次买完所有需要的东西。

这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项目管理场景,从前期准备到落实和复盘,通过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完成。当然用逛超市来举例子有些极端,但能发现的是即便这样一件小事,通过分析思考之后还能找到不少优化的方向,不得不承认思维导图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事实上,不论是结合笔记还是辅助项目管理,思维导图都起到了一个“梳理”和“媒介”的作用。即便用在其他地方,它都能很轻松地和现有的工作流程结合,因为它只是增强了思考的过程。

对待事物的态度决定了你对它的看法,所以思维导图如果只是被我们当做一种美观的信息呈现方式,那就有些大材小用了。我并不是要神话思维导图,它只是我们思考过程的一种可视化呈现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形式。

仔细想想看,上课时老师写的板书、开会时在白板上留下的字迹和线条、项目管理中流行的看板,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思维导图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