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特征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5
法律特征(为什么要依法?)

1.规范性:指针对“一般人”设定行为模式,调整的是人的“意志行为”。法律调整的意志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意志行为,正如法彦有云“法律不问琐碎之事”。

2.正式性: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普遍性: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并不意味着事实平等,所以需要合理的差别对待。其判断标准是:

(1)目的具有正当性:即差别措施符合法律的目的和精神,符合法律的基本价值。

(2)手段具有必要性:即此种的差别措施是必须采取的,同时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3)符合比例原则:即差别措施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避免使得获益与受损失衡。

【例解】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盗窃罪的入罪标准,便充分考虑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作出了合理的差别对待,这种差别对待没有否定平等原则。

4.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强调人们外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法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强制是一种“他律”。

5.程序性:法律具有严格、明确的程序性,法彦有云:“正义应当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

6.可诉性:人们在法定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记忆口诀】国家、范 、正式、程、(为)、诉、遍。

论述与案例分析

问题: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有何特殊性?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依“法治国”?

答题参考:

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正式性、程序性、可诉性、普遍性。正因法律具有特殊性,所以一定要强调依法治国,理由如下:

1.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具有他律性;法律具有规范性,规范“一般人”有社会意义的意志行为;法律具有正式性,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具有程序性,正如法彦所言,“正义要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法律具有可诉性,法律提供了纠纷的解决途径,通过法律可以维护自身的权利;法律具有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事实上可能会存在不平等,所以法律允许合理措施的差别,具体包括合理的差别措施目的的正当性,要符合法律的目的、精神和基本价值。

合理的差别措施手段的必要性,即合理措施是必须采取的,同时也是最恰当的方式,合理差别措施要符合比例原则,即手段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受益和损失不得失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