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迟迟不能自己睡、不会接觉,家长可能踩了5种坑,中招及时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莉莉(化名)的宝宝1岁8个月了,仍然是个妥妥的睡渣。白天小睡通常都需要妈妈抱着摇晃入睡,睡个20分钟醒了还得妈妈继续抱起来摇晃接觉才能再次入睡;晚上亦是如此。虽说哄宝宝睡觉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宝宝已经30斤了,每次哄睡都感觉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了。

莉莉也曾尝试着让宝宝自己睡,但是宝宝对此非常排斥,每次都以宝宝大哭大闹,莉莉不忍心妥协就范收场。莉莉没辙,想着只能自己多累一点,等宝宝大些了就好了。

一般来说,宝宝在3个月以后就会开始学习自己睡觉的能力,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能够帮一把手,宝宝学会自主入睡就会跟学步一样迅速掌握这个技能。相反,如果宝宝迟迟不能自主入睡,可能踩了5种“坑”,家长需自查掉“坑”没。

第一种“坑”:宝宝一哭就抱起、一哭就给奶

在宝宝睡眠问题上,家长最忌讳的方式就是: 只要宝宝一哭就迫不及待地去喂奶或是抱起一顿猛烈摇晃,以此来达到迅速止哭的效果 。虽说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平复宝宝的情绪,但是长此以往会让宝宝养成:没有奶不能睡、不抱着不能睡的意识。

第二种“坑”:总是喜欢抱起、摇晃宝宝进行哄睡

如果你家宝宝迟迟不能自己睡觉,总是要大人抱着才能睡,那么其中少不了“家长的功劳”。所谓的习惯性抱睡、落地醒,大多是家长惯的。 宝宝一旦习惯了被家长抱着入睡,那么后期要想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睡就会很困难了。

第三种“坑”:宝宝睡觉时一哼唧,家长就着急安抚

有的时候宝宝在睡眠中会出现身体扭动或是哼哼唧唧的情况, 家长误以为宝宝要醒了立刻就着急安抚。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宝宝睡眠,还会打断宝宝本应该可以继续地睡眠,是宝宝掌握自主入睡和自主接觉本领上的“拦路石”。

第四种“坑”:读不懂宝宝的自主入睡信号,盲目哄睡

宝宝在3个月之后会开启自己学习入睡的本领,但有的家长不知道宝宝这些动作是在学习自主入睡,反而是 看到宝宝犯困信号或是觉得宝宝该睡觉了就抱起盲目哄睡 。自主入睡本来是宝宝在某个年龄就可以自己做到的事,你偏要帮他做,久而久之宝宝就不会再做了。

第五种“坑”:错过训练宝宝自主入睡的最佳时间点

训练宝宝自主入睡一般是越早越容易、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是训练的最佳时间点。有些家长不知道或是错过了这个时间点,到 后期训练自主入睡就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不容易坚持下去,导致宝宝迟迟不能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是宝宝后天培养成的一种能力,既是与生俱来的,也是需要后天养成的。其实训练宝宝自主入睡并不是个难事,只要家长把握住3个关键的步骤,娃轻松实现自己睡。

第一步:读懂宝宝自主入睡信号

宝宝想要自己睡觉或是能够自己睡觉时会发射出入睡信号,常见的 入睡信号一般包括如下3种:

第二步:把握机会,及时哄睡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自主入睡信号时,万不可着急打扰,看看宝宝能不能自己睡。如果是 自己尝试睡觉失败,这时家长就要把握机会及时运用简易法哄睡 ,如让宝宝侧着身躺在床上,用嘘拍的方法进行哄睡。(具体的哄睡方法不明白的可以看我主页的上一篇文章有详解)

第三步:坚持到底

训练宝宝自主入睡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一开始宝宝可能会不愿意,不过没关系,家长 只需要耐心坚持,宝宝就会慢慢实现自己睡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