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提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关于文言文句子的提问

(三峡)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记辰天寺夜游》: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马说》: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送东阳马生序》1意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小石潭记》:1闻水声,如鸣佩环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岳阳楼记》: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3野若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出师表》: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次后汉所以倾颓也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开张圣听4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鱼我所欲也》: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舍生取义

绉忌讽齐王纳谏》: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

2. 文言文提问

诚:(1)诚实,真诚乃能衔哀致诚。

——韩愈《祭十二郎文》(2) 确实,的确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3)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1)正,不偏斜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2)对的,正确的立是废非。

——《淮南子·修务》。(3)此,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4)赞同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5)遵从,以为法则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染:(1)使布帛等物着色染,以缯为色也。

——《说文》(2)传染此所以染者众也。——清·方苞《狱中杂记》(3)熏染;影响舜染于许由、伯阳。

——《吕氏春秋·当染》(4)污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以:(1)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而,来属予作文以记之。(3)把,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认为皆以美于徐公。(5)凭,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按照以次进(7)根据今以蒋氏观之,犹信(8)通“已”,已经日以尽矣(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之:(1)代人、代物、代事彼竭我盈,故克之(2)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3)往,到。

去吾欲之南海,何如?(4)这,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陋室铭》)(6)我君将哀而生之乎? (7)音节助词怅恨久之(8)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9)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安:(1)安定,安全,安稳居安思危(2)稳定安定(3)使稳定安慰(4)治理治安(5)疑问词。哪里?而今安在甚:(1)很,极甚是(2)进一层甚至间:(1)空隙亲密无间(2)中间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之涣《凉州词》(3)一会儿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4)近来帝间颜色瘦黑。

——《汉书·叙传上》与:(1)连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2)介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3)语气词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4)动词与会加分加分,累死了。

3. 问一下几个文言文的问题

《庄子说彘》译文: 赵文王从前爱好剑术,招纳剑客。

登门投靠的剑客超 过三千人,没日没夜的赛剑,选拔国手。一个赛年,死伤 上百,而赵文王兴趣不减。

三个赛年下来,国库虚耗,国 势衰颓,各国诸侯商量讨伐赵国,而赵文王仍不醒悟,沉 迷在剑术里。 太子悝看不惯,忧心忡忡,可又不敢断父王的兴趣, 便鼓动幕僚说:“诸位谁能说服国王遣散三千剑客,我赏 千金。”

幕僚们说:“宋国有个庄周先生,他能。” 太子特派使者出差宋国,车载千金,当面赠送庄子。

庄子不受,但随使者一道来赵国进宫去见太子,问:“太 子有什么吩咐吗,赏我千金?” 太子说:“久闻先生智慧超凡。敬赠千金不敢言赏, 就当送给先生打发随员好了。

先生不受,我怎好意思开口 呢。” 庄子说:“听使者谈过了,太子要通过我去断掉国王 的爱好吧。

我去说服国王,如果出言冒犯,触怒国王,不 但对不起太子,自己还得受刑处死,你赏的千金我能用一 钱吗。如果出言得体,国王听进去了,那就对得起太子了 ,我要什么,贵国都会给的,还在乎那千金吗。”

太子说:“不过咱们国王只接待剑客哟。” 庄子说:“行。

我剑术挺不错。” 太子说:“不过咱们国王接待剑客,只喜欢那些头发 □□[髦毛部换朋](读朋),鬓毛毵毵(读三),钢盔覆 额,蛮缨套颈,衣衫后面短到臀部,横眉□[目真]( chen1)眼,谈吐粗野的家伙。

先生儒士打扮,去见国王 ,肯走会触怒他老人家。” 庄子说:“请给我缝一套剑装吧。”

剑装三天缝好,庄子穿上。太子看了合格,乃引庄子 去见父王。

赵文王坐在演武厅,抽剑出鞘,放在案上,等待宋国 剑客庄周前来献技。庄子跨入厅门,不走碎步而踏健步, 一副雄赳赳的样子,见了国王也不下拜,只抱拳行礼。

赵 文王问:“你托太子介绍,前来见我,有什么事?” 庄子说:“在下听说大王爱好剑术,特来表演击剑。 ” 赵文王问:“克敌功夫怎样,你的剑术?” 庄子说:“在下的剑术吗,十步斩一人,沿途皆取胜 ,千里不稍停。”

赵文王惊喜说:“哈!天下无敌啦!” 庄子说:“做一个高超的剑客嘛,第一要做假相,使 对手摸不透底;第二要设诱饵,给对手尝尝甜头;第三要 稳得住,让对手进攻;第四要猛出剑,叫对手先中要 害。请给机会让我试试。”

赵文王说:“回宾馆休息吧,先生。等我下命令安排 好对抗赛,再请你来。”

庄子抱拳行礼,也不退行,转身便走。看那模样,挺 像个天下无敌的剑客,太子悝放心了。

赵文王把三年来选拔的国手集合在演武厅,编组赛剑 。七天赛事完毕,死伤六十多人,挑选出五六个最优秀的 国手,叫他们各自备剑,到厅外去等着。

赛场收拾妥当, 这才召见宋国剑客庄周。 赵文王说:“今天想请你参加对抗赛。”

庄子说:“盼望已久了。” 赵文王问:“先生,用长剑短剑?” 庄子说:“长短都行。

我有三种剑,随大王指定。不 过请允许我解释清楚再参赛吧。”

赵文王说:“我想听听哪三种剑。” 庄子说:“第一种,天子剑,长。

第二种,诸侯剑, 中。第三种,群氓剑,短。”

赵文王惊问:“天子剑?啥样呀?” 庄子说:“天子剑,长城卢沟做剑锋,齐鲁泰山做双 刃,晋卫两国做中脊,周邦宋国做剑环,韩魏两国做剑柄 ,边疆异族做剑鞘。四季做剑衣,东海做缠绦,恒山做佩 带,以相生相克的原理掌握,以一文一武的道理论证,用 阴阳勤勤磨砺,用春温好好保养,用秋肃狠狠斩决。

天子 剑,捅向前,刺穿铜墙铁壁;举起来,遥遥伸到天外;戳 下去,深深触及地心;砍八方,空空无物阻挡;往上挑, 挑破云团雾幛;往下劈,劈断山根地脉。天子剑落在谁手 中,轻轻一挥,各国诸侯听话,天下统一。”

赵文王满眼迷茫,探问:“诸侯剑呢?” 庄子说:“诸侯剑,军师武将做剑锋,清官廉吏做双 刃,贤士良士做中脊,忠臣草臣做剑环,英雄豪杰做剑柄 。诸侯剑,前捅也能刺穿一切,高举也能伸到天外,深戳 也能触及地心,横砍八方也无物能阻挡。

诸侯剑,闪闪熠 熠,反映高天的三光;生生杀杀,顺从地上的四季;和和 睦睦,安抚本国的百姓。诸侯剑落在谁手中,轻轻一挥, 雷霆震动封疆内的山川,没有人敢不规规矩矩,都得服从 国王政令。

这便是诸侯剑,大王也有一柄吧?” 赵文王忽有所悟,急问:“群氓剑呢?” 庄子说:“群氓剑嘛,短得可怜,握在手中舞弄的尽 是那些头发□□[髦毛部换朋](读朋),鬓毛毵毵(读三 ),钢盔覆额,蛮缨套颈,衣衫后面短到臀部,横眉□ [目真](chen1)眼,谈吐粗野的家伙,所谓剑客。他们 没日没夜的赛剑给你看,砍断颈项脑袋滚地金牌一枚,刺 破腹腔矸肠暴露银牌一枚,简直成了斗鸡赌钱!一旦丧命 ,赵国就被他们振兴了?大王身为诸候,有可能当天子, 偏偏迷上群氓剑,在下以为太值不得啦!” 赵文王走下台,扶庄子上面坐,以示尊贤。

这时候厨 师做好点心,端上餐桌。赵文王吃不下,站起来绕餐桌徘 徊许久,陷入沉思。

庄子说:“大王请坐,缓缓气吧,点点心吧。三种剑 我已经解释了。”

随即告辞,回宋国去。 赵文王回宫反省,再不去演武厅,也不给剑客们发赏 钱。

这些家伙失宠羞愤,义不苟活,先后抹喉自杀。拖延 三个月。

4. 文言文中“问”有多少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文言文中“问”有13种意思。

(1)动词,询问。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动词,审讯。例如:“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3)动词,追究。

(4)动词,考察。例如:“欲审之其德,问以行”

(5)动词,责问。

(6)动词,干预。

(7)动词,告知。例如:“或以问孟尝君”

(8)动词,问侯,慰问。

(9)动词,聘问。指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

(10)动词,馈赠

(11)名词,命令。例如:“公问不至”

(12)名词,书信,音讯。

(13)名词,名誉,名声,通“闻”例如:“因失我问”

5. 问3篇古文的问题

《一》1,贤(有贤德的人) 恶(厌恶) 睦(和睦) 作(发生) 分(职份) 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2,翻译:(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2)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总--分--总 4,<1>人人都能收到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要作出合适的安排;对“矜,寡,孤,独,废疾者”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全社会的爱。

<2>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珍惜劳动产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 《二》1,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游后的感想) 2,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3,人虽老,为国收复失土的雄心仍在 《三》1,时((时令,季节) 辩(辩,通“辨”,分辨) 涘 (河流) 穷(穷尽) 2,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 3,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用来比喻要 做一件事情而力量(条件)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4,①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 ③人贵有自知之明; ④有比较才有鉴别; ⑤知耻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⑦自大是由于无知; ⑧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⑨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⑩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这是个人做的答卷,希望你能满意,谢谢。

6. 古文高手进,上一次的提问《古文高手进,得到了诸位高手朋友们的

1庆历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山谷者,黄山谷也,黄庭坚是也.此处“作邑”应为做官.去那里做县令之类的. 2贯休,唐末著名僧人.亚栖,唐代书法家,洛阳人. 3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元佑体: 苏 、黄 、陈 诸公.” 4饶节、善权、祖可 5没有定论吧,所谓后山体,不过是因为他的作品集而来吧. 6 离开酒席. 7 宋代苏洵所撰 8 金朝著名学者.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 9“新话”可知言当朝事也,故应为“张浚、刘世光、韩世忠、岳飞”四人. 10 隋何,秦人,刘邦手下谋士. 陆贾,史记记载“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大概因为这样的原因吧,不过太牵强.古人的风流和浪子,并非完全是现在的意思,风流在古代是一个褒义词. 11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12 陈师道北宋诗人.字履常.他曾任秘书省正字.正字,官名.北齐始置于秘书省,隋、唐、宋沿置.与校书郎同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辽属秘书监著作局. 最后一个问题 黄庭坚的诗是有“声律奇峭”之说,但这句平仄符合,并不能拿来作为例子吧.敢问楼主看的是什么书上这样定论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