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过才会难过 ——记我的梅岭35公里越野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国庆,七天长假,为了一张“中国地图”的越野跑轨迹图,有近八百名越野爱好者聚集在江西南昌湾里区领秀湖市民广场上,等待着7:30分的起跑枪声。

站在起跑线上,周围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脸,国旗贴在脸上,插在发束上,飘扬在越野背包上,背包里的食物和水,预示着这是一次长距离的艰难与体验,你大致可以从每一个参赛者的外貌就能分辨出越野水平的高低。那些苦练后晒得黝黑的肤色,精瘦的极修长美好的腿部线条,精干简练又不失专业功能的速干衣压力裤,就能知道他(她)是一个越野高手,实力强劲;而多数爱好者更多的在拍照合影,招呼着相熟的朋友,约伴同行……

10月2号,天气正好,适宜出行。

梅岭“中国地图”越野轨迹在南昌越野圈是最经典的路线,没有之一。从2016年起,经过无数越野爱好者不断完善修复,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定稿,一举成为南昌越野跑爱好者心目中必须完成的行程碑。从入门级的新老四坡刷圈,到经典版的35公里抓鸡,再到升级版的50公里带心脏的中国地图,梅岭一直是南昌越野跑友的心头挚爱。在梅岭,用“中国地图”迎接全国跑友,也成了南昌越野圈的日常活动。

同样的,我们也聚集了一大群爱好越野跑的小伙伴,拉起了“梅岭云野”的旗帜,期待着在梅岭这个云雾环绕的氧吧带给我们更健康的身心,更美丽的友谊,也期待因跑而友的小伙伴们跑出好心情好成绩。

枪响,出发。

用最快的速度跑在最前面的,基本都是大神,毕竟出发后二公里路跑的排名,在进入“中国地图”轨迹的山间小路时,会直接限制前进的速度,而后面不紧不慢的出发的大队伍,多是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以完赛为目的,享受享受山林和清新空气,在变幻不定的路况中感觉肢体灵动,不带配速压力的完成越野过程的参赛者。——“对于多数人的越野跑,过程就是结果”。

大神如下图(⁎⁍̴̛ᴗ⁍̴̛⁎)

因为9月23号参加了我第一个50公里越野跑(福建邵武越野赛),考虑赛后恢复等原因,相隔一周的这次梅岭中国地图,我保守的选择了35公里,目标完赛就好。——然而,这个自以为的选择,让我后悔未及。这是后话。

梅岭,这个平日练脚的“老地方”,从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就让我感觉到与平日完全不一样的风情。二公里的路跑,完成没有马拉松起步的紧张,参赛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谈天说地,中午约饭,热闹的不行,感情这就是一场跑友聚会。很快进入山道,上坡窄长的山路将人流一下压缩成只能一两个跑友交错的支流,正是秋叶灿黄的季节,远远的看去,红的黄的桔的就在梅岭脚下点缀成一条细细长长的色彩渐渐的融入山里。阳光明媚的很,还没有从邵武风里雨里的越野赛道记忆中脱离出来的我,一下明白了上山吃灰的感觉(真的,看官想想秋日明晃晃的阳光下,几百人从一条山间羊肠土路跑过,跟在人群中后区域的我,除了吃灰,真的干不了啥!)

让我吃灰的小伙伴们╮( ̄ ̄"")╭

好在赛道终是有几十公里长,不到一小时,几百人丢进大山里,一下就分散成了星星点点。应该说,这是目前我参加的三次越野赛中自然环境最好的一次比赛(2018年元月深圳梧桐山迎新越野赛30公里零点起跑,一路摸黑,早晨8点完赛;2018年9月23日福建邵武越野赛50公里大雨,一身泥一路雨,连滚带爬屁降,晚上七点完赛)。难得的阳光灿烂,难得的鸟语花香,难得的孨孨细流,难得的竹影婆娑。

沿途都熟悉的风景,却因为多了很多国旗红的赛道指示标识生动起来;当上山下坡时,视野里更能看到一些色彩炫丽的参赛者,山野都活跃了许多;每到一个重分叉口,就会有两位身着蓝色制服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热情指挥正确的路线;每隔几公里都会几位白衣天使拎着医用药箱,关切的询问受伤的跑友;再隔一段,在山林的某一处,就守着一位长枪短炮的摄影老师,卡嚓卡嚓的记录你的身影;然后,好像一下就快到十公里了,某个村口又出一大群热情的志愿者,有水、饮料、小餐包、香蕉、圣女果……不要太好啊,反正就是吃吃喝喝拍拍乐乐,不知不晓中,十公里,二十公里就过去了……当然,时间也偷偷的溜过去了……

我和豆豆姐一路相伴而行,计划着八小时完赛,毕竟都曾经有过七小时多的画图经验,不紧不慢,完赛应该不成问题吧。(这里的确是个大大的自信啊,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4个小时,20公里,11:25分,我和豆豆姐到达CP2樱花山庄, Very perfect。离终点还有15公里,4小时,No problem。

没有“然而”的故事不是好故事,没有“转折”的经历就不可能让我在这里逼逼这么多文字。于是,“然而”在25公里如约而至,谁让我还是一个越野“菜菜菜鸟”呢?什么鬼,左脚脚底的嫩滑剌痛感是什么鬼?这个滑滑的感觉是——血——泡——?好吧,左脚不给力,咱还有右脚,继续弄,还有15公里而已,又来了又来了,右脚踝又怎么了?酸?胀?痛?

平日缺练,赛后缺养的并发症,终于在CP3找上门来,坐在铁壁山庄的补给点综合评价了一下脚上的问题,合计着带伤跑完线路应该问题不大,但可能被关门。立刻和豆豆姐商量,你先跑,我尾随,咱们终点见。

就这样,我开始一个人的征途。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且目标也不那么明确,但是battle without honour才弥足珍贵!

放宽心后,在熟悉的赛道上,心里总是要轻松很多,余下的路程,没有了时间压力,更谈不上艰辛。每遇到一组志愿者,他们都会关切的问一句,你还好不?也常常有路过的跑友问,需要帮忙吗?越走越温暖,越走越放松,越走越执着。反而,在上雷公尖的路上遇到一位中暑的跑友,我把功能饮料留下了;在下新四坡的途中,带上了另一位受伤外地的女跑友。

近下午五点,经历了9小时30分,在关门后的30分钟,我终于到达终点。那一刻,眼框还是含着热泪。好友淑贤说:努力过,才会难过。嗯呢,努力过,才有权力难过。做个真正的跑者,你就是无冕之王。

来啊,走啊,我们去梅岭抓鸡啊¯_(ツ)_/¯**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