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内心变强大,不觉孤独的方式:爱读书,爱运动,爱听音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我们本就一个人来到这个喧嚷的世界,又在明了这个世界的意义后,一个人向世界说“再见”,可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大多数人,想要做到孔子所说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的境界,过于困难;但想要做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相对容易些。

我们逐渐长大,再到成熟的过程中,不就是在追寻着《论语》里,所追求的“中庸”之道吗?

所谓的中庸之道,简单理解:就是万物持衡的意义,如何去持衡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或是如何持衡自我认知与世界观点,又或是如何与自身独处,在众人欢愉和独自孤单之间找寻自我。

在生活中,想要达到这两种情绪平衡的状态,最佳的方式,就是我们学会与孤独建立友谊关系。

“人不知而不 ,不与君子乎?” ,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外界所带来的事,都有持衡的心态,不也是件愉悦的事情吗?

有人会提出质疑,怎么可能有人对待是否,或所遭受的任何事,以不在乎的方式处理呢?

这并不是不在乎,而是一种从容坦然态度面对。

人不知道或不了解自己,却不去迁怒他人,而是自我反思,有没有先记住他人,这是拥有完整的独立自尊人格,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

所谓的自我认知,从容不迫,也是人生必要的修炼课程;同时,还是一种自我修行最高境界,采用中庸的态度,寻求世界的真理。

那人如何拥有一个完整的独立自尊体系?最基本的,就是先学会与自身孤独作伴。

白岩松曾讲过, 当一个人不能独处时,他的内心充斥着焦虑与彷徨;也就是,学不会品味独处时光中,那份重新认知自我的感觉。

让你真正将孤独作为朋友前提为前提,就要学会做到这三件事。

为什么将读书设为能与孤独作伴的第一个方式呢?

因为,当你真正进行深入阅读时,会处于一种交心的状态,所有 情感 会随之流露;这时,书会成为你最忠实的朋友;在独处时,最丰盈的精神食粮。

当小希遭受到人生第二次重大打击后,她利用阅读,重拾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与书作伴,让她交到了无数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或富有能量的朋友。

让她度过了暗无天日那段最艰难的低谷期;重新让她树立起自我认知的能力,学会不抛弃,不放弃自己,找到自身价值所在。

而,这些所谓渊博的学者和充满能量的朋友,就是每一本她在那段时间所看的书。

这一切都来自阅读带给她不穷尽的力量;同时,让她学会与内心孤独的自己对话,去认识和了解那个小时被所有人忽略掉的自己。

面对小时候的自己,对于小希来说,这莫过是去挑战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充满挑战性,内心充满排斥。

人们总以为自己幸运地避过一些不想面对事,就以为不会再发生;但,事实是越想逃避,就越会发生,只有选择面对,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阅读,让小希找到了为什么她之前的生活总是如此糟糕的答案。

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让她总认为自己与他人完全不同,甚至影响到了她后续生活和人际关系。

这些源自于,她与父母之间原本就存在的问题,只有处理好她与父母之间的问题,才能让她一点点找回原本的自信与爱的能力。

自我复原,重新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当你知道为了什么想要变得更好,身边任何一件因自己而变好的事,都值得欣喜。

运动常常让我们体内产生多巴胺,让我们情绪变得舒适起来,这是生理上的变化。

而,心理上,会为自己能做到每日规定的运动量,内心成就感油然而生,自信心自然提高不少。

身心上,一定程度有了或多或少的正向反馈;这时,你的内心是强大的,孤独感也会随之减少。

当我们在运动时,尝试着倾听自己运动中每一个呼吸声,这会让你感受到生命存在,是如此美好。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和安全感;因为人在运动时,所有的感官,都处于打开的状态,让你保持专注度。

譬如:当你正在做瑜伽,大脑就会有某种声音,提示你下个动作,要做到尽可能的标准,才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感受自己每一次呼吸,身心更舒畅了。

你会感受到你与孤独彼此共存着,能够和谐相处;因为,在你感受自己身心变化时,都觉得是一种自我超脱,证明自己原本就是一个鲜活,充满活力的人。

不仅只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而是带有感知,懂得思考,身体会从自己每个动作上,有着不断变化的人,全身充满奇妙。

运动,让我们身体各种感官都运作开来,感受每块肌肉从放松到紧绷,再由紧绷到放松,整个过程结束后,你会有个更棒的身体,带给的变化,是让人兴奋的。

整个过程,是你与孤独建立共生共存的阶段,深刻地感知你的孤独正在感受你的每次流汗与发力,这是外界无法让你体会到的神奇感觉。

独处是最佳聆听音乐的时光,最能感受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意味,歌声里情绪的变化,让自身情绪和感觉神经,跟着被带动。

音乐能够治愈人心,这句话从没欺骗过人。

当你用欣赏的态度,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时,你与世界,将会拉开距离,让你暂时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能与音乐产生某种共鸣。

他人歌声里,有着别样的故事。当然,我们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寻与自己似曾相识的记忆,从而,让自己与他人 情感 上产生碰撞,擦出火花。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故事里的某些 情感 却十分类似,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听到别人的故事中,感同身受的原因。

不要低估人类感知外界的能力。所有的感知力,让我们感受到自身所有的情绪,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同时,能从 情感 创伤中,产生复原的能力。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这句歌词第一次只觉得挺文艺的;但,重听后,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背后那些心酸苦楚。

不是我们不想长大,而是想保留那一丝丝的真切,最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只有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欢愉。

曾有时,无论我们怎样使出浑身解数,身边人都不能切身体会,你的不如意,你的悲伤,你的不甘心;

他们能做的,只有倾听你的故事,让你倾述所有心中感伤后,默默在你身边支持你的人,这是身边人给予的力量。

真正能解决自身负面情绪的人,始终要回到自身,只有自己放下了,在独处时,所出现的各种情绪化握手言和,你才能真正与孤独的自己引起共鸣。

从前,总是害怕外界人和事的小希,现在找到了真正害怕的答案,让自己真正变强起来,找到那个原本有着完整独立自尊人格的自己。

对于小希,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逃避太久了,自我搏斗的能力,过于薄弱;这让她在一段时间里,不知如何找回,产生过迷茫和焦虑。

从不断自我改变的过程里,她渐渐意识到,如何才能彻底地找回,原本有着完整独立自尊人格的自己,才真正学会与孤独相处。

虽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但最懂你为了什么而去改变的人,恰恰是你的内心。

不忘初心,说得就是自己不忘本心的坚定意志。只有自己懂得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坚定有力一步又一步,朝着既定的目标走去。

我们常常觉得不能做到的事情,当下定决心去做的那天起,才懂得自己有能力去做到,而且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已然找回完整的独立自尊人格。

一个真正有着认知力和感知力的人,内心都是充盈的,且持有不畏惧孤独的态度。

面对打击和挫折时,人们往往比不过婴儿时的自己,抗压性甚至弱于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的自己。

因为,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受到外界的种种影响,让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感觉没有小时那么自信,导致我们每回遇到棘手的事,就频频受挫。

没有小时那样,无论遇到何事,持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心态变得脆弱后,这会让一些人感受挫败后,就会不断出现焦虑的情绪。

当你焦虑时,解决办法,首先要让自己独自静坐十几分钟,感受自己身心的变化,学会与内心孤独的自己对话,交流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痛苦感受。

等时间到了,你再醒来,会发现你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这是一种自我冥想的方法,冥想能让你更加体会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这也是情绪放松的方式之一。

所有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处于紧张的状态,保持中庸的态度看待无常世界,生活将会更美好。

当你感受到无助,迷茫,甚至焦虑时,不妨放慢脚步,回到一个人的状态,充满电后,再起航。

希望上述方法,能让你找到内心原本的充盈,不畏孤独的自己。

—END—

今日话题:

你感觉,独处时的自己有何不同?

期待你的留言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