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纹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附一:《木瓜纹》序言
在浩瀚东海的另一方,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长久以来,在那片日出之国的土地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拍案叫绝的故事,有过什么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许多人几乎是一无所知。即便是从我们手中的世界史教科书上,知道也只有寥寥几笔的明治维新,谈得最多的始终是从甲午的耻辱到旅顺的无奈再到二战中那撕心裂肺的伤痛。
我们只知道《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去,却不知道那二万万两“赔款”全部被日本政府用于发展教育;我们只知道要是邓世昌打到吉野上的那炮要不是哑弹该多好,却不知道明治天皇一日只吃一个饭团,省出钱来,倾全力支持日本海军的更新换代。再往前,我们只知道魏源的《海国图志》被国人嗤之以鼻,却不知道它刚传入日本便洛阳纸贵。即便是往后,在那场灭绝人性的侵略战争中,又有多少国人知道无数从事反战活动的日本共产党员惨遭杀害;又有多少国人还记得曾在华北活跃的日本反战同盟会,他们战后回国,即便是被政府和右翼所排斥,过着清苦的日子,也对自己的选择至死不渝。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对海另一边的人几乎一无所知,相反,他们却对我们了如指掌。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再到四大名著,他们的学术研究甚至比我们还要深入;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井上靖的《敦煌》比我们看待自己的历史还要力透纸背;日本孩子们都能把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英雄事迹朗朗上口,而我们的许多在人才市场内拥挤的大学毕业生连《三国演义》都没有翻过。
提到日本人,国人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小鬼子,然后是他们的文化都是学我们的,最后专家学者又出来指出日本人祖先就是和徐福一道东渡过去的那一百童男童女。长久以来,我们都以天朝自居,把我们的万里长城一次次显摆在世人面前,把我们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向世人夸耀。但就是我们的天朝,如今在小鬼子面前,在学生面前,在我们的“后代”面前又还能再拿出些什么?我们既没有松下幸之助,也没有川端康成。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平等,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样,别的国家和民族也有他的出彩之处。几百年前,我们许多人却并不知道彼得大帝、加里波第还有玻利瓦尔,连瓦特、法拉第和达尔文也闻所未闻,其结果就是被别人用我们引以为豪的火药轰开了自家大门;几百年后,即便是人们主动友好地打开了国门,从手上的书本中知道了世界发展的来龙去脉,可是骨子里依旧在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
老一辈人总爱把古中国那五千年的灿烂辉煌以一种傲视群雄唯我独尊的姿态讲述给自己的下一代,却在不经意间让他们误以为近代中国那一百年的受人欺凌只是偶然而已,只是一段忌讳莫深的历史。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潜意识里都被我大中华什么都有给牢牢占据了,根本就不知道屈辱近代史的必然。推而广之,我们对抗日战争的感悟只有那同胞被屠杀的不共戴天的恨,又有谁去认真想过我们为什么会被侵略?我们为什么打不赢侵略者?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软弱地任人屠杀?中国从来就不缺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只是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做着天朝大梦的人太多了。
我们许多人所欠缺的,是一种虚心与开放的心态。纵观世界上下五千年,封闭的国家总会被奴役,开放的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我们不正是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吗?也正是建立不断向强国学习的基础上,日本才有今天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还抱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不去虚心吸收与借鉴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成果,那么只会与其他国家先是在精神上,然后在艺术上,接着在教育上,最后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上,差距越拉越远。
国家的开放是以人的开放为基础,人的开放又直接反应在艺术,尤其是文学艺术方面。在世界上,作家以本国以外的人物作为作品主人公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雨果的《克伦威尔》、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井上靖的《孔子》和《杨贵妃》。这些作家超越了国别的界限,以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将自己所熟知的他国历史人物展现给自己的同胞,让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精神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所喜爱。这些作品,不仅仅可以为作家所在国家提供借鉴,更是世界文明大交流的一种有益形式。
遗憾的是,这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在我国可谓凤毛麟角。是的,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历史,即便是现在出版过的所有书籍也无法将其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但我们把《红楼梦》的故事重复解读上个两三百遍的时候,又有谁还留意我们对岸的那座岛上还有同样精彩的《源氏物语》呢?世界是相连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值得世人骄傲的历史和人物。
作为一个梦想成为作家的人,我的这部处女作长篇小说并没有选取自己所熟悉且热爱的中国历史作为题材,而是把读者带入日本战国这个不亚于我国三国乱世的时代,去认识一个在全日本都家喻户晓的人物——织田信长。
古日本以“国”作为行政区域单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而统治这些“国”的诸侯,被称为“大名”。公元1467年——1477年,和历应仁元年——文明九年,日本发生著名的应仁之乱。从此硝烟四起,战乱不断。其结果是以天皇和将军为首的中央权力大幅衰落,公卿身份变得有名无实,武士这种真正拥有战力的阶层势力急剧上升。
武士以下克上,取代朝廷任命的公卿守护代大名之职后相互攻伐的现象不断在全国蔓延,日本正式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而本书的主人公,织田信长正是在这样一个以实力说话的年代展开了自己那段不可思议的人生。
织田信长在日本是一等一的奇人,他以尾张这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为起点,逐步扩张势力,入主京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奇迹,多次以弱胜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能不计前嫌,原谅背叛自己的人;他能打破门第观念,把奴隶提拔为家臣;他能敢为人先,在战场上大量运用刚刚传入不久技术还不成熟的火枪和大筒炮……而他恣意妄为的性格,也使自己成为日本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织田信长的英雄一生有过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夫妻爱,兄妹情,君臣义,每一样都是那么的打动人心;刀光剑影,运筹帷幄,尔虞我诈,每一计都是那么的扣人心弦。在织田信长身上,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勇敢与智慧,他那坚忍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足以为世人所表率。了解了织田信长,我们就会更清楚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东海另一方,那一衣带水的邻邦。
我的这本书并不是历史传记,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还原历史。但是我会以演义的手法,向读者尽力展现织田信长这个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并以次为契机,让我们重新去认识那个彼岸的邻居。
附二:《木瓜纹》目录
第一部:
乱世之子
分庭抗衡
懵懂少年
尾张傻瓜
两小无猜
蝮蛇之女
先驱谢幕
继承家督
正德会面
风云突变
统一故土
山雨欲来
风满危楼
电闪雷鸣
横空出世
清州结盟
近江之鹰
筑城风波
墨俣一夜
攻略美浓
尔虞我诈
尘埃落定
何去何从
天下布武
附件三:评价
在阅读湘籍作者李震长篇小说《木瓜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前,我可以说对作者和这部小说一无所知。而当我看过这部小说并知道这是一个23岁的大学毕业生的作品时,我不由得有些感到惊奇。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不仅是写长篇小说,而且是长篇历史小说,更令人惊奇地是一部探寻日本武士精神源头的长篇,应该说非常难能可贵。从小说写作的角度说,这也是一部技巧较为成熟而且很有阅读价值的小说。
首先,作者选择这么一个对于一般人来说颇为陌生的领域为题,本身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探险。正如作者自己在前言中所说,在日本历史上发生过一些什么令人称奇的故事,许多人可以说一无所知。但这个东邻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却是了如指掌。年轻的作者李震,以撰写《海国图志》的湖湘先贤魏源为楷模,凭借知己知彼以求百战百胜的理念,以长篇小说的写作开始了研究和传播日本人文精神的探险之旅,是值得称道的有益的尝试。
小说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读李震的《木瓜纹》,我们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小说的主人公是日本奇人织田信长,其所处的年代是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应仁之乱后的“战国时期”。这正是日本武士阶层逐步崛起的年代。织田信长以尾张这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为起点,逐步扩张势力,入主京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细节渲染等艺术手段,艺术地塑造了性格十分丰富的主人公。
从场面描写及风俗文化的穿插描写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做足了功课。无论是生活场景的描摹,还是战争场面的描绘,无不显出作者从容的气度。尤其是对大场面的驾驭,展示了作者丰富的表现技巧。风俗及文化的描写也很有特点。
作为一名年轻作者的处女作,该部作品的确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作者还能更加注重情节与细节的斟酌,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人物的性格逻辑,更加注意语言风格的统一,假以时日,必当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