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的功效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6-02
药用价值
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用于健胃药。中医学上以种子泡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1]
概述
【别名】 马钱,车里马钱、云南马钱、马钱子
【来源】 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化学成份】 含有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等。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1~3分,配成丸散服用。
【备注】 本品亦用于农业除害药,可毒杀鼠类、麻雀等。
处方名:马钱子、马前子、生马钱、制马钱、炙马钱子、制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处方中写马钱子、马前子均指生马钱子。为原药去杂质及毛茸研末入药者。毒性特大,用须格外小心。
砂炙马前子或称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砂子炒至膨胀内部棕黄色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油炙马钱子又称油马钱子。为净马钱子在植物油中炸至膨胀内部棕黄色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水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水煮沸,水浸后切片晾干入药者。因水煮温度低,不能大大减少其毒性,用量宜小。
制马前子为砂炙、油炙、水炙马前子的统称。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采收加工与储藏:采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用砂烫去毛后,研粉用。
炮制方法:马钱子粉:取沙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纲目》:“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
①《纲目》:“苦,寒,有毒。”
②《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归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1、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
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用法用量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日服0.3~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