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数字(三)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三国中有关三的故事太多,古人似乎特别喜欢三,有“三生万物”之说,这里只讲讲著名的一些,有一些可能被封尘在角落了。

要说三,开头第一篇便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集团董事长汉桓帝、汉灵帝能力不行,能力不行不打紧,聘个好经理嘛,也没聘,重用一些太监,号称十常侍,这太监根本不能称男人,好比现在喜欢穿个内衣的男人,也不尽然。这十常侍把公司搞的乌烟瘴气,加上自然灾害不断,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这时候巨鹿有三个兄弟,又是“三”。张氏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分别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是否与隆中对时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相对应?)这哥仨起来造反,天下响应,朝廷吃不消了,你别说,有几个明白人,幽州太守刘焉就是一个,他明白庙堂之上如果都是吃干饭的,那么江湖之中必有英雄豪杰,谄媚阿谀之徒,怎能容下有真本事的人?出榜招贤,一般都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套路。

出榜招贤,这一招果然有用,在涿郡就有一个,他就是刘备,一个落魄的皇亲贵族,有能力,有业务,但无处施展,只能贩履织席为生。看了榜文产生了单干的念头,但没有钱,只能长叹,这一叹,叹出了一位王者——张飞,奥,你没钱,我有,我给投资,咱们一起干,刘老板大喜,走,哈酒、撸串,在喝酒的时候又碰上一位王者——关羽,我没钱,可以入技术股,铁了心跟你干,就算别人给一座金山,我也跟定刘老板你了,奥利给!

三人志同道合,决定结拜为兄弟,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危扶困,上报国家,下安庶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桃园三结义,刘备大哥,关羽老二,张飞三弟。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又是一段小高潮,吕布本身就沾着个三字,“三姓家奴”这是张飞对吕布的“美誉”,我一直不理解的是,只会说“俺也一样”小学语文水平的张飞,怎么会有如此精辟的言论。所谓三姓,吕布本身姓吕,认丁原为义父,也可姓丁,后来杀了丁原,认董卓为义父,又姓董,故有三姓。家奴,义子不是儿子,没有继承权,就那回事,还是干活的。

黄巾之后,董卓把持了朝政,残暴不仁,欺君罔上,曹老板群发朋友圈声讨董卓,共约了十八个小公司的老板,一起搞董卓,并推举公司规模最大的老板——袁绍为大老板,声势浩大,董卓也不含糊,派华雄驻守汜水关,这个华雄有两把刷子,连打胜仗,惹的袁大老板连发感叹,我手下最最能打的颜良文丑没来,要不肯定能ko华雄,为啥没来?对结盟没诚意?还是认为根本没必要?这感叹把关二爷惹烦了,艹,本来我是来打吕布的,nnd,先把华雄给宰了,试试刀,但是除了曹老板外,其余的都对关二爷不感冒,这就是前面我说过的,没本事的自然看不起有本事的,曹老板开始就看着关二爷顺眼,给斟了一杯热酒,让二爷喝了,以壮胆气,二爷开车不喝酒,直接去干华雄,立马将其ko,归队时,酒还没凉来,庆功酒是必须喝的,干了!

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后,董卓猫了抓,亲率大军驻守虎牢关,派出王牌之师吕布,者吕布真不是吹的,什么方悦、武安国、公孙瓒,都白给,而且公孙瓒身处险境,快要挂了,刘老板和公孙瓒是发小,不愿意了,张三爷心领神会,一马当先冲了上去,救下公孙瓒,“三姓家奴”诞生了,关二爷看张飞打不赢,心想和吕布这种人也别讲仁义道德,我也上吧,俩人打吕布也赢不了,刘老板一看,我也得上,三英战吕布,吕布好汉不吃眼前亏,真打不过他三,找个机会跑了。

摘了原著的诗来体现战斗的激烈:

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

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

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

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

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

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

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

踊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

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

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

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

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

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破吕布。这个陶恭祖就是陶谦,徐州牧,三国里两大牛人,陶谦杀了曹老板他爹,张绣杀了曹老板的儿子,这是玩笑话。曹操接他老爷子回家,路过徐州,陶谦本来目的是讨好曹老板,好酒好菜招待了一下曹老爷子,尽了尽地主之宜,又派张闿护送一下,这个张闿本身是个贼出身,看曹老板他爹那么多的钱,见财起意,干掉了曹老爷子,抢夺了财务,跑了。这一下可把陶谦给坑了,曹老板本来就想并购徐州公司,这下有了借口,报仇,报仇,还是报仇!一路势不可挡,陶谦害怕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时有个叫糜竺的出了个主意,向邻近的其他公司求救,找了谁呢?北海的孔融、青州的田楷,这个孔融号称孔子的后代,是个老好人,立马决定救援,可是却碰上了麻烦,被黄巾军的余党管亥砸场子,这个管亥还挺厉害,自己还真搞不定,没办法,找人帮忙,找谁呢?刘备,刘大老板,刘备毫不考虑,无畏生死,不计报酬,发兵北海,管亥和刘备不是一个级别,很快被秒。救了孔融,这孔融也够可以的,腆着脸要求刘备再去救陶谦,刘备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琢磨了一下,兵太少,唉,去找发小公孙瓒借点兵,顺带借借王者赵子龙,看看能不能给挖过来,大老板爱惜人才是可以理解的,公孙瓒也不小气,借两千人,赵子龙嘛,也借。

刘老板在徐州城下与曹军所部于禁的部队,一场激战,初战告捷,暂缓了危及,陶谦把刘老板请入徐州城,盛情款待,离谱的是席间把徐州让与刘备,这个董事长我干不了了,玄德还是你来干吧。刘备急眼了,我是来帮忙的,要了你的公司,不得让唾沫星子给淹死啊,不行,坚决不行。一个让,一个推,僵持不下。这时候糜竺说话了,二位大佬,曹操还没走呢,等走了再说吧。俩人一看,真是那回事,于是刘备给曹操写了封信,说陶谦不是故意的,现在天下又不稳定,你要以大局为重,和陶谦讲和呗,给个面子。

我艹,我曹操为什么要给你面子,老子要人有人,要强有枪,不服就干。巧合的是吕布抄了曹操的老窝兖州,吕布这个阶段是四处碰壁,差点破产,结果聘了一个好经理,谁?陈宫,就一个点子,马上令吕布公司起死回生,怎么呢?攻取兖州,曹操远征,老家肯定空虚,打就能赢,曹操害怕了,徐州打不下来,大本营再没了,那不玩完了,给刘备个面子,撤,回救兖州,撤兵了。

陶谦当然要答谢来帮忙的,答谢酒宴上陶谦又提出让徐州,这次更正式,刘老板依然不受,不要啊,有意思的是陶谦的手下糜竺、陈登也劝刘备,要了吧,no,不能要。来帮忙的孔融也劝,这不要,以后得后悔啊,后悔也不要。自个的兄弟关羽、张飞也劝,这是陶总给的,又不是咱问他要的。刘老板依然不受,说不要,就不要,理由只有一个字“义”,古时候这个义字真重有千斤啊。陶谦也有办法,给你个分公司当经理吧,再不干就说不过去了,让刘备屯军小沛,以保徐州,众人皆劝,刘备只好同意。美中不足的是没把赵云给挖过来,很可能也是一个义字。

过了一段时间,陶谦病了,病的很重,无药可医,又把刘备喊来,还是把徐州交给刘老板,这个董事长还得你干,刘备还是不允,陶总有儿子,可以子承父业,陶谦说俩儿不行,能力差,没业务,早晚把公司搞破产了,就看好你刘玄德了,这时候徐州全城百姓也加入劝说行列,刘老板只好接手,陶谦卒。刘备出任徐州集团董事长。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汉献帝衣带诏败露,曹老板把能杀的全宰了,马腾太远,这时候还不适合打,刘备在徐州,揍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州,刘老板写信求救袁绍,您学学吕布,搞点偷袭,曹操远征,老巢又空了,历史没有如果,袁绍小儿子病了,不肯出兵,错失了良机。刘老板自然干不过曹老板,兄弟三人失散,关羽保护刘老板妻小被困在土山之上,曹老板是真心喜爱关二爷,派二爷的好友张辽来劝降,二爷能看上的人就不多,张辽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张辽也挺能说,当二爷表示要死战到底的时候,竟然给二爷列了三条罪状,一负皇叔,当时桃园结义说好了同生共死,你死了,皇叔也就是刘备怎么办?二陷二嫂,你死了,两位嫂子怎么办?你的任务不是保护两位嫂子么。三不能匡扶汉室,是不义。二爷也不含糊,你不是给我定三条罪,忽悠我投降么,我也给你回三条,答应了,投降,不答应,就和你干到底。哪三条?全是和三罪有关,不过倒过来了,一你不是说不能匡扶汉室么,我就降汉不降曹,二不是陷二嫂么,你必须善待两位嫂子,我知道曹老板喜欢别人的老婆,先打下预防针。三不是说我负皇叔么,我就一有刘备消息,对不起,我就不干了,不远千里也要去找寻。

曹老板算了算,大汉朝只不过是我的一张名片,就是个名字,汉就是我,我就是汉,一个样,第一条同意,第二条也不难,不去骚扰就是,女人有的是。第三条不好办,知道刘备下落,关羽就走,我不是白忙了?张辽不愧二爷好基友,劝曹老板,刘备生死未卜,死了最好,再一条关羽铁了心跟刘备,不就是刘备对他好么,我们对他更好,时间长了,他不就和咱一条心了。曹老板一听,靠谱,三条全过,于是关二爷暂降曹老板。

三的内容太多了,明天再接着说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