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黄鹤楼的小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黄鹤楼上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的: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这首打油诗与李白有关,不觉哑然失笑,但曾教授认为打油诗不是出自李白之手,我也这么觉得,这太不符合李白的个性了。

        但还是忍不住想象:这位满身盛唐气象,豪气冲天的诗人徘徊黄鹤楼,时而捋捋胡须,时而拉拉衣襟,时而念念有词,最后仰天长啸一声,摆摆手,落寞而去。有好事者窃窃自喜,趁着月色,在黄鹤楼上匆匆忙忙写下打油诗,署上李白的大名,悄然而去…… 

    崔颢的《黄鹤楼》实在太优秀了,只怕是把李白刺了不止一下……

    然而,李白终究是李白,独一无二,三次登黄鹤楼留下的三首送别诗,都载入了史册。尤其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更是家喻户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名句意境深远,飘逸灵动。

    诗人站在江边,久久凝视远方,不忍离去,那种对朋友的真挚感情震荡着我们的心灵。同时诗人触景生情,一生不愿意受拘束的诗人在黄鹤楼附近生活十年之久,也真不容易,朋友去远方寻求政治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自己却空有报国之心,不免有些伤感。总之,诗人流露出的那种复杂的情绪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久久回味!其实,好诗都是在写自己………

    黄鹤楼的故事已远去,关于黄鹤楼的诗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尽管诗人们每到一处,喜欢抒发情怀,但是诗人们从来没有把写诗当做一生的事业,出仕为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永远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李白活着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风发,其实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郁郁不得志,因为他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始终不曾实现。

      然而,“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可能没有明白,他注定不是为政治而生,而是为诗而生的,如果少了这么一位豪迈奔放的天才诗人,我们的诗坛就少了一座高峰,一座无人能及的高峰,那该是多大的损失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