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青年就业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06
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供给叠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今年达到1076万人。同时,近年来,海外归国留学生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到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的规模每年都在60万人至80万人之间。受疫情影响,近两年高校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比例大幅下降。此外,求职毕业生的存量和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明显加大,供给叠加的压力使青年就业愈发困难。

第二,劳动力需求转变,青年就业技能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与劳动力供给不协调。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中超过一半是高职高专毕业生,产业升级导致高职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实操技能,由于技术进步加速了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折旧,导致高校毕业生技能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新技术应用加速,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替代低技能劳动力的趋势增加,加剧了青年失业风险。

第三,青年农民工的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完全匹配,面临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失业风险。我国农村劳动力中16岁至20岁组最年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仅能够满足制造业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门槛,其他年龄组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都无法满足产业需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青年农民工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他们中一部分转移到平台就业,程序化接单提供服务,技能水平并不能随时间提升,对其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效应。相对于高校毕业生,青年农民工更有可能因人力资本短板陷入失业风险。

第四,青年群体就业诉求、就业预期与就业选择行为同质化问题严重,加剧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求职选择时越来越关注职业的抗风险能力,考公考编热持续升温,这使得毕业生求职时间延长、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内卷”现象严重。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到公共部门或国有部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近一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