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20道《朝花夕拾》的问答题???要有答案【急】

真的很急

第1个回答  2009-08-27
太冷门
第2个回答  2009-08-27
1、《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哪一句?
答:《琐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
(《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3、《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
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4、《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5、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
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

6、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7、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答: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8、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中,“长毛”指的是?
答:洪秀全军和后来一切土匪强盗。
10、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
答: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敬意”。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

11、《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
答:刑天舞干戚。
12、《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三脚的鸟”指的是什么?
答:三足金乌,即太阳。
13、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
答:《山海经》。
14、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
答: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16、《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答:是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17、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答: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18、三味书屋的游戏有哪些?
答:爬上花坛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用“荆川纸”描绣像。
19、“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
答: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20、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21、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答: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1、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 ,浙江 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 集,共10篇。最初在《 》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 ”,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 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3、第一篇作品《 》是针对“正人君子” 的攻击引发的。
4、《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5、《 》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地抨击。
6、《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8、《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9、《 》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0、《 》记录作者在 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 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 的经过。作者突出的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 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力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1、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的自然恰当,天衣无缝。在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入了“ ”的传说等等。
12、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 的典范之作。
13、《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记录,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家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态心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请举例说明。
如《 》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
如《 》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14、、《阿长与山海经》中刻画了鲁迅先生童年的保姆长妈妈这一普通劳动妇女,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5、鲁迅的散文在刊物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到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哪个题目好?

1.《朝花夕拾》是鲁迅_1926_年所作的叙事散文集,共_10_篇,最初在_《莽原》__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旧事重提》_。

2.《朝花夕拾》在艺术手法上,以富于诗情的叙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夹以精当的议论,叙事_,_抒情_,__议论_,浑然融为一体。

3.《朝花夕拾》叙事中记人的优秀之作有哪几篇?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4.《朝花夕拾》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回忆性质。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早晨坠落的花下午捡拾起来,意味着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与情感 。所以这本书在选材上都是一些回忆性的散文!

5.为什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写作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既然是回忆文集,自然是在文中回忆自己的过去经历等等,当然会用第一人称来写。此外,用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同作者促膝长谈的感觉,更显亲切

6.从《藤野先生》中找出细节描写部分并谈谈其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这是作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这是同学对他的评价。

全文最后一段的那句话说明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长久的照耀着人们,给人们精神和力量。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