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女儿过得咋样?与“不哭才抱”创始人子女,形成鲜明对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教育孩子是父母们终身需要学习的功课,我们听过太多的 育儿 建议,可是依旧做不好父母。那是因为孩子的独立特别的个体,我们需要完成的事物有很多,一味听从老一辈思想的建议,跟不上时代潮流,终究会造成教育的落后。


网络时代有很多的“专家”,大家都信奉流量至上的王者,似乎只要凝聚的关注度多,就有话语权。实际上对待教育,还是应该看成果。

1.国外比较曾经风靡一时的“不哭才抱” 育儿 法的创始人,他是一位美国人叫做约翰华生。他提倡孩子是用哭声威胁父母,如果孩子在婴儿时期,知道哭泣就能让父母喂奶拥抱,那么在后期的成长中,就会一直用哭来威胁父母。

这样的 育儿 理念,直到现在还有人信奉,就连女星马伊琍在第一胎的时候,就信奉坚决不抱孩子。停止哭泣以后,才开始抱,可是慢慢地发现孩子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害怕任何声响,总是会表现出惊恐的眼神。

2.而华生的子女,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下,出现精神疾病,经过多次自杀,在三十岁的时候彻底结束了生命。

华生的小儿子也不愿意接触家人,离家出走独自流浪。华生的女儿成年以后,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并且多次自杀。华生的外孙女也和她妈妈一样,出现严重心理疾病,酒精成瘾,自杀多次。

延续三代的华生行为教育法则,被自己的家族证实,是有些不切实际的。因为0-3岁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非常强,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更多更专注的爱,他们才能获取安全感。

如果孩子长久的哭声没有得到回应,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冷漠,不再和外界交流,会出现心理建设的坍塌。

李玫瑾是比较受欢迎的 育儿 专家,她的观念在于:孩子在0-6岁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爱和尊重,学会遵守规则,还有爱护他人。在7-12岁的时候要学习知识,建立三观。她提倡孩子超过12岁,就不会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属于一种“唠叨”。

贯彻爱和自由的李玫瑾,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小时候数学就不好,每次报告学习成绩的时候,数学总是不及格。李玫瑾并没有责怪她,因为陪伴孩子学习过,孩子并不是不努力,确实是跟不上节奏。

最后母女俩商量:不怪你,你爸爸小时候数学成绩就不好,是遗传。于是女儿告诉李玫瑾,以后选择一个不用学习数学的专业就好了,长大后女儿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

虽然没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对于她来说很开心,对自己的职业也很满意。内心的满足,比起事业上的成就,可能更加重要。贯彻爱心教育的李玫瑾,也将教育成果在女儿身上体现得非常完美。

市面上总是有很多的教育方法,教育建议,那是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观点就不一样。可是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父母,看着孩子长大,就应该多关注孩子,才会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因材施教,不盲从,大的方向要注意对待孩子耐心、细心、关心。

1. 保持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足够的耐心,孩子从一张白纸,接触完整的世界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调皮、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及时改正,做一个善良正直的孩子。

2. 细心

在孩子身上出现的变化,一定要注意,可能是心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傅首尔曾经就因为一根雪糕,问出孩子在学校收到了霸凌,孩子接收到家长买的雪糕,居然转手递给同学,并且眼神有着躲闪。

经过多次询问才得知,这个孩子经常欺负同学,傅首尔的儿子也会被欺负,所以得到好东西的第一反应就是交上去。

3. 关心

现在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不要时时刻刻压迫孩子,将孩子的心情自信放在第一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多关心孩子,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