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非逆风,此香是真香—世说新语 文学第三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中有这么一段话,原文来看单从古文到现代文的意思转换,并没有很深奥的内容。包括其中涉及的生僻字也不算多。原文如下:

有北来道人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于时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辄摧屈。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深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凤!”深公得此义,夷然不屑。

从汉字望文生义的角度基本上可以理解原文:一位由北方过江来的道人喜欢谈论玄理,和支道林在瓦官寺相遇,于是两人就一起探讨《小品经》。恰好竺法深、孙兴公等人都在,因此大家也一块儿聆听。道人在谈论中常常设下疑难问题,支道林对答清晰,言简意赅,且措辞准确,令人神清气爽。反倒是这位道人总是被支道林驳得理屈词穷。见此情此景,孙兴公就问竺法深说:“上人应该是处在上风头的人,刚才为何一语不发?”竺法深笑了笑没有回答。支道说道:“白檀香并不是不香,但是逆风时怎么能闻到它芳香的味道呢?竺法深听到这样的话,泰然自若,毫不在意。

都说魏晋风度真风流,文人雅士爱清谈,这个情景对话可见一斑。此次清谈之地不是兰亭聚会的茂林修竹之地,但也是一个好地方,瓦官寺, 一座位于当时首都南京西南的寺庙,在当时应该是古木参天,幽静自然。这故事中讲到的几个人物各具特色。北来道人咄咄逼人,想来应该是有备而来,不服久负盛名的人,也可能就是针对当时高僧支道林。这位北面来的道人不停设难题,不想支道林对答如流,清晰利索,道人频频被扳倒。这里没有特意赞扬支道林如何高深,但从北来道人受挫的经历已衬托出谁是高手。故事里没交代北来道人何人,但从频频被驳得理屈词穷可以想象到一个原本颐指气使的人在支道林四两拨千斤的行云流水之下,渐渐招架不住,想来也有不少囧境汗意。

过来听清谈的人大有人在,在东晋文学佛法和文学一样深入人心,清谈成为一种风气。竺法深、孙兴公等人成为听众。估计是支道林和道人谈完结束后,这俩人忍不住说些小圈子里的话。孙质问竺,你刚才为啥不说话,你一向是逆风专家。竺法深只是笑笑,并未回答。但支道林接了这句话:“白檀香并非不香,但是逆风怎能闻到其馥郁的芳香呢!”这三个人一问一答之间已经看出各人脾性。孙有些急性子,很快发问。竺法深笑而不答,十分有定力。支道林即问即答。

孙的问话中逆风一词,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解,逆风就是迎风、顶风,方向相反的风,这样理解上下文也行得通。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卷9提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唯能随风,不能逆风”佛典中的逆风指的就是顶风、迎风之意。喜欢听高僧辩论的孙对佛经多少有些理解的。这句问话里有了佛典中的内容。

支道林呢,不慌不忙,信手拈来。你既然用佛经那我奉陪,他用同样是佛经中的白旃檀不着滴水的回答了孙的问话。 白 旃檀 国内是没有的,它是梵语翻译过来的Candana的简称。《一切经音义》中指出这种香是梵语香木名称,也就是白檀香,“微赤色者为上。”这里支道林显然把竺法深比喻成白旃檀,说明竺法深有不错的学养和论谈能力。那么此处的逆风指的自然是支道林和北来道人之间的辩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支道林对自己的学识和辩论能力给予了更大的肯定,因此这种能力就像“风”一样大,竺法深的能力在此种情景下也就显得没那么明显了。

这几个人物中,支道林的自信和坦然显而易见。孙兴公的学问功底在问话时已有显现。唯独问答中心的主角竺法深却是一句未说。这有许多种可能,一,在回味刚才的辩论,还未清醒过来;二,不愿意参与道这场辩论中;三觉得自己不如支道林,干脆什么也不说;四,这种问题和见解自己和支道林一样,没必要讲出来。读到此处的人可以想象,如果此时镜头静止在这里,给这些人这场景做一个特写,画面会是这样的:在古木参天的树林下,高僧、寺庙、幽静、连同众人性格一览无余。

《世说新语》中有不少关于支道林和孙竺的小故事,如果再推敲到这几人的身份和爱好,这个情景会变得更有趣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提到逆风和木香。佛典中常用自然界的香气如花香、木香等与佛家的戒香对比,以突出戒德之香的广大。 《出曜经》卷9《戒品》:夫世间诸华香,尽顺风香,不逆风香。戒德之香,亦逆风香,亦顺风香。世间华香,齐熏欲界不熏色界,或直熏一方不熏三方。持戒之香,香彻十方,华香逼近乃别。持戒之香上彻一究竟天,是故说曰:华香不逆风,德人遍闻香。旃檀多香,青莲芳华,虽谓是真,不如戒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