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阁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11
滕王指的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李元婴,也是太宗李世民的兄弟,是他的二十二弟。
李世民登基四年后这位小弟弟出生了,他热衷于诗书文艺,对治国领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在宫廷中学习了很多曲艺画艺。因此李世民没有对他有什么戒备。在李元婴九岁时,就封他去了山东的滕州,得了封地的赋税封了王。在待在滕州的这十年多间,他为了搞艺术文化,大肆铺张浪费,征用民力修了很多形象工程以供艺术欣赏。其中就有第一座滕王阁,不过现在已经年久被毁。
当时的唐朝思想开放、民风健朗,魏征劝谏的精神广受推崇,皇帝的言行受到大臣和民众的监督,王族自然也不例外,那时的唐朝被后世称为盛唐民主程度相对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元婴的横征暴敛铺张浪费使新即位的侄子李治很难办。在多次听闻滕州民众对滕王的不满后,不得已将自己的堂叔转调苏州,以平息民愤。
李元婴到了苏州了,也不给他封王了,李治让他做了刺史。刺史是一地的行政长官,是要做事的,要管理地方的,比之前的滕州王爷多了一封治理的职责。骄奢淫逸不喜政治的李元婴自然是干不好的,他仍然不改旧习沉醉于曲艺诗书之中,搞得苏州一团乱糟。李治无奈再次将他遣去洪州(江西南昌)。
这次去往洪州做的是都督,我们的滕王依旧没有反思,很快就发现洪州的风景秀美。感叹之余决定再修一座高楼,公元653年,他召集了各路能工巧匠建筑能手修建起了一座江滨高楼——滕王阁。
这座洪州的滕王阁坐落于赣江之滨,朗诵《滕王阁序》便可知其周边风景的秀丽壮美;楼阁本身由于都督李元婴不惜金钱的大手笔,出落的恢宏精致。一时风头无二,吸引着大江南北的风流雅士前来做客,后世前来登楼观赏的名士也是极多,有张九龄、白居易、汤显祖等人。至今经过重修的滕王阁还被列为国家5A风景名胜,成为南昌的一处标志性建筑
然而这一次次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政绩反映,李元婴务虚不务实大搞娱乐不顾民生的做法再次受到当地平民的批评。高宗多年不见他的这位叔叔其人,却广闻他的劣迹,再次用行动警告他:将他改调隆州,即今天的四川阆中。隆州地区同样以风景秀美著称,只不过位置上稍显偏远。阆中至今都是国内文明的古城人文景致都非常棒。因此丝毫不耽误滕王的享乐。饮酒、弹琴、赋诗、作画一样不落的同时,又建了几座大型娱乐建筑,出名的有滕王亭。期间陶醉于山水诗酒,忘乎所以,担任刺史的五年间又花掉了不少钱。想想若不是大唐正处于盛世国富民强,滕王这些行径怕是要激起民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