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时 孟子三章用不用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用背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3,七里之郭4,环而攻之而不胜5。夫6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7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8,池9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0,米粟11非不多也,委而去之12,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5。得道者16多助,失道者17寡助。寡助之至18,亲戚畔之19。多助之至,天下顺20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1,故君子有22不战,战必胜矣。【注释】1.见新课本128页。2.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5.环:包围。而,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6.夫:句首发语词,念阳平声。7.是:这。8.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9.池:护城河。10.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11.米粟(sù):粮食。12.委:放弃。而:表顺承。去:离开。13.域:这里用作动词,限。以:凭借。封疆之界:划定边疆的界限。封,划定。1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险要的山河。固:巩固。国:国防。山溪:山河。险:险要。1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强大的武力。威:震慑,树立威望。16.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17.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18.之至:到达极点。19.亲戚:古代指父亲方面(本家)的亲属与母亲方面的亲眷。畔:同“叛”,背叛。20.顺:归顺,服从。2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借天下人所归顺的优势,攻打连家人与亲眷所反对的人。以:凭借。所,所字结构。所顺,即“(天下)所归顺的优势”,所畔,即“(连亲戚)所背叛的人”。两个“之”,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22.有:要么,或者。【古文今读】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包围它却不能攻下。再说四面包围它,一定是得到天时的了,可是未能取胜,这是天时比不上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防守的人放弃守卫逃离那座城,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所以说,限制民众居所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险要的山河,震慑天下不能靠强大的武力。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连家人与亲眷都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优势,攻打连家人亲眷都反对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打仗,一打仗就必定能胜利的了。【读背方法】小结深化法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对偶与顶真的手法讲述一般道理,作为中心论点。第二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整散交织,设例论证,用演绎推理法写特殊例子,为下文深入论证作铺垫。第三句:“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继续演绎推理(分析),句末借用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来小结。第四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展开论_。先用四个双重否定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层面组成排比,再用“委而去之”这一情况与之构成反差,句末借用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来小结,与前一句构成类比论证。第五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归纳推理,从“域民”“固国”“威天下”三个方面,句意从小到大,所述内容由具体到抽象,构成排比作小结。第六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对偶句深化中心论点。第七、八句:“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前一句以顶真开始,继续推理论证,后一句隔句顶真,以“多助”开头,两句话构成对比论证。第九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小结第六、七、八句:前十二字为一个小句子,主语是省略了的“君子”二字(蒙后省略),逗号前是一个介宾短语,谓语动词是“攻”,“亲戚之所畔”是宾语。“故”字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是该句的第一层次);“故”字后是一个假设复句(是该句的第二层次),最后一个小句子的主语也是“君子”(承前省略)。来源:美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