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平沙落雁》和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区别和联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03
【中国新民乐大全•••古琴】
又名《雁落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最初见于明末的《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数段、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仅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各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谱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行的多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摸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
第2个回答  2020-05-08
关于《平沙落雁》的创作和传承请见百度词条。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7048/11104115.htm?fromtitle=%E3%80%8A%E5%B9%B3%E6%B2%99%E8%90%BD%E9%9B%81%E3%80%8B&type=syn
琵琶曲、箫曲等其他传统乐器曲谱中的《平沙落雁》是根据古琴曲移植的。就好像古琴曲《梅花三弄》原是箫曲,后来移植为琴曲;《春江花月夜》原是琵琶曲,后来移植为琴曲一样。在民乐中,常常用不同乐器演绎同一首曲子,可作为交响乐形式合奏或称为独奏。由于乐器本身的发音特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往往给曲子本身带来不一样的意境和感情。个人以为琵琶由于指法繁杂,声音清越,更加适合弹奏快节奏的乐曲,而平沙的悲秋之感却不适合琵琶演绎,反而在箫与琴的演奏中更能体现其本身的意境。
不同乐器都有自己的代表曲目,平沙现如今依然是古琴的代表曲目之一,而琵琶则以《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为代表曲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