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09
皇藏峪风景区

皇藏峪
皇藏峪位于萧县东南20余公里的龙岗山中,东靠京沪铁路,西连淮北、南接宿州,北近徐州,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连霍高速、合徐州高速在景区边缘交汇,外部交通十分快捷、方便。皇藏峪风景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改名皇藏峪。景区山崖陡峭,峰峦绚丽、洞泉百出、山幽林茂、古木参天,以“奇、秀、险”著称,素有皖北小黄山之称。
主要景点
1、瑞云寺

瑞云寺
瑞云寺依山而建,背负山崖,面临深谷,周围群山环抱。《江南通志》记载,寺院始建于晋,重建于唐,原名黄桑寺。传说当年刘邦藏身此山,吕后远望山中白云缭绕,很快便找到刘邦。根据这一传说,宋端拱年间改寺名为瑞云寺。有碑记曰:“众山环合,卫基如城,间有古寺,名曰瑞云。”现高悬寺门之上的“瑞云寺”匾额,字迹苍劲古朴,为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所题。寺宇三层三院,共有九十余间。前院藏经楼,雕梁画栋,图案精巧逼真,二门内为正殿,中庭宽广,佛像高大,厅堂宽敞堂皇,飞檐拱璧,气势雄伟;后院为僧房,清雅别致。整个寺院石级层迭,回廊交错,门楣多变。前院一颗参天银杏,历时1300多年,依然绿荫如盖。
2、天门寺
元至正年间,禅僧静本等爱其地幽深僻,在此开山建寺,因是山东南之谷号天门,遂名“天门寺”。明宣德四年,知州杨秘重建,更名为“天门禅院”。
3、皇藏洞、飞来石

拔剑泉
皇藏洞是一个天然石洞,洞深10米,呈园形,底平璧光,上似房顶,冬暖夏凉,尽是天然而成。此洞位置险峻,背靠大顶岩,北望阎王鼻,左有平顶山,右有钻天峪。立洞门远望群山苍翠,俯视流水潺潺洞口一巨石突立,正遮住洞口,犹似天外飞来,石璧上刻有“洞天飞来”四字。相传刘邦在萧县被项羽击败,损兵二十余万,仅率随从数十骑突围,即藏匿于此洞,故后称“皇藏洞”。
4、拔剑泉
拔剑泉井口呈剑孔状,泉深10米,蓄水5米,清澈透底,其味微甜。经验证明,久饮此水能益寿延年。传说刘邦遭难时口揭难耐,久寻山泉不得,遂拔宝剑穿石,剑拔泉涌,故名。
5、仙人床

仙人床
仙人床是路侧天然石坯,其状如床,可卧一人,非常舒但。传闻古时某僧常卧于此,寿高百龄,化仙而逝,后人称之“仙人床”。
6、洗钵池
洗钵池是一个天然石盆,盆中水清见底,无论旱涝阴晴,不溢不落。夏秋之季,瀑布绕前而过,盆中之水却闭而不出,可谓奇妙。昔日寺僧开堂放戒,憎侣众多,饭后均来此洗钵,故得名。
7、观景峰
观景峰位于瑞云寺西北,坐其上可观看全景,尤观寺院更为壮观:三层院落,层层阶梯,楼台殿阁各抱地势,千年老树四周围绕。[22]
中国梨都砀山

梨都风情
砀山历史悠久,秦设三十六郡,砀居其一。是五代梁王朱温故里,近代画坛宗师齐白石祖籍;这里有明代大将薛显墓,有留下唐代诗仙李白足迹的宴嬉台,有远近闻名的清真寺,有碧波荡漾的黄河故道。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以3000年的文明史而铸就了一颗璀灿明珠镶嵌在黄淮平原上。砀山有“梨都”之称,以盛产酥梨闻名于世,百万亩连片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堪称世界之最。砀山酥梨驰名中外,年产量15亿斤左右,销往欧、美、东南亚及全国各大中城市。
梨树王风景区

  “梨树王”、“乌龙披雪”两景点都是砀山县梨花观赏景点,景点位于良梨镇良梨村郭庄村东梨园中,也是当年乾隆皇帝品尝酥梨的地方,此处有砀山县著名书法家张克民书写的碑名——乌龙披雪。
良梨镇位于砀山县城东15公里的黄河故道南岸。全镇5.5万人,辖7个行政村,5.2万亩耕地是一个连片大果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甘甜的地下水,孕育了独具魅力的砀山酥梨,多年来享有良梨镇酥梨甲天下的美誉。良梨镇酥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生熟食俱佳。《本草纲目》记载:“生可清六腑之热,熟可滋五脏之阴。”实践证明,良梨镇酥梨有止渴生津、祛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滋阴降火、爽心解毒等多种功效,被历代医药家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特别值得称奇的是,良梨镇境内有近万亩300多年的高龄梨园,高龄树上结的果子更为奇妙,除分外酥脆甘甜外, 兼有清目养神,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等功效。
“梨树王”就雄居其中,是园中最大的一棵。时任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常务副主席杨继珂先生欣然命笔,题写“梨树王”。“梨树王”年逾300高龄,树径近2米,树高7米余,树冠盖地0.5亩。四月繁花遮地蔽天,八月硕果金珠坠地,年产量达2000多公斤。中外游人至此,无不赞叹称奇,争与“梨树王”合影,油然而生缕缕遐想,留下美好的瞬间。
五柳风景区

大五柳风景名胜区地处宿州夹沟镇境内,因主景区龙泉湖坐落在五柳村而得名。位于宿州市市区北约30公里的夹沟镇,处于徐州、淮北、宿州三市的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以“山青、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景

五柳风景区
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五柳矿泉丰富,著名的有呵泉、龙泉、珍珠泉等,属优质矿泉水;优质的矿泉水润育了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为皇宫“贡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
景区还包括原始森林风貌的大方寺景区,以天然溶洞等为代表的五柳库区景区,以建于明代的大龙泉寺为代表的镇头景区。这里是闵子故乡,明朝马皇后故里。至今尚存的有殷商文化遗址“闵子墓”,汉墓群、徐王墓等,有燕王征北时的古御道、御桥,有老山口古石榴园等众多名胜古迹。这里山势突起,呈半合围之态,重峦叠嶂,山水相依,藏风聚气。龙泉、珍珠泉、呵泉、哗哗泉、清水泉等古泉,常年不竭,喷珠溅玉,汇涓涓细流而成清溪,形成数处“水口”。主景区龙泉湖集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灵泉奇洞、宝刹名寺、古墓神木于一体的旅游胜地。[23]
虞姬墓

虞姬墓是著名的垓下之战的重要遗存,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就出自这里。两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仰姬高风,来此凭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名胜。新建成的虞姬文化园由数千平方扩至30余亩的4A级景区,新建的大型雕塑、碑廊、汉画廊、垓下之战电子影像、文物陈列等内容。[24]
陈胜吴广起义旧址

涉故台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刘村,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似覆斗形,长67.6米,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北高南低,台上树木成荫,台下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及光绪、民国年间的石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涉(即陈胜)、吴广同被秦征发的“闾左”900人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戍边。途经大泽乡,遇雨受阻过期,按秦律过期者斩首。陈、吴即率众“筑坛而盟”,杀死押送军官,陈自立为将军,吴为都尉,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由此出发,攻下蕲(今埇桥区蕲县镇)、谯(今安徽省亳州市),然后直指秦都咸阳。今涉故台已经修整,建有陈涉塑像,并建房数间,陈列有关陈涉、吴广起义史料。涉故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发祥地,是中国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的源头,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25]
林探花府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杨庄乡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方标,字锦堂,力大过人,善施兵器,武艺高强,清嘉庆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将,历任甘州提标、城守参将、衢州总兵、浙江提督等职。探花府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府门前空场树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门两侧。主体建筑四进院落,明三暗五式,主体建筑的西部还有三进侧院建筑。主体建筑后面原设有花园和养鱼池,花园左侧有练武场,陈设有各式武器,可供参观。[26]
闵子骞祠

闵子骞以孝名天下,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为传承闵子骞的孝贤文化,后人为其建设了祠堂。而在埇桥区境内就有一座闵子骞祠。该祠堂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是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骞祠位于曹村镇的闵祠始建于宋,现存殿宇14间,祠内存有古柏和千年银杏。祠东南有孝泉。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始终流传着一个关于闵子的感人故事,闵子的后母对闵子非常苛刻,给他做的棉衣里装的全是芦花,他的父亲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非常生气,决定休掉闵子的后母,闵子却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据民间传说,在闵子骞后母采集芦花的苇塘中,所有芦苇年年只长穗而不开花,成为千古奇观,此乃闵子孝行感天所至。[27]
淮海战役遗址

坐落在萧县丁里镇胜利村的淮海战役总前委蔡洼旧址,是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召开的唯一一次会议旧址。萧县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聘请北京建筑工程设计院编制保护规划,计划投入专项经费近40万元,对旧址进行屋面翻修、墙体修缮、全委会议场景还原、设立淮海战役陈列展览馆,运用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淮海战役规模宏大、战斗激烈、人民群众支前的历史场景。
2006年6月,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四部委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8]
圣泉寺

圣泉寺位于萧县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有房舍30余间,寺依
山势,殿庭门廊。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