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晋升管理办法

如题所述

拓展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的发展晋升空间,调动基层事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实质也是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初衷相似。但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是在管理人员岗位等级设置和晋升制度不变的基础上,改造现有职员等级,设立非领导的管理岗职员等级。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和党政部门一样,都是按等级进行晋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从低到高从十级、九级一直到一级,分别对应公务员序列的办事员、科员、副科到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务级别。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十分困难,渠道也比较狭窄,只能在事业单位中打转。参加工作为十级,对应办事员,实习期满为九级,对应科员,按学历不同,实习期长短也不一样。许多基层管理人员,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九级、八级管理岗位打转,甚至连八级都很难提升,更不用说七级以上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岗位较少,中高级管理岗位更少,只有极少部分事业人员可以通过提拔晋升到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

竞聘一级、二级技术岗位,须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评定,并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竞聘三、四级技术岗位,须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并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竞聘十级至五级专业技术职务,需通过相关考核评价,并分别在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作3年以上;竞聘11级专业技术岗位,需通过相关考核评价,并在12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2年以上;竞聘专业技术12级岗位,需要通过相关考试和评定,并在专业技术13级岗位工作1年以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五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公务员领导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