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二级响应差别何在?

如题所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一级响应和二级响应在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都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一、事件性质

1、一级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是针对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一级响应是最高级别的应对措施。比如: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2、二级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是针对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二级响应是仅次于最高级别的应对措施,比如: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二、危害程度

1、一级响应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2、二级响应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三、涉及范围

1、一级响应

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二级响应

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省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和二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6
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省应对和处置疫情的具体组织、指挥和协调,依法、科学、有序开展防控工作。根据国家指导意见精神,省级一级应急响应主要是统一部署、全民动员,动用一切资源,全面进入应急状态;省级二级应急响应后,主要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调配全省资源,解决重点地区疫情问题。
调整为省级二级以后的总策略是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高标准,精准防控;不是放松警惕,而是不懈怠不松懈,抓实抓细抓落实。随着各地有序的复工复产,人群流动恢复常态,传染源也存在增加的风险。
因此,在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大家同样必须加强自我防护。市民需要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出门佩戴好口罩,减少社会交流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复工的市民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家庭及办公场所要勤通风;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讲卫生、勤锻炼,保持心情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