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宋元市民音乐的发展

如题所述

宋朝建立后,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城市繁荣。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瓦肆,也即是民间艺人献艺表演的场所,而专用于戏曲杂剧等演出较固定的地方常用栏杆相互连接或用布隔开,称为勾栏。瓦肆、勾栏成为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

鼓子词、诸宫调是宋元时期主要的说唱音乐。鼓子词的音乐是用一首曲子反复咏唱,中间插入散文讲说,以说唱故事。诸宫调为北宋时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音乐结构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子联成一个套数,把不同宫调的若干套数或单曲联接起来,用以说唱长篇故事。如:董解元作词的《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的形成和发展,为戏曲音乐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金人入汴以后,北宋杂剧被分别纳入两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去发展,南方一路在杭州形成更为繁盛的南宋杂剧,北方一路则在山西平阳地区发展为金代杂剧。二者在演出形态方面都对北宋杂剧有所发展,但北方由于受到更为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出了一条通向更高级形态的路子,最终产生了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南宋杂剧则始终未能脱离母胎的框范,只是对南方戏文的形成给予了一定的促成。

琴和琵琶的创作与演奏在宋元时期有显著发展。南宋时出现汴梁、两浙、江西等不同琴派,涌现出一批琴家和优秀作品。浙派琴家郭沔在琴曲的整理、创作和传授方面都有较大贡献,所作《潇湘水云》是首著名琴曲。元代出现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是一首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优秀作品,至今流传不衰。

宋元时期的音乐,继承隋唐燕乐的传统,在广泛兴起的民间曲子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向南北两个中心区域的汇集与提高,形成了以杂剧、南戏为中心的南北曲音乐系统,成为影响到歌舞、说唱、以至器乐等多种音乐体裁的巨流。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以南北曲为中心的音乐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城市里的瓦肆、勾栏等游乐场所流行着多种器乐合奏,有名为“细乐”的丝竹乐器合奏,名为“清乐”的管乐合奏,还有“小乐器”、“鼓板”(以鼓、笛、拍板为主奏乐器、曾用于戏曲、说唱伴奏)等。元代蒙古族的“达达乐”,则是一种弦乐合奏形式的传统音乐。现代民间流行的器乐合奏,大都和它们有久远的渊源关系。

杂剧和南戏的音乐虽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也互相交流吸收,在较晚的元杂剧和南戏中,都不乏运用“南北合套”的实例。

隋、唐以来的曲子,到宋代逐渐成为一种歌曲形式,它广泛流行着、发展着,而且直接导致宋词的创作与繁荣。不少著名词人的作品被运用于实际演唱,而在词人中也不乏精通音乐者,如南宋的姜夔既能作词,又能度曲,他的17首《白石道人歌》是现存宋词音乐的珍贵资料。

曲子在民间还成了说唱和戏曲创作的音乐材料,由单只曲调向多只曲调以不同方式的联合,形成多样声乐体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