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中国教育发展

如题所述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一个层次,其教育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3)西周是奴隶教育发展鼎盛时期,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教育形式是先接受家庭教育在进行学习教育,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不仅注重道德思想,而且也注重文化知识;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而且也重视实用的技能;不仅对于文事武事都注重;而且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和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从而,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军事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夏商相比,西周的教育已经相对成熟,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教育;

(4)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这是向封建制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

三、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上面已经提到了西周教育,它不仅对奴隶制有影响,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要论述古代教育,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一下对我国教育有贡献的一些伟人,孔子当是第一人,他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他首先提出的,强调注重教育;

2. 私人讲学之风由他打开,从而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 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对策,使受教育者的范围逐渐扩大;

4. 提倡培养从政君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原则;

5. 重视继承和整理古代文化,教材的编纂,重视保护古代中国文化;

6. 归纳教育的经验和实践,首先倡导启发式教育学生,提倡实施因材施教;

7. 注重培养道德教育,总结具备道德修养应该遵守的一些重要事项;

8. 提出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如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主张站在百姓的角度,以百姓的利益奔波劳累,他提出“素丝说”,主张用教育来建立兼爱的美好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他的教育富有新意和创造性,这就使得墨家私学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它不仅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还是一个教学团体。直到春秋末期产生了道家的思想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庄周,道家对教育的贡献是发明例黄老之术,这更适合现实社会的需求,从而与儒、墨两家学派抗衡。再后来出现了法家学派,法家的代表人物诸多,如商鞅、李悝,法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虽然法家的教育思想颇有偏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使得社会变得更加的完善,就如当今社会我们离不开法律的制约,只有法律得到很大的完善,对于人民的生活才更加保障,对于促进教育事业也会更加有利,教育事业是使我们知法懂法的前提。以上各个学派的思想教育我们后来的教育事业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是我们发展教育的前要。

在后期儒学发展速度很快,其代表人物有董仲舒和朱熹,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论述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他提出“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三种,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懂得三纲、五常的被统治者和“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其教育内容是儒家的经典和伦理道德思想。;而朱熹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其教育内容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序,教育阶段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朱熹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是他的朱熹读书法,其内容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们两人对教学原则都有独到的见解,两人在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上都有重大的成就,其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我国近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

近代中国的教育就是一部中与西,旧与新、传统与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冲突和融合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旧的民主主义转变成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近代教育建立了很多学堂,使得学校管理制度得到了提升,这个时期的教育我国借鉴了国外很多教育思想,把我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相融合起来,这首先就应该谈一谈“洋务运动”,虽然说这场运动失败了,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失败才使得中国的国民有所觉醒,其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引入了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批近代企业从中国出现了。

2.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3.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除了以上的各种改革教育思想运动,还有其主要人物,首先,张之洞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使得传统教育内容只重儒学的思想改革了,开始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开始发展,培养了中国一代新人,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张之洞还把书院改为学堂,推行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可为功不可没。其次,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这都对中国的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再次,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内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后一条尤为重要,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最后,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思想有很深的见解,他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他认为社会化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办学方针,以上这些伟人的思想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对于我们日后教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五、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

从古至今中国吸取了很多的经验,好坏都有,使得我们如今的教育发展迅速,现代的教育也有其弊端和优点,首先其弊端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变好了,人们吃得饱穿得暖,每个家里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正是由于家中孩子少,现在的家庭教育变得更加散乱,父母过分的偏爱孩子,使得孩子都被宠坏了,但是正因为这一缺陷,学校成为教育孩子最好的场所,在现代社会,科技变得更加发达,学校里的教学应用了很多多媒体设备,这对于教学更加方便了,这同时对学生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喜欢上网,手机是他们必备物品,以上这些东西对他们有利也有弊。其次,中国现代教育将古近代教育发扬光大,取其长避其短,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主要观点: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起到促进作用。现代教育对个人实践很注重,认为社会实践比起高的学位更重要,当然,学位高也很重要,只是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的死板知识,而是更加的灵活,注重将自己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之中。再次,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思想,教育实现人人皆平等,没有男尊女卑之分,其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劳相结合,使得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以上为现代教育发展对学生的作用。现代教育对老师也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传承了古近代教师的有利特点,同时也有其自身特点,现在的教师不仅只是教育学生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特征,然后做到对症下药,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不同,实行因材施教,而且更注重的不是老师教会多少,而是学生自己自身学会多少。现代教育的知识是不固定的,是没有限制的,根据现在的情况,职业教育更加受欢迎,更注重的是技术,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提倡新颖。

综上所述,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原始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奴隶教育是封建教育的铺垫期,近代教育是封建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过渡期,这些阶段对我国教育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这为我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想为以后会努力按照上述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勤奋、可敬的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资料

中华文本库:http://www.chinadmd.com/file/avuo6zuexzw3acwarovpusrv_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5
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

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人尊崇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使平民受教育成为可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校教育历经数千年,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就有了校、学等教育机构。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科举制度是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择优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自隋朝(581—618)开始,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历时1300年。 现代意义的学校在中国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是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当时的清政府还派遣年轻人到英、法等国学习军事和技术。1912年,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1912—1949)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在和平与安定的社会环中,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中国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教育形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事业加快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教育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启动。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强教育领域的法制建设,已颁布实施的有《学位条例》(1980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3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8年)等6部教育法律,以及16项教育行政法规和200多件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在制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战略时,将科技与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务。1999年6月,中国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功能将从传播知识向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转变。
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界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健全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与企业教育系统,设置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在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形成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沟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网络,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社会化的受教育机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7
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界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健全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与企业教育系统,设置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在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形成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