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的城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在中国,城门和城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它甚至可以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和象征。喜仁龙教授曾说过:“正是那一道道、一重重的墙垣,组成每一座中国城市的骨架或结构……中国不存在不带城墙的城市,正如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的确如他所说在中国一个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任何一座中国城市都是这样,北京的皇城也毫不例外。正是因为有了一圈红墙黄瓦的围绕,才使皇城由一个专属于皇家的地理区域,飞升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
昔日的皇城到底有多少座城门,目前学术界的说法还不尽统一。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清嘉庆《大清会典》提出的“七门说”。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城,其门有七”。皇城的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南曰承天,北曰北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在天安门之正南有千步廊,千步廊之正南有大明门(清初改称大清门,民国年间称中华门)。在天安门的东西两侧还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合起来皇城一共有七座城门。
承天门(天安门)
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明时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
明之承天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清顺治八年改建后,城台高13米,下部为1.6米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部砖砌涂朱色;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应《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之意,楼外绕以汉白玉石栏,楼体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整个城门通高33.7米。
在高大城台下部有五个拱形门洞,这便是天安门实际意义上的门了。在五个门洞中.中间的门洞最大,这座门等级最高,明、清时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门通过。其余四个门洞分列左右。依次缩小,允许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最外的两个门洞最小,各为四品以下官员的通道。
天安门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而后天安门又被绘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国徽,天安门从此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东安门
皇城的东门称东安门,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其门西对宫城之东华门,东对玉河之皇恩桥(玉河即元之通惠河,明初仍为运输通道,喧嚣之声达于宫内)。明宣德七年(1432)将皇城东墙东移至玉河东岸,东安门亦向东移至皇恩桥东侧,将玉河圈入皇城,成为了专供皇家的漕运河道。各地进京货物经玉河水运至城内海子(积水潭)之举遂废。东安门建筑规制与西安门、北安门(地安门)基本相同,只是朝向不同。原皇恩桥西的东安门旧址处,改建为东安里门。
东安门于1912年,袁世凯策动曹锟发动壬子兵变时遭到焚毁。1999年王府井大街建设改造时掘出了明皇城东安门的遗址,文物部门特在原址建设公园进行了保护。
西安门
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门,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它与东安门并不在同一条线上;东安门与宫城东华门相对,而西安门则因宫城西侧有西苑大片水面,无法由西华门直接相对通行。只得在皇城西墙偏北处设西安门,由北海与中海间的通道通行。
西安门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左、右稍间及末间作值班房。
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摊贩不慎失火,西安门被焚毁殆尽。此后文物部门特制作了楠木模型以示纪念。
北安门(地安门)
皇城的北面是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墙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钟鼓楼。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乾隆年间都曾重修。清代皇城的地安门与东安、西安两门的建筑形式和规制都完全相同。地安门内左、右侧原各建有雁翅排房,20世纪30年代拆除。
地安门于1954年12月动工拆除,1955年2月3日拆除完毕。
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
天安门之正南有大明门(清初改称大清门,民国年间称中华门),大明门位于城市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清顺治元年改名“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中华门”。大明门,三阙,巨檐重脊,门南侧左右有石狮、下马碑各一对。明时门上挂有楹联一副,为明初大学士谢晋手书,上联为“日月光天德”,下联书“山河壮帝居”。门北侧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称“千步廊”,又东、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间,皆连檐通脊。千步廊于1915年拆除。
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了中华门。
1976年在其原址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天安门前的东西两侧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长安街因此二门而得名,取长治久安之意。两门规制完全相同,门三阙,券门,汉白玉石门槛,单层歇山黄琉璃瓦顶,红墙,基础为汉白玉石须弥座。
长安左门为皇城天安门的东复门。因明清殿试后,将写有中进士者姓名的黄榜,在鼓乐御杖引导下,张挂在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内。举子们纷纷聚集于此看榜,一旦金榜题名,犹如鱼跃龙门,所以古时人又称此门为龙门,或谓孔圣门,为附左青龙、右白虎之意,又称青龙门。
长安右门为天安门的西复门。每年的
秋审、朝审,都在此门内举行,届时各省及刑部的死囚均要入此门进行讯问,确认无疑者即绑缚刑场执行。囚犯一入长安右门如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门又称为虎门;为附左青龙、右白虎之意,此门又称白虎门。
1912年12月,为便利通行,将长安左、右门汉白玉石槛拆除。
1913年1月长安街正式通行。长安左右门于1952年拆除。
十二座门
明代时皇城中,在皇城与紫禁城之间,还有十二座门。它们的存在使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线。这十二座门包括:北面四门:北上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这些门在清代时就已经有一部分因皇城内街巷变迁而被拆除,经过民国时的战乱和解放初期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今天这十二座城门早已无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