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8-07-28
孩子从上幼儿班到上初中这阶段,是两个大转折。幼儿时,天真.活泼.可爱,这时,家长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也许父母的烦恼就增加了。他们会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难管教。做为孩子,他或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所谓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大致出现在10~20岁的孩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周老师说,这个时段的孩家长要注意:-是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这时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在情感上进行真诚、而耐心地交流。二是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常常采取专制的手段管教孩子。当孩子成长到了产生逆反心理的时期,就会出现独立意识强、故意要显示自己能耐的心理,加上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所以就显得更加与父母对抗。家长在此时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决权,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 三是多数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旦与父母发生抵触,做父母的总喜欢摆出长辈的架子、采取“高压”政策来管教孩子。这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甚至出现说谎、逃学等不良行为。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不懂教育的父母却耐心地将孩子一个个地变成庸才才善罢甘休。”这句话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真的很可怕。对于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来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针对孩子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发展特点,做出不同的教育,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教育交给了老师,星期天也把孩子交到辅导班里,于是,自己就可以放心工作,对孩子放手,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有的家长说:“老师,我们这个孩子在家不听话,很调皮,但是就听老师的话,你给我们管严一点,在学校不听话,你该打就打,不要留情,我们绝对没意见。”家长说这样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期望,好像卸掉了自己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把孩子完全交到了老师手里。周老师说,家长们也是孩子的教育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最长,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作用。在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伤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因为自己不识字而内疚,总认为欠缺很多东西,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和帮助,于是,当我们问及你的孩子作业怎么没有完成时,家长就会说:“老师,你看我不识字,也不能辅导他,昨天也见到他写作业了,不知道他写的什么。”即使我们家长再不认识字,但是做人的道理总会懂得,我们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总能让孩子们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孩子们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我们家长细心观察,一样能看到孩子写的作业质量,有的孩子作业就写的密密麻麻,乱成一片,让老师根本就分辨不出一个完整的字体,不认识字的家长也应该具有审美能力吧,希望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们成长,不要逃避责任。更不要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别忘了孩子是您未来的所有希望。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光光是教育孩子学习,更重要是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才是我们的育人目的,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善良、要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表现在如何“教”上,而是表现在父母如何“做”上,父母如何“做”的身影,对于思维能力薄弱的幼儿来说远比父母“教”的声音的影响要大得多。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如果我们能下班回到家就读书,孩子一定会很喜欢阅读,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回到家就看电视,而让孩子自己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学习,他怎么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呢?虽然人困在了书桌旁,但是心已飞在了电视旁,如果我们能很敬业的努力工作,孩子也会很刻苦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也不会玩世不恭地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大大咧咧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冷漠到了极致,即使成绩考的很差也无动于衷。周老师讲,学校精心的哺育孩子,那么,家长的应该做些什么呢?一是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克服烦躁心里和怕苦畏难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生活中按时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乱花钱,不乱抛乱扔,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家长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还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三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对孩子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问心无愧”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踏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累下来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对于孩子的贪玩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学习做完了再去玩。不定时的检查作业,抽查功课让孩子知道我们在时刻的关注着他。家长在有些时候还是要做出牺牲的,陪着孩子看看书、看看电视,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会发现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变得懂事了,你还会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四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让他们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乐!五是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去玩乐。我们应该赏识孩子的错误,孩子犯了错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六是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道路指引人,做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老师也不是圣人,和我们家长一样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而且老师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周老师针对学生而言要求家长努力做到: 笫一,设定目标。将每学科设定为日目标,月目标,年目标。如清华大学分数设定为650分,现只有500分,按此差距差150分。将这150分按年目标设定,一年两学期,每期增长应是75分,再按月计划,5个月算,每月增加15分。再将分数分解到每科,实际每科年增10分左右。以此类推。第二,注重方法很重要一是预习环节。 (1)要分类预习。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 (2)选择好预习时间。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习。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3)迅速浏览新课。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4)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5)要边阅读边记笔记。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 (6)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7)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8)独立思考发现问题。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9)不要全面预习。预习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10)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时,不能千篇—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二是改错环节。 每次作业,都要先改正错题,然后再写新的作业。如果不能及时改错,容易把错误带进新写的作业中。改一道错题比写十道新题更有用,因为你在改错中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争取不再“被同样的石头绊倒”,另外养成及时改错的习惯,对你学习新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请同学们重视改错,并且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好习惯。 三是阅读环节。 语文的阅读理解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首先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所谓读书破万卷,方可下笔如有神。 其次,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辅导。针对各年级的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进行训练。 最后,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1.明主旨。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熟读。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 "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忌断章取义。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周老师说, 学生阅读理解题时要有一定的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从先易后难是做阅读理解题目。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四是复习环节。课后复习法:所谓课后复习法就是我们刚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利用下课的10分钟来消化和吸收刚刚讲过的知识,因为老师刚讲完,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达到了巅峰的状态,此时我们只要稍加的复习巩固,就能牢牢的记住所学知识。睡前记忆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早晨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记东西的效果最好。早晨可能大家没有时间,但是晚上一定有,既然我们错过了早晨当然不能错过晚上,在临睡觉前我们需要把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系统的过滤一遍,虽然是一天的知识,但是也花费不了很多时间,而且记忆的效果很好。章节复习法: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考前突击法: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下功夫,总是在考试前做突击,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说考前突击的记忆还是非常深刻,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知识点而考试中有考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对它的记忆便会更深,虽然不是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是也有其一定的效果。轮番复习法: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某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间隔记忆法:有些学生喜欢把所有的知识拿到一起来复习,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复习方法,这是因为集中复习内容过多,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倦,从而降低记忆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间隔记忆法,每隔一段时间对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当然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毕竟人的记忆力有限,时间过长,难免有遗忘。纠错整理法: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周老师要求学生家长,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一是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二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三是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四是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五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六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七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八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九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是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十二是阶段复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十三是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以上方面的技巧,相信家长们一定有所启发和帮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