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版电视连续剧四大名著,为何总被人拿出来翻拍?

如题所述

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四大名著央视电视连续剧版,那可是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粮食!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真是文艺界的黄金时代,国内的几个名导演王扶林、杨洁、张绍林以及大制片人任大惠等人把四大名著改编拍成电视连续剧,把影视美学艺术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为什么这些经典名著总被拿来翻拍呢?今天,就让笔者来为头条的朋友们来分析分析个中原因。

不可否认,央视版的四大名著影视连续剧,它们是影视史上四座不可逾越的美学艺术高峰!无论从筹备,还是演员演技演绎,都是其它翻拍的版本无法与之比肩的。这四大央视版四大经典名著,笔者现把它们按出世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列举如下:

1.86版由杨洁导演的《西游记》。

2.87版由王扶林任总导演的《红楼梦》。

3.94版由王扶林任总导演的《三国演义》。

4.98版由张绍林导演的《水浒传》。

以上四大央视版本是中国影视发展史上的经典版本和经典之作!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精神粮食与经典版本。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一些商业制片人和影视导演瞄准商机,总是把这四大名著经典版本拿出来翻拍!

笔者认为,从商业意识和商业运行模式来看,这种行为极有经济效益可图!翻拍重拍不比王扶林等大导演的原创,原创的运作成本极大!而翻拍重拍的运作运行成本较低,有的甚至低到极处,但却能凭借已出名的大剧来抢人眼球!这种经营模式应对了一句名言,他们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业的啊!

可是实践与时间证明,这些后来翻拍重拍的四大名著:红楼、水浒、西游、三国,再怎么翻拍都大大不如以前老版的四大央视版了!原因何在?因为新拍的四大名著连续剧,它们的导演,不再是“获奖专业户”王扶林了,它们的制片人,亦不再是大名鼎鼎的制片人任大惠了!它们的影视美学艺术成就与观众的欢迎度,都不可避免地大打了折扣,就好似后世的小说家在续写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似的,再怎么续写都不如原著似的。

(注:本文作者:林少伟,百家号:潮州梦江南,图片源自于网络,致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四大名著的版权又不是归央视独家经营的,当然谁都可以翻拍,只要他能拍的更好就行。再说央视的四大名著虽然成为了经典,却不代表它们就是绝对的完美,其实受到时代和经费,以至于上级工作指导意见的影响,央视的四大名著每一部也都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最早的红楼考究是考究,但是败在选择的版本不好,据说虽然当时请了很多的红学家参加指导拍摄,但是在根本性的小说版本上,却用了个非正统的红楼故事版本,比如后半部的宝玉宝钗对,正统红楼里是不认可的,这种发展更接近于红楼的戏曲。
西游记没拍全,人物性格改编较大,删改原著的内容也较大,特效什么就更不要说了,受到当时的技术限制,算是做到最大努力了。可笑的多年后的狗尾续貂的续作,演技特效乃至化妆,居然与十几年的老版看齐,也是醉了。
水浒真心不行,导演剧本先不说,演员实在是不行,很不行。堂堂央视主打的正剧,观赏性反而不如更早的山东地方台拍的水浒系列,是四剧里最差的一部。
名著里央视拍的最好的是三国演义了,可惜还是有不少瑕疵,比如分剧组分责任的多导演尝试,结果是除了几个主演,很多出场还算颇多的剧中人物,有一人饰多角,又有多人饰一角,同一角色的化妆,因为剧组不同有老有少,道具方面乱搭混乱,好像套人的木牛流马被独轮车替换,赵云周瑜一套盔甲等等,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多导演,造成全剧的连贯性和风格多有差异,至于演员的拍摄进程也能从一些细节上反馈到荧屏上,知道那些拍的最早那些是后期拍成,这样。
所以没道理不让别人翻拍,四大名著的版权是共享的,既不姓央也不姓章,谁都可以拍,只要他认真严谨的对待古典名著,随便他翻拍几次,我们都应该欢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