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高考要考英语

如题所述

是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具有纲领性的高考招生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中规定了考试科目。
以下是相关资料:

1950-1976:高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断裂
一、中国高考“宪法”横空出世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具有纲领性的高考招生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出炉。中国的高考宪法诞生了。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考在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此举宣告了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结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实行各大学自主招生的政策,各自为政,各家独立自主命题,一直到1949年,高等学校沿袭过去单独招生的方式,与现在的高考体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1950年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虽然比较粗糙,但规定了统一招生考试的时间、考生条件以及加分类别等等。除了1966年至1976年的招生规定与此基本不同外,后来的招生规定都是在此规定的基础上演变,不断地调整和细化,因此,1950年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在我国的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文化上具有首部宪法的地位。
具有首部宪法地位的招生规定中,报考条件主要以高级中等学历为准,曾在公私立高级中学毕业,有毕业证书或升学证明书者;曾在后期师范学校毕业,有毕业证书及毕业后服务满二年之证件者;曾在公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有毕业证书及毕业后服务满二年之证件者;具有高级中学毕业的同等学力,有下列证明之一者:县以上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机关证明以及县以上或解放军团以上政治机关之证明者。从报考条件来看,大学选拔的对象和目前基本没有本质的区别。
考试的科目为国文、外国语(英语和俄语)、政治常识、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化学。考试科目基本和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加分的规定上和目前我国加分政策区别较大,但基本框架是1950年定出来的,规定有3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参加工作3年以上革命干部及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稍差,得从宽录取。
规定决不出奇僻的及超出中学课程范围的试题,也是和现在宣称的围绕大纲出题一致。
考试时间在7月21日-8月10日,发榜日期不得迟于8月25日,这是由当时的招生方式决定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和目前的招生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地区内的学校联合招生。目的是改变以前各校自行招生所产生的混乱模式。
从1950年到2007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文件。但从此,我们的命运和高考紧密相连。从此,高考在我国应试教育中的中枢地位基本形成了。“黑色七月”、“指挥棒”、“取消高考”……高考不断裸露出来的疤痕被我们发现了,对高考的口诛笔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