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对人体有害吗

如题所述

二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

二氧化碳是2007年4月12日发布、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的第90种物质。

在卫生要求方面,其工作场所中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900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000mg/m3。

扩展资料:

二氧化碳基本特性

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化学式量为44.0095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 [2] 或无色无嗅(嗅不出味道)而略有酸味 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78.5℃,沸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

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引起中毒。 

研究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时,对人没有明显的危害,超过这个浓度则可引起人体呼吸器官损坏,即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并不是有毒物质,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肌体产生中毒现象,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让人窒息。

中毒原理:

高浓度二氧化碳本身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且能使肌体发生缺氧窒息。 

中毒症状:

1、轻度

出现头晕、头痛、肌肉无力、全身酸软等不适之感。

2、中度

头晕将有倒地之势,胸闷,鼻腔和咽喉疼痛难忍,呼吸紧促,胸部有压迫及憋气感,剧烈性头痛、耳鸣、肌肉无力、皮肤发红、血压升高,脉快而强。

3、重度

突然头晕无法支持而倒地,憋气、呼吸困难、心悸、神志不清、昏迷、皮肤口唇和指甲青紫、血压下降、脉弱至不能触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全身松软,声门扩大,相继呼吸心跳停止而至死亡,急性期过后有的可留有嗜睡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扩展资料

有毒气体:

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极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来源于工业污染,煤和石油的燃烧及生物材料的腐败分解。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亦易吸入中毒。包括氨、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光化学烟雾等。

毒气转化:

被人体吸收后的有毒气体,在体内会产生多种化学变化,称为有毒气体在体内的代谢,也称为毒气的转化。毒气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分为氧化、还原、水解和合成四类。如乙醇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醛类还原成醇类,再逐渐氧化成二氧 化碳和水,乙酸乙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再氧化成二氧化碳,体内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等可与有毒气体或其代谢产物结合。

大多数有毒气体经代谢或转化后,其毒性下降,所以,代谢或转化具有解毒作用。但有少数有毒气体在转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可能其毒性反而增大,经体内进一步代谢后,其毒性又下降。所以,毒气在体内代谢或转化的最终结果仍是解毒作用。

人体各部位组织都具有一定的转化作用,但大部分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和转化的。必须清楚的是,人体各部位组织的解毒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因为人体组织具有解毒能力而忽视了对有毒气体的防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氧化碳

百度百科-有毒气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28

研究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时,对人没有明显的危害,超过这个浓度则可引起人体呼吸器官损坏,即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并不是有毒物质,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肌体产生中毒现象,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让人窒息。动物实验证明:在含氧量正常(20%)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动物的死亡率也越高。同时,纯二氧化碳引起动物死亡较低氧所致的死亡更为迅速。此外,有人认为:在低氧的情况下,8%~10%浓度的二氧化碳即可在短时间内引起人、畜死亡。

第3个回答  2013-06-15
co2对人体的机理作用
二氧化碳co2(www.cqthqt.com)对人体的作用可以是各有利弊,co2对人体的各种器官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广泛,比如,co2对肺,co2对腹腔,co2对神经系统,反正co2对人体的机理作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下面将讲一下二氧化碳co2对人体各个系统的作用。

一、CO2气腹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CO2高度的可溶性和腹腔、血液之间CO2的压力梯度可导致CO2吸收迅速增加,从而引起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气腹可增加腹腔内压力,压力为15mmHg时膈肌上抬,肺功能减退,呼吸顺应性降低,尤其是在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时,其结果导致生理性死腔增加和充气-灌注失调。Andersson报道CO2气腹轻易导致肺不张。有研究报道长时间气腹患者中使用PEEP能够改善动脉氧分压。

二、CO2气腹对轮回系统的影响

腹腔内压力增高可导致内脏血管收缩,下腔静脉、肾静脉和肝静脉血流减少,从而减少心脏的前负荷。腹腔内压力增高亦可增加整个外周血管的阻力,进步均匀动脉压,心脏后负荷增加。腹腔内压力控制在8—12mmHg时,气腹对轮回系统的影响处于边界;腹腔内压力增至16mmHg时则可产生明显影响。在正常充气压力时心输出量因为心率代偿性增快可不变或轻度减少;充气压力增加时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另外,腹膜扩张可能会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泛起心律变态和心跳骤停。Sumpelmann等在兔实验中使用长时间低压力气腹,结果会导致心脏指数的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容量,而这些在临床中轻易被忽视,需值得正视,建议气腹超过2h需做血气分析及中央静脉血氧饱和度。

三、CO2气腹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徐辉等通过建立Wistar大鼠气腹模型,结果发现CO2气腹后,CO2气腹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均无显著变化,CO2气腹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在光镜下呈轻度水样变,电镜下线粒体轻度肿胀;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CO2气腹压力后固然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为在气腹压力10mmHg2h范围,CO2气腹对正常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损害,CO2气腹在这一范围内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安全的。

四、CO2气腹对肾血流及肾功能的影响

Demyttenaere等回顾性分析了CO2气腹对肾血流及肾功能的影响,发现20篇研究中有17篇证实CO2气腹能够降低肾血流,另外25篇报道中有20篇确认CO2气腹能够降低肾功能。肾血流及肾功能下降的程度与病人术前肾功能状态,CO2气腹持续时间及压力有关。

五、CO2气腹对肝功能的影响

Mujicic等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压力通常维持在14mmHg左右,高于门脉系统7-10mmHg的压力,导致术后AST、ALT及胆红素显著升高,但上述指标在72h后降至术前值。Izumi发现CO2气腹会导致肝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粗拙、凌乱,而传统开腹手术肝血管表面未有显著变化。

六、CO2气腹对硬膜外腔压力的影响

汪小海研究发现CO2气腹术中患者腰部硬膜外腔压力均明显升高,但在手术结束气腹消除后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七、CO2气腹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隋波等通过30例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发现术后血小板均匀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激活部门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程度显著低于开腹病人(P%26lt;0.05),血小板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显著增高(P%26lt;0.05);因此CO2气腹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有血栓形成倾向的病人,应采取抗凝措施,防止血栓栓塞并发症。Gulec等发现CO2气腹轻易导致外周静脉血液淤积,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八、CO2气腹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Yoshida等比较CO2气腹与空气气腹免疫指标变化,在腹腔镜结肠切除后。血TNF-a、IL-6、IL-l%26#61538;等CO2组较空气组下降明显,提示CO2有免疫下调作用。Jacobi等通过荷瘤(DHD/K12/TRb)小鼠建立不同气体腹腔镜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发现CO2气腹组除相对于氦气组及对照组能促进肿瘤生长外,其明显的血TNF-a下降与IL-10升高亦使CO2气腹组有别于另外两组,并以为与其促进肿瘤生长有关。

九、CO2气腹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

1981年,Siegel等明确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limmunesystem)新概念,大量的研究表明,红细胞过氧化物酶(SOD)活性与红细胞膜上C3b受体(I型补体受体,complementreceptortypeI,CR1)活性有关,红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固然红细胞膜上CR1的密度为白细胞的1/20~1/60,但是血液轮回中红细胞的数目是白细胞数目的1000多倍,轮回中的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相遇的机会比白红细胞高500~1000倍,轻易与CR1发生免疫粘附,从而起到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另外,红细胞对免疫复合物及旁路激活粘附C3b分子抗原(如肿瘤细胞、细菌)的亲协力明显大于吞噬细胞,而且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可通过红细胞膜的CR1粘附肿瘤细胞,增强其免疫活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是以CR1为基础实现的,红细胞CR1数目的减少与结构的改变均可导致红细胞CR1功能的缺陷,而手术、创伤、感染、氧自由基等均可影响红细胞CR1的功能降低。
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内CO2的压力可以达到l2~14mmHg,因为CO2在血浆中有较高的弥散性及溶解度,血中PCO2升高,使机体的内环境处于酸性状态,从而损伤了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为:(1)CO2气腹引起的红细胞膜内外pH值变化,细胞膜转运功能减退,影响了CR1这种跨膜糖蛋白的调节,导致CR1粘附活性降低;(2)内环境的酸性改变使血液中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增多,与红细胞的CR1结合增多,导致CR1粘附活性的能力降低;(3)机体在酸性环境下细胞代谢产物增多,其与红细胞膜上C3b受体结合,使CR1活性降低。因此腹腔镜CO2气腹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损伤作用。龚昭等证实使用中药黄芪能够减低CO2气腹造成红细胞免疫受损的程度。

十、CO2气腹对腹膜内环境的影响

有研究以为充入与体温接近的CO2气体,更接近“生理状态”,腹膜渗出物中细胞介素的浓度显著下降,对机体的损害较小。Erikoglu发现使用加热湿化CO2气体气腹后腹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优于未使用加热湿化CO2气体。然而Davis等以为使用加热湿化CO2气腹对机体体温、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预后与未使用湿化CO2气腹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从而不建议使用加热湿化CO2气腹。

十一、CO2气腹对术后痛苦悲伤的影响

固然腹腔镜术后痛苦悲伤程度显著减轻,但是痛苦悲伤却不能完全消失。80%的患者腹腔镜术后需使用类阿片止痛剂。CO2气腹后术后痛苦悲伤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气腹时膈神经受牵拉;(2)充入气体的类型和腹腔内值:充入CO2后.因CO2吸收而形成的酸性环境,可能会损伤膈神经;(3)充入气体的温度:目前气体温度对术后痛苦悲伤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晰;(4)充入气体的湿度:干燥气体可造成外露细胞膜超微结构的损害,这可能是引起术后痛苦悲伤的机理;(5)术后腹腔内的残余气体:残余气体可能引起腹膜张力和对腹腔内脏支持的下降,因此引起术后痛苦悲伤。

十二、CO2气腹对细菌播散的影响

持续高水平的腹腔内压力促进细菌播散,会增加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Omm等发现,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增加了腹腔内大肠埃希杆菌的播散;并且腹腔镜手术时,大肠埃希杆菌向腹腔外脏器如肺、肾等播散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腹腔内细菌的播散与气膜的压力紧密亲密相关。应用15mmHgCO2气腹的动物模型,引起了严峻的肠缺血和腹腔内细菌向其他脏器的播散;而应用12mmHgCO2气腹,则未引起对照组动物腹腔内任何细菌的播散。
王刚等研究通过向新西兰白兔腹腔内分别打针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建立腹内感染动物模型.分为开腹组、气腹组和对照组。于术前,术后1d、2d、4d、7d取附近动脉血及腹水行细菌培养,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中IL-1及TNF-a水平。7d后正法并解剖动物,观察切口及腹腔感染情况。结果发现各开腹组及气腹组菌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气腹组与开腹组阳性率差异无明显性意义。各组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开腹组IL-6水平于术后1d、2d明显高于气腹组;开腹组TNF-a水平在术后1~7d均明显高于气腹组。因此在细菌性腹膜炎时,CO2气腹较开腹手术时菌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意义。气腹组较开腹手术组炎症反应轻,免疫功能恢复快,以为气腹并不会造成炎症的扩散。

十三、CO2气腹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Volz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建立裸鼠腹腔内间皮瘤模型.分别注入He、CO2、加热CO2以检测动物存活率。结果CO2气腹组存活率显著减低。以为CO2对腹膜问皮细胞的机械高压与化学损伤(酸中毒)致基底膜暴露底层结缔组织剥脱、表面负电荷变性等,使瘤细胞易于黏附生长与种植转移。在一组体外试验中,充入CO2气体后,癌细胞的内外H+浓度发生了变化,pH值从7.5降到6.6,处于酸中毒状态.有利于激活细胞有丝分裂相关酶,促进肿瘤生长。此外,瘤细胞内辅酶I/Ⅱ比值下降.使之不易受到氧自由基损害,从而间接促进了肿瘤细胞生长。
综上所述,早期的研究以为,CO2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无害的气体。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CO2在某些腹腔镜手术中可能是有害的。应进一步研究建立生理性气腹,对不适合建立CO2气腹的患者,可采用无气体腹腔镜或使用氦气作为CO2的替换气体,有报道证实氦气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等长处
第4个回答  2010-09-22
  二氧化碳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的,人吸入的氧气供生命活动,然后排出废气二氧化碳,
  也就是说人离开氧气就会窒息,出于高浓度二氧化碳中也容易窒息或中毒,
  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含量有限制,超标或过少都会影响人的生存。
  即使是纯氧,也会使人中毒,破坏体内机能,使人死亡。
  这是我在化学资料里学到的。
  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现在这支小部队的成员越来越多,使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 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融化。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止温室效应。
  人和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必须相依相存,食物链、食物网不能被破坏,
  自然环境也是如此,谁都需要物质基础来依靠,没有飞人这个物种。
  试想我们的脚下是真空而不是土地,我们眼前透明的气体也是真空,
  那我们又算是什么了呢,是碎片,是肢体,还是太空垃圾……
  所以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很脆弱,受不得伤害,恢复不了的伤,
  地球一旦失去平衡稳定,那人类也就只有结束历史长河了。
  这是生物科的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