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不喜欢戴助听器怎么办?说什么都不听!

如题所述

您好,只有是家人慢慢的开导了。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能改善心理健康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影响心理健康。据科学研究发现,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海之声听力学家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发生。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久而久之,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语言能力下降、交流减少,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老年人产生孤僻、淡漠、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使听力越来越好

    老年人听力下降,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不然听力会越来越差甚至导致耳聋。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耳蜗毛细胞萎缩,听力中枢机能的退化等,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所以不少老年人总在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然而,佩戴助听器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听到的声音清晰响亮,同时减缓听力系统衰老的进程。提醒听力下降的老年人及其子女,听力下降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免听力越来越差。

“很多家庭在接受助听器验配师详细的讲解后,认认真真按每一项的要求去做,坚持一段时间,老人的反馈都是非常好的。

而我们也同时发现,有的家庭,在老人验配助听器后,就放任不管了,等过一段时间发现,老人的助听器使用得似乎并不顺利,甚至把助听器扔在一边,还跟子女抱怨助听器不好使。白花钱,配了没用,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同样是验配了助听器,除了不同人个体本身的差异,为什么效果差别会这么大呢?

老人在验配助听器后,除了要耐心向老人讲解助听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保养助听器和助听器上各项功能之外,您知道还要和老人交流哪些内容吗?

戴上助听器不是终点:

①首先我们要知道老人在刚开始佩戴助听器后,是无法马上听清每个字的,尤其是严重听损多年的老人,更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声音。

②耐心和坚持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请多与老人进行交流,刚开始时,语速应该放缓,句子不易太过复杂,特别是老人没听清时,不要表现不耐烦,否则老人会对助听器的效能感到怀疑而不愿佩戴。

③助听器是一种电子产品,作为听力辅具,可以在刚开始每天戴1-2小时,逐步增加时间,直到可以接受整天佩戴为止。

④有重度听损的老人,听损耳因为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助听器后突然听到外界细微声响,可能一时半会不能适应,因此助听器验配师不会在开机时调很大声音,所以需要佩戴一段时间后再去调机。此期间不要突然接触巨大声音的环境。

⑤初戴助听器时,会感觉自己的声音比外界言语声要大,甚至有时会听不清自己的声音,或注意力过于关注自己的声音,我们建议可以通过每天的朗诵练习,熟悉自己的声音,渐渐我们会忽略自己的声音。

⑥听力下降的时间越长,在嘈杂环境中聆听语言的功能就损失越多,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位有听力损失的老人能尽早验配助听器,尽早干预,并再次学习聆听的能力。

⑦在和多人同时交流时,可能会感到非常混乱,这是刚戴助听器的人经常会遇到的事,不用担心,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你会掌握很多聆听的窍门,并适应助听器带来的便利。⑧很多老人佩戴助听器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电视或听收音机,而我们建议是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去看电视或听收音机,因为这些电器的声音属于电子音,与我们常见的自然声不同,语速也略快,如果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可能聆听效果会不理想,这也会大大打击老人的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您好,老人佩戴助听器是需要家人配合的,听力损失人士想要很好地受益于助听器,家人的耐心与科学的交流技巧至关重要。选配助听器后,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家属应该如何配合呢?
1、开始讲话前,请吸引助听器佩戴者注意。刚开始佩戴的时候,助听器以舒适度为主,音量偏轻,因此,刚开始讲话前,需要吸引助听器佩戴者的注意。谨记一点,矫正听力与正常听力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尤为明显。
2、以正常响度讲话,不要大声喊。对于大声音,助听器会产生压缩,反而清晰度会下降。此外,大声音可能会造成听损患者不舒适。甚至有听损患者会认为家属态度不好,造成不愉快。
3、语速适当放慢,也不要太慢,切忌太快。尤其是对长期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来说,中枢神经处理声音的能力下降,无法分析快速的语言,因此需要家属适当放慢语速,吐字清楚地与患者交流。
4、当您讲话时,确保助听器佩戴者能看清楚您的表情。与正常听力人士一样,交流不仅仅是听声音,能看到表情与手势有助于交流。有些患者由于听力损失时间很长,产生逃避交流的现象,不懂得面对面看交流对象。因此,家属需要鼓励助听器佩戴者与您面对面交流。
5、改变话题时,请让助听器佩戴者知道,尽量聊熟悉的话题。与老年人拉拉家常,聊聊回忆,一起享受交流的乐趣!
6、设法保持最小的背景噪声。噪音是会影响交流的,正常听力人士也深有感受。而听力损失人士,更容易受到噪音干扰。在聊天的时候,可以关闭电视机/收音机,尽量不要七嘴八舌,一个人说完,另一个再说。
7、鼓励助听器佩戴者向其他人说明听力损失的情况。佩戴助听器之后,我们无法确保每一句都听得清楚。如果其他人不了解其有听力损失,说话语速可能会偏快,导致交流不畅。因此,有时候需要向其他人说明听力损失情况,请对方重复一次,说话慢一点。
以上这些是验配助听器过程中会与家属交代的交流技巧与策略。希望每一个听力损失都能很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再次成功地享受美妙的交流世界。
第2个回答  2018-12-30
老人之所以不爱戴助听器,需要先分析原因,一般有以下可能:1、听力损失没有严重到无法交流,只是有时候听不清楚。但如果长期不戴,时间久了反应能力会变慢,后面再戴的话效果就没那么好了。2、戴了助听器不舒服,之前小声音听不到,现在什么都听的到,不习惯。这个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下去总会好起来的。3、怕花钱买电池,老人家了精打细算常有的事,要开导。4、助听器选配不合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去门店调试。
第3个回答  2019-02-23
现在听力不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在门店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家人都认为老人的听力已经严重影响其日常活了,建议其佩戴助听器。可是,老人听说要配助听器从心里就不能接受。认为自己能听见,不需要,甚至情绪上有点抵触配助听器和戴助听器的过程。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需要家人和亲人的配合.当老年人刚配戴上助听器后,老人会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一些环境声音,比如:家里自来水的流水声、厨房排气扇的转动声、还有家人来回走路的脚步声、老人都会觉得有点乱,会说戴助听器里的噪音太大、太吵。不少老人会因此感到厌烦,这时家人应该告诉老人,他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好事,证明听力提高了,不习惯只是暂时的,慢慢就能适应,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老人刚戴助听器后,家人要特别注意的事儿.初期先让老人在家里戴,和家人聊天看电视,让老人慢慢适应助听器,时间要7-10天左右。中期再出门到小区,听一听小区里其他人的说话声、狗叫和汽车声,尽量可能不要制造太大的噪音。当老人戴助听器对有些声音习惯了以后,老人就可以戴助听器去大街,比如:去市场买菜、逛超市的等……,如果去大街老人觉得太吵,建议老人先暂时不要去大街了,老人的听觉功能还没有恢复,而且老人由于听力下降,长期没有倾听的习惯,因此与他交谈前,应先提醒他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逐渐训练,让老人慢慢恢复听觉功能。
第4个回答  2018-12-31
建议慢慢开导,助听器刚戴上有康复过程的,一下是第一个月的康复计划。
第一个星期:每天戴带助听器1-2小时,听觉注意期。要呆在家中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种声音,比如:厨房做饭声、使用吸尘器做家务、与家人交谈,患者由于耳聋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会不适应,但要坚持,不要灰心。
第二个星期:每天戴2-3小时,听觉识辩期。学会精神集中去听想要听的东西,把要听的东西从背景声音中分开。可以带上助听器外出到安静的场所,如晨练。您可能会发现一些原来听不到的声音或者您会比以前听得更清楚。
第三个星期:每天戴3-4小时,可以走入公共场所如菜场、商场了。可以带着适当出入各种公共场所,锻炼能听清自己讲话声和室外可以和多人交谈,学会看着别人的脸、唇听话,提高视觉—听觉交流能力。在这一阶段应多和朋友、亲人交流。但不应长时间交谈,以避免听觉疲劳。
第四个星期:每天戴6小时以上,回归本能期。患者可以整天戴用,看电视、听音乐、出入各种复杂环境的公共场所,除了激烈的运动、睡觉、洗头、洗澡等。在本周结束后请记录下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满意的地方,去听力中心复查并重新调试、评估助听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