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自然的关系

500字左右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5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无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大人相应,或无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15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危机,加之人类社会的矛盾层出不穷,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意识形态正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也随之被重视起来,并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解救社会与自然的一剂良药。然而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复杂性,人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就出现了不少误解。例如把天人合一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合一即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实,天人合一不等于人与自然合一,而且“天人合一”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最高范畴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世界几大文化系统内同样存在这一范畴。笔者在分析了不同文化系统下的天人思想后,又比较了各自不同的天人关系模式,最后认为只有以儒家为代表的天人关系模式是最合理的,但也应给予批判的继承。 关键词: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今天在以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特点的西方文化普遍受到质疑的情况下,“天人合一”式的东方思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对“天人合一”的阐释却歧义纷呈,言人人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对“天”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传统中,天就有多方面含义。朱熹曾说“天”:“要人自看得分晓,也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看来,古代儒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场合、以不同的目的言天的。这样就造成了天这一概念在语义上的混乱,模糊;同时也给我们今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造成困难。在人与自然的危机如此严重的今天,人们在回顾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时,自然而然地便将天与“自然”等同起来。认为“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的和谐,自然与人合一。这一观点成为了近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单把天等同于自然,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自然合一,这种简单化的思想是无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表现。古代天人关 系,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理、帝、神、等主宰性力量的关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社会伦理道德等内容。甚至单就儒家文化传统来说,天人关系的重点还应是后者,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便在谈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也是在比附、应和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政治统治的需要。自然领域并不是儒家所关注的重点。 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天人关系论并不只是儒家所独有的。其实任何一种成熟的哲学系统都不可避免地构建自己的天人关系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奠基者——道家,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面对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时大家似乎获得了一致,即:天即自然,人属于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人应该归与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天人合一的讨论,虽然观点各异,但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即大家都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既然是从悠远的封建社会而来,则必有其糟粕。因此在现代社会的今天,要想对其加以继承与发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谦虚与自信自信的精神。这反映了中国学者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冷静与清醒。 第二,冯友兰曾倡言,对古人的东西要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实际就是还古人一本来面目,重述古人的东西。接着讲即从古人的东西出发,将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出一新的局面,达到一新的境界。由此看来,众多学者在讨论”天人合一”时,实际上都是在照着讲。不是力求还古人一本来面目,就是只涉一点而不及其余,把天人关系简单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忽略了其内在的伦理道德传统,皆没有走出古人的樊篱之外。 我们知道,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论述范围是多方面的,资料也是丰赡的。但古人的思维又多是感悟式的,零散的,情绪化的,其逻辑性极不严密。他们很少系统地去表述他们的观点。这为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发扬古代的优秀文化思想带来了困难。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日益频繁,我们面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在本民族的思维习惯下,对其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优秀文化推到世界的大舞台上,让不同民族、不同思维习惯下的人们去欣赏,受益;并由此使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得到检验与发展。
第3个回答  2013-06-15
天人合一是中国道儒思想的本源.人与天地并列三才,人来源于天地阴阳相化,具足了天地自然的全息,如人有双目,天有日月,人有四肢,天有四季,人的脊椎有二十四节,天有二十四节气.等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象现在一味掠夺自然资源,否则自取灭亡.
第4个回答  2022-05-27
天人合一思想的新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彼此之先后秩序、包容关系、和谐原则、中庸法度及变化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呼吁人的自律与反思,唤醒人的德性良知。“天人互泰”是一种现代辩证的哲学理念,是在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在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互泰的和谐关系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