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

A.营业外收支净额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参考答案是ABC所学的2011江苏省会计基础教材上介绍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构成。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根据教材指示,个人觉得ABCD都是利润另外,觉得这道题目出的就有问题,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其中就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

第六十七条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

前款所称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投资收益,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二)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三)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扩展资料: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

第六十八条 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十九条 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一)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

收到的其他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发生亏损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提供了有关凭据的,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计量;政府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当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计量。

(三)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先征后返的,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含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七十条 营业外支出,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七十一条 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额。

第七十二条 小企业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剩余的税后利润,可用于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小企业(公司制)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第五十三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小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第五十四条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或相关规定投入到小企业、构成小企业注册资本的部分。

(一)小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或非货币性资产投入的资本,应当按照其在本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计入实收资本,超出的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二)投资者根据有关规定对小企业进行增资或减资,小企业应当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

第五十五条 资本公积,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小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当冲减资本公积。小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第五十六条 盈余公积,是指小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小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小企业的盈余公积还可以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第五十七条 未分配利润,是指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本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第八十四条 投资活动,是指小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的购建和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小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收回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四)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现金;

(五)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支付的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企业会计准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9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其中产品销售利润等于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之差;投资净收益等于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营业外净收入等于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构成营业利润,按当期经营观点,营业利润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就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投资净收益、益业外净收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最后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扩展资料

利润基本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利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30

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折扣、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利润总额间的关系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扩展资料

企业家利润(正常利润)通常是正数,但经济利润一词则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损失)。

这就是包括机会成本的原因: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条件产生。

若市场价格低于总平均成本,这意味经济利润为负,企业家便需要比较这损失和平均变动成本的数值。企业要继续经营的话,负经济利润必须不低于平均变动成本,否则企业家宁可关闭企业(shut-down),而不继续承担这损失。

经济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性竞争市场有着特别的用途,正数的利润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增加竞争并将市场均衡价格推低,把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排除在市场以外,达到长期均衡;

相反,负数的经济利润能将市场原有的部分企业淘汰,因为供给减少的缘故,市场均衡价格会被推高,同样地达到长期均衡。两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利润在各个厂商消失,厂商的总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1-08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其中产品销售利润等于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之差;投资净收益等于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营业外净收入等于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构成营业利润,按当期经营观点,营业利润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就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投资净收益、益业外净收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最后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扩展资料

利润基本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利润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3
这道题目出的是有点问题。从本题的参考答案分析,本题是问净利润。如果是问净利润,本题的参考答案是对的,即ABC。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之所以说题目有点问题,是因为:

1)利润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包括所得税,所得税是利后税。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它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
2)“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构成”的说法也欠妥,这些不是构成,而是分步计算的结果。构成是指数据之间的比重,这些不是并列关系(是不同分类,包含于的关系),不能放在一起谈什么“结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