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为什么那么火?~`

<哈利波特>

为啥大家喜欢哈利波利,一喜欢就是这么多年,我分析的是因为这类型的书其实很少,并且拍的那么经典的也很少,虽然现在也有这类型的书跟电影了,但是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更容易让人记住。

再有就是哈利波特讲的是一个小人物,突然拥有了某种能力,然后法力很大,怎么说呢,大家都有一种想法,就觉得自己会不会某天也跟男主一样,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某天醒过来突然就变成了天才,谁都想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才会对哈利波特这么受欢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当“哈利波特”从J.K.罗琳脑海里灵机一动下诞生伊始,那股神奇的魔法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这连她自己也始料不及。这本起初连遭退稿的魔法故事,从1997年开始创造出当代文坛最大的神话和创富传奇。这神话还远远超出了纸质领域,短短的十年来,已形成一个超过60亿美元收益的产业链,演绎为成功的流行文化和商业品牌。

出版领域: 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前六部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全球总销量已超过3.25亿册,成为有史以来销量第三名的书籍,仅次于《圣经》和《毛主席语录》。
电影领域: 《哈利-波特》迄今五部电影票房成绩累计达43亿美元。此外,华纳公司宣布投资5亿美元,携手奥兰多环球影城建造“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主题公园,预计于2009年~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游戏领域: 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更是游戏界迎来的大事,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上同时发行同名游戏。
其他衍生品: 杜莎夫人蜡像馆与电影一同在全世界范围巡展。各行各业制造商模仿电影魔法物品,如魔法扫帚、魔杖、摄魂怪、火焰杯三强赛中的火龙等玩具,霍格沃茨四个魔法学院各自的院服,魁地奇球服,波特的隐形衣等风靡全球,拥有巨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

成功皆非偶然
《哈利-波特》本身具备了畅销的所有元素:魔幻、冒险、正义与邪恶、友情等等一应俱全,但问题是,拥有流行元素不仅仅可能通向超凡脱俗,也有可能通向庸俗和跟风。罗琳聪明地把这些想象“身边化”、“家常化”——谁没有被同学搞过恶作剧;谁没有被家长咆哮过;谁不希望读书写作业时可以得到一支速写笔,这些遭遇和愿望,不分读者年龄,难道不是人人都经历和暗暗希望的吗?正如许多商业品牌成功的奥秘一样,首先是文化本身,让《哈利-波特》这部文学作品轻易地突破了全球读者不同文化、种族和地域的界限。 套用郎咸平教授在新著《本质》中的观点——那就是《哈利-波特》戳中了读者和观众的审美神经。如同百年可口可乐一样,《哈利-波特》戳中了多元化世界当中的“同质化”的审美神经,并且让它成为一种精神思潮的象征。 此外,少年的成长与叛逆、人性的阴影,现实社会中的种族主义偏见等也天衣无缝地融合进这部视角独特的作品中,以华纳电影为代表的美国公司能大费周折地放大这些探索,让成年人获得共鸣。 好故事只是畅销的基础,成为超级神话,在全球热卖,《哈利-波特》的成功更要归功于这个时代——即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才是成就它的决定性因素。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资本和美国式营销方式——时代华纳先是为哈利-波特配备了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制作班底并以巨资打造,再配合全球化的营销攻势。对于《哈利-波特》系列来说,小说和电影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接下来是数不胜数、无处不在的特许商品的开发。 由出版开始,电影、DVD、录像带、电视片、唱片、游戏、广告……周边产品不断扩展,还有难以计数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饮料、手机等成千上万种特许经营商品,再到主题公园、主题旅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并且不断扩展、丰富,产业的边际和界限不断模糊。这只能是在全球化时代才能做到的事情。是发达快捷的资讯使哈利-波特插上了在全球翱翔的翅膀。 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利-波特的流行是美国式商业资本主导的文化传播全球化的一个成功实验。它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一全球化最新商业理念。伸向地球每一个角落的互联网、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全球统一的包装推介、间歇性的系列图书的出版节奏等,最终让哈利-波特从文学形象变成让全世界都风靡的艺术偶像。短短十年,《哈利-波特》形成一个超过60亿美元收益的产业链,成为史上最成功的流行文化和商业品牌之一。

魔法之母—J.K.罗琳:狂赚10亿美元
从罗琳推出第一部哈利-波特小说以来,十年间她通过笔下的魔法世界赚到了5.45亿英镑——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 在经历了12家出版社的拒绝之后,1997年罗琳终于得到了英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Bloomsbury出版社试探性的肯定; 现在,罗琳是英国现金最多的女人,超过了英国女王;她是仅次于奥普拉-温弗瑞(美国脱口秀女主持人)的世界第二“富婆”; 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当罗琳完成所有《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后,她的个人财产可能达到100亿美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6
其中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还有赫敏·格兰杰这三位小英雄拥有着很多种让我们学习的坚强的意志与勇气,与密室里桃金娘那么哭泣他们都会照顾她,这就表明他们还有恒心······建议你也看看吧,很好看的我也在看哦!买精装版的!
第3个回答  2013-03-28
因为大家心里潜伏很深的童心被激发出来了~
第4个回答  2013-03-27
作为一部成人也爱读的儿童书,《哈利.波特》完全具有“魔力故事”所需的各个属性,而且在通感属性上又经过了极其讨巧出奇的精彩处理,最后,又没有被传媒错过,于是全世界就轻易地被区分为麻瓜和巫师……它的风靡,正是美国商业文化全球性蔓延的典型代表。

  退回到哈利的源头

  前天———7月21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7部,也是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圣》在全球发行。出版商和销售商都期待着它能打破这个系列小说此前创下的销售纪录。

  每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神话,对于《哈利.波特》来说,尤其如此。1997年开始,仅用短短十年时间,这本起初屡遭退稿的巫校童话,成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缔造出现代文坛最大的创富传奇。

  当然,《哈利.波特》已不仅仅是出版神话,它早已蔓延为21世纪初的一大文化现象:围绕着它的文学、宗教和价值观的争论,十年来不绝于耳。

  《哈利.波特》现象是怎样造就的呢?如果回退到哈利系列的源头,看它之所以能从里面汩汩地流出日后磅礴的财富之泉,一个基础不能回避,那就是在源头盘踞着一个故事。一个有着很多人而且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都喜欢看、喜欢读的故事。

  首先,具有财富之泉的魔力故事,会是一个读起来相对容易,阅读时不需要读者动什么脑筋的故事。一些小障碍是可以的,有时候这反而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其次,像许多西方的“魔力故事”一样,《哈利.波特》也选择了主人公面对黑暗诱惑时内心挣扎、选择、成长的历程为主题。随着哈利的成长,他所拥有的力量越来越大,内心的搏斗也愈加激烈。“伏地魔”是他的死敌,他们的较量越来越残酷,但冥冥中他也感觉到了他与伏地魔的相似之处,及对方对自己的巨大诱惑。他就在这样的心境中成长起来。

  再次,《哈利.波特》通过一种“想象力的身边化”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通感的愉悦。

  可以这么说,《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涉及到的大部分与想象力有关的内容,几乎都不是罗琳女士的原创。但罗琳女士在对这些想象再造过程中,却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这一手法使得各地各处的读者在阅读《哈利.波特》时都会相当容易地产生一种通感的愉悦。

  谁没有被同学搞过恶作剧;谁没有被家长咆哮过;谁不希望读书写作业时可以得到一支速写笔,这些遭遇和愿望,不分读者年龄,难道不是人人都经历和暗暗希望的吗?不要小看这份对想象力身边化的处理,它使得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变得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亲近,里面提到的大部分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地在阅读的时候被我们感觉到,能够让我们心领神会。

  对身边的事物加以想象容易获得大众通感,而在保持想象力的趣味与新奇上却又会为作者提出一种挑战。从这个角度上看,罗琳是非常少有的成功者。

  《哈利.波特》首部连遭8家出版社退稿

  好故事自然是基础,但要成为超级现象,《哈利.波特》的成功更要归功于这个时代———全球化才是成就它的决定性因素。

  《哈利.波特》是英语写成的,是美国资本和美国式营销推动的。《哈利.波特》的首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出版前,连遭8家出版社退稿。最后布鲁姆伯瑞出版社接受了书稿,于1997年付印,作者罗琳只得到3000英镑稿酬,以及一句这辈子不要指望靠写书致富的忠告。此书精装本初版首印只有500本,后来虽然持续慢热,但在最初两年,还远未成为世界性的现象。

  只是当美国资本介入,在美国出版,并登上美国的畅销书榜之后,它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不仅是中转站,更是发动机。而首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现已成为收藏界的珍品,最近有一本在英国的拍卖台上,以9000英镑的高价成交。

  作者罗琳也迅速超过英国女王,成为全英最富有的女人。罗琳当然富有,但美国公司是最大的赢家,学者出版社最早买下《哈利.波特》的美国版权,只花了10.5万美元。而前4部《哈利.波特》电影,已经赚得了30亿美元的票房,且全部进入了20部最卖座电影的排行榜。预计所有7部电影的总票房将高达100亿美元。

  突然间,一抬头,发现全世界都在读同一本书,看同一部电影,唱同一首歌,甚至说同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具体到文化产品,则意味着英语、好莱坞以及美国式的价值观。

  儿童是打破文化羁绊的最好渠道

  全球化效应作用于出版业,意味着全世界读者的口味迅速同质化,即美国化。在天主教国家、阿拉伯世界和大多数亚洲地区,巫术和巫师都不是传统上受欢迎的文学题材,而《哈里.波特》阴郁的主题并非儿童文学所长,但全球化扫平了这些区域性的传统障碍,使它照例成为上述地区的畅销书。

  《哈里.波特》还营造出一种共同的阅读气氛,正像故事将人类区分为巫师和麻瓜一样,读过《哈里.波特》的人之间,也有一种秘密的认同感,轻易营造出自己的小小天地,而这个世界,麻瓜成年人多半是不被允许也没有能力进入其中的。

  2006年夏天的一份调查显示,5到17岁的美国儿童中,超过半数表示,在接触《哈里.波特》之前,从未体会到读书有乐趣可言。儿童书的长度不再成为问题,孩子们发现,他们完全有能力读又厚又长的书。这一点对儿童书出版业的价值观来说,几乎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这大概因为罗琳十几年前就写好了全书大纲,此后严格按此脉络稳步前进,因而从第一部起,就构建出一个庞大而绚丽的异类世界,无论人物还是道具,爱恨情仇,各有纷繁复杂的前世今生,小读者一旦失足堕入其中,多半难以自拔。

  《哈里.波特》打破的障碍远远不止这些,它荡平了性别甚至年龄之间的界限,不仅同时讨得了小男生、小女生的欢心,许多成年人也对它爱不释手。

  魔幻文学并非始自《哈里.波特》,但名作之中,似乎只有它将故事放在了当代美国,而非中世纪,或虚构出来的“中土”。这也是它易于为更多读者接受的另一个原因。

  儿童是障碍最少的接受群体,又是极易受口碑效应影响的读者群,比起成人,孩子们更少文化上的羁绊,也有更多的时间聚集和交流。当你身边的小朋友都在谈论《哈里.波特》,你更难以拒绝加入其中。对群体归属感的天然需要,使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成为《哈里.波特》及其各种衍生产品新的消费者。这就是全球化的另一种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