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这首歌最早出现在哪一部电影?

大概在五六十年代有一场电影,里面有 送别 这首歌,而且有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我想找来看看,但是不知道这场电影叫什么,貌似很难找啊,所以请求各位朋友帮我找一找。。。。谢了。。。

送别》最早是1983年的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

《城南旧事》讲述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英子与“疯”女人秀贞成为朋友。

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扩展资料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2

《送别》是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的片尾曲。

中文名:厨子戏子痞子

外文名:The Chef,The Actor,The Scoundrel、Hu Lie La

其它译名:厨戏痞、厨子·戏子·痞子、虎烈拉

出品时间:2013年

出品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北京第五乐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厨子戏子痞子》是由管虎执导,刘烨、张涵予、黄渤、梁静等出演的一部动作喜剧片。该片于2013年3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同为燕京大学毕业的四个人,为了得到虎烈拉的疫苗元素来解救人民,他们在一处日本料理店里一同导演的一场戏给日本人看的故事。

扩展资料:

创作来源:导演管虎表示,最早的出发点是其想尝试着纯粹做一个商业故事,首先是好玩好看,有新鲜感,是纯粹拍给观众看的。其次,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商业故事,而不是常规大众范围里认识的那种单线叙事的商业片。

片名的由来:电影早期原定片名为《虎烈拉》,“虎烈拉”其实是日语“霍乱”的中文译音,也是瘟疫的代名词。虽然这个意为霍乱病毒的名字跟该片的主题很搭,但因为会让观众不明就里,所以出品方把片名改为《厨子戏子痞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7
前不久,看电视时无意浏览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知识问答节目,可能是王小丫的。有一个问题是:“《长亭外,古道边》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参赛者回答不上来,主持人给出答案:《城南旧事》。我当时听了想笑但没有笑出来。
这个问答似是而非。首先,他们的问题可能产生误导,让不太熟悉这首歌的人以为《长亭外,古道边》最初是一部电影的插曲。适当的提问应当是:“《长亭外,古道边》曾经被哪部电影作为插曲?”其次,如果只问“《长亭外,古道边》是哪部电影的插曲?”,而没有其他限定,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是两个。我不知道主持人手里的卡片上是否写有两个答案。我也不能想象在参赛者回答两个答案后,主持人会不会像赵本山那样夸奖参赛者:“恭喜你,你都可以说出两个答案啦!”我估计主持人手里的卡片上只写有一个答案。而且我估计,如果参赛者回答了另一个答案,主持人会万分同情地睁大眼睛对参赛者说:“很遗憾,你回答错了。”幸好那位参赛者不知道答案,真正的笑话没有出现。假如是我参赛,我回答另一个答案,主持人说我错了,我会和她争辩起来,那节目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长亭外,古道边》即《送别》,这首歌曲的词是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的作品。它在中国流传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在世的、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能会说自己是听着或者唱着它长大的。
主持人和出题人都太年轻了。虽然他们一定会知道《送别》的来历,但也许真的不知道,早在《城南旧事》上演的二十年前,《早春二月》这部电影已经用《送别》作为插曲。《早春二月》是谢铁骊导演的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或者1964年出品。这部电影的出品时间之所以比较模糊,是因为它在摄制完成后,没有立即正式发行放映。它是“文革”前为数不多的没有正式发行放映就遭到批判的电影之一。
《早春二月》是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的。柔石是左联作家,1931年2月与另外四名左联作家一起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三十岁。在他们牺牲后,鲁迅写了著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说柔石是一个“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人。柔石作品不太多,代表作是《二月》、《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都写得极好。《二月》的故事是: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前夕,青年肖涧秋到浙江某地芙蓉镇中学任教。他很同情附近居住的已故同窗的妻子年轻寡妇文嫂,经常看望帮助她,并促成她的女儿上学读书。与此同时,他与中学校长的妹妹陶岚从相知到相爱。陶岚年轻美丽,富有朝气,愤世嫉俗,学过理科和法科,但喜欢文学艺术。她主动追求肖涧秋。由于肖涧秋得到陶岚的青睐和经常到文嫂家看望,芙蓉镇的腐旧势力视他为眼中钉,暗中造谣诽谤。文嫂的处境更为艰难,不久襁褓中的儿子也病死了。肖涧秋为帮助她摆脱困境,免遭恶势力的迫害,决意牺牲和陶岚的爱情,与文嫂结合。对此陶岚虽然心痛万分,但给予理解。肖涧秋引起周围更大的攻击。文嫂感到在镇上无地自容,并且想成全肖陶,结果上吊自尽。悲愤之中,肖涧秋给陶岚留下一封信,离开芙蓉镇去了上海。陶岚知道后,要追到上海。《二月》出版时,鲁迅作了《小引》:
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
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我们书中的青年萧君,便正落在这境遇里。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上海去了。
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电影《早春二月》基本反映了小说《二月》的故事,但结尾更光明一些。编剧、导演虽然是谢铁骊,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也介入颇深,影片的文学本和分镜头本经他修改了一百多处,影片的名称最终由《二月》改为《早春二月》也是他的意见。茅盾也曾指导过《早春二月》剧本的写作。这部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扮演肖涧秋的孙道临和扮演陶岚的谢芳都有很精彩演出。谢芳的形象比在《青春之歌》中更光彩照人。文嫂的女儿由小女孩马佳扮演。马佳是空前绝后的童星,还演过谢添导演的《小叮当》,天真可爱。文嫂的扮演者是上官云珠。上官云珠是杰出艺术家,但让她扮演文嫂实为不当选择。在小说里,三个主要人物年龄接近,肖涧秋二十七岁,陶岚二十三四岁,文嫂虽然总是满脸愁戚,也只有二十六七岁。而在电影里,上官云珠扮演的文嫂看上去有四十多岁。谢铁骊选择已呈老态的上官云珠扮演文嫂,有可能是为免“三角恋爱”之嫌,但使肖涧秋要娶文嫂为妻的想法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早春二月》虽然近于悲剧,但给人以美的享受。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电影音乐作者是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江定仙。不知是他的主意还是谢铁骊的主意,影片选择李叔同的《送别》作为插曲。大概的情景是,肖涧秋和陶岚在桃树丛中漫步,倾心交谈,憧憬未来,远处学生们在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影片没有刻意强化这首歌,只是作为背景音乐使用,但由于音画结合恰到好处,也给人深刻的印象。小说《二月》并没有提到李叔同和他的《送别》,但电影里出现这首歌可以说是一处妙笔。它不仅解释了时代背景,也渲染了如诗如画的氛围。而且,《送别》和柔石、《二月》也竟有历史的关联。李叔同是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写《送别》歌词的,而柔石是浙江人,曾求学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只是当柔石进该校时,李叔同已经出家。柔石笔下的肖涧秋也是浙江人,也曾在浙江任教,而且也喜欢音乐。《二月》还叙述,肖涧秋为陶岚弹唱过一首他自己谱的一首歌:
荒烟,白雾,
迷漫的早晨。
你投向何处去?
无路中的人呀!

洪蒙转在你底脚底,
无边引在你底前身,
但你终年只伴着一个孤影,
你应慢慢行呀慢慢行。

记得明媚灿烂的秋与春,
月色长绕着海浪在前行。
但白发却丛生到你底头顶,
落霞要映入你心坎之沁深。

只留古墓边的暮景,
只留白衣上底泪痕,
永远剪不断的愁闷!
一去不回来的青春。

青春呀青春,
你是过头云;
你是离枝花,
任风埋泥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1
最早,1963年,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主演的电影《早春二月》插曲
第4个回答  2013-03-27
应该是城南旧事 小女孩叫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