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的由来

如题所述

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这一来,湖上的风景便显得格外优美秀丽了。当时,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附庸风雅,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这年春二月,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湖面景色。大盐商年龄最长,阅历多,一向以长兄自居,他喝了几杯酒,就说:“我们这个保障湖,风景多好啊,一点也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是却叫保障湖未免有点不相配。”二盐商惯于见风使舵,见大盐商发这通议论,立刻凑趣说:“高见,高见。我们扬州文人虽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实在叫人遗憾。”三盐商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他接着说:“起个名字,还要文人?我看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我们三人思量思量,不信就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三个人酒不喝了,都在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大盐商先开口,他说:“我们的保障湖在扬州城之西,不如也叫它‘西湖’,二位以为如何?”二盐商马上附和说:“妙,妙,把保障湖改为西湖,那太好了,太好了。”三盐商看了二盐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你们二位都到过杭州,杭州的西湖多大啊!我们这个湖怎配称西湖呢?依小弟之见,叫‘小西湖’还差不多。”大盐商摇摇头,心里有话:这个“小”字就比人家矮了大半截,不妥,不妥,但他又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就说:“‘小西湖’还要斟酌斟酌。我看‘西湖’是可以用的,只要在它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字来。”就为这一个字,三个人又在苦苦思索了,过了好一会,二盐商开口了,他说:“我们这个西湖,虽不及杭州的西湖大,但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湖身迂回曲折,有二十多里长,我看不如叫它‘长西湖’。大、三盐商都摇头,不同意。他们于是又想出一大堆名字来,什么“金西湖”、“银西湖”、“绿西湖”、“蓝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没有一个中意的。这一来,他们才感觉到替湖起一个名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大盐商见了,就说:“那看着我们笑的是个读书人,我们何不请他来起一个名字。”这位书生并没有过来,他站起来劈口说到:“三位的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个字一出口,三个盐商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邀请这个书生入座饮酒,可是,那个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传开了。
“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位于扬州西郊的瘦西湖,以其清瘦、秀丽的独特风姿,赢得天下人的赞颂。瘦西湖是隋唐时期由蜀冈山的水与其他水系汇合流入大运河的一段自然河道。清朝初年,杭州诗人汪沆作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被流传至今。 从空中望去,瘦西湖的全貌呈英文字母L形,又加上湖边风景秀丽,因此,古人对瘦西湖有“瘦于外部的形态,秀于内在的神韵”的评价。伴随着古扬州城,瘦西湖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9

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这一来,湖上的风景便显得格外优美秀丽了。当时,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附庸风雅,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

这年春二月,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湖面景色。大盐商年龄最长,阅历多,一向以长兄自居,他喝了几杯酒,就说:“我们这个保障湖,风景多好啊,一点也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是却叫保障湖未免有点不相配。”

二盐商惯于见风使舵,见大盐商发这通议论,立刻凑趣说:“高见,高见。我们扬州文人虽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实在叫人遗憾。”

三盐商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他接着说:“起个名字,还要文人?我看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我们三人思量思量,不信就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

三个人酒不喝了,都在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大盐商先开口,他说:“我们的保障湖在扬州城之西,不如也叫它‘西湖’,二位以为如何?”二盐商马上附和说:“妙,妙,把保障湖改为西湖,那太好了,太好了。”

三盐商看了二盐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你们二位都到过杭州,杭州的西湖多大啊!我们这个湖怎配称西湖呢?依小弟之见,叫‘小西湖’还差不多。”

大盐商摇摇头,心里有话:这个“小”字就比人家矮了大半截,不妥,不妥,但他又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就说:“‘小西湖’还要斟酌斟酌。我看‘西湖’是可以用的,只要在它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字来。”

就为这一个字,三个人又在苦苦思索了,过了好一会,二盐商开口了,他说:“我们这个西湖,虽不及杭州的西湖大,但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湖身迂回曲折,有二十多里长,我看不如叫它‘长西湖’。

大、三盐商都摇头,不同意。他们于是又想出一大堆名字来,什么“金西湖”、“银西湖”、“绿西湖”、“蓝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没有一个中意的。这一来,他们才感觉到替湖起一个名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大盐商见了,就说:“那看着我们笑的是个读书人,我们何不请他来起一个名字。”

这位书生并没有过来,他站起来劈口说到:“三位的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

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9
  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瘦西湖景区 现有:御码头、西园、 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 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 凫庄、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是眺景最佳处。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成岭,登高极目, 全湖景色尽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构堂叠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为瘦西湖最引人处。有“ 湖上蓬莱”之称。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岭上为风亭,连同岭下的琴室、月观, 近处的吹台,远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个瘦西湖景区装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许多妩媚之气。
[编辑本段]风景特点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 宽不及100m。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 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云集,在扬州留下了无数典籍、诗文、书画、音乐歌舞,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故游览瘦西湖,在欣赏美景秀色时,也可以说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充实人们的知识,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升华。扬州八怪指的是金农、罗聘、郑板桥、黄慎、高翔、李方膺、李蝉、汪士慎八位书画名家。他们以扬州为活动中心,敢于打破陈规旧俗,创立了一种泼辣大胆的画派作风。如金农的梅花扇页,郑板桥的兰竹石钟,高翔的《弹指阁图》,黄慎的《抱琴图》和《钟馗图》都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作而流传于世。
  再就是船娘们似乎个个都会唱吴涤清的那首歌曲《烟花三月》——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因为这个,汪沆称之"销金锅子",郑板桥无奈地批判之"难得糊涂"。
第3个回答  2016-11-27
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这一来,湖上的风景便显得格外优美秀丽了。当时,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附庸风雅,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这年春二月,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湖面景色。大盐商年龄最长,阅历多,一向以长兄自居,他喝了几杯酒,就说:“我们这个保障湖,风景多好啊,一点也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是却叫保障湖未免有点不相配。”二盐商惯于见风使舵,见大盐商发这通议论,立刻凑趣说:“高见,高见。我们扬州文人虽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实在叫人遗憾。”三盐商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他接着说:“起个名字,还要文人?我看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我们三人思量思量,不信就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三个人酒不喝了,都在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大盐商先开口,他说:“我们的保障湖在扬州城之西,不如也叫它‘西湖’,二位以为如何?”二盐商马上附和说:“妙,妙,把保障湖改为西湖,那太好了,太好了。”三盐商看了二盐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你们二位都到过杭州,杭州的西湖多大啊!我们这个湖怎配称西湖呢?依小弟之见,叫‘小西湖’还差不多。”大盐商摇摇头,心里有话:这个“小”字就比人家矮了大半截,不妥,不妥,但他又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就说:“‘小西湖’还要斟酌斟酌。我看‘西湖’是可以用的,只要在它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字来。”就为这一个字,三个人又在苦苦思索了,过了好一会,二盐商开口了,他说:“我们这个西湖,虽不及杭州的西湖大,但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湖身迂回曲折,有二十多里长,我看不如叫它‘长西湖’。大、三盐商都摇头,不同意。他们于是又想出一大堆名字来,什么“金西湖”、“银西湖”、“绿西湖”、“蓝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没有一个中意的。这一来,他们才感觉到替湖起一个名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大盐商见了,就说:“那看着我们笑的是个读书人,我们何不请他来起一个名字。”这位书生并没有过来,他站起来劈口说到:“三位的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个字一出口,三个盐商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邀请这个书生入座饮酒,可是,那个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传开了。
“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位于扬州西郊的瘦西湖,以其清瘦、秀丽的独特风姿,赢得天下人的赞颂。瘦西湖是隋唐时期由蜀冈山的水与其他水系汇合流入大运河的一段自然河道。清朝初年,杭州诗人汪沆作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被流传至今。 从空中望去,瘦西湖的全貌呈英文字母L形,又加上湖边风景秀丽,因此,古人对瘦西湖有“瘦于外部的形态,秀于内在的神韵”的评价。伴随着古扬州城,瘦西湖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