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

如题所述

1.1 中国的疆域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2.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势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青藏川云庆两湖,江西安徽江苏沪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青四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鲁 源头—河口 河口—旧孟津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追问

很详细 谢谢 可以覆盖面在广些吗?

追答

缺少哪几章的呢?

追问

一些零碎的知识,但每课都还会遇到。一些气候分布、阶梯划分、最让我头疼的是长江和黄河那块。

追答

这些知识需要跟地图结合记扎实,之后就不用担心了。现在关键是你没记住,建议画画相关的图,画图最容易记地理知识拉。长江图,黄河图,气候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6
全国各省名称及简称,各省形状辨析,各省省会,各省著名景点,著名物产、矿产。。。自然地理方面: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著名河流、山峰、湖泊、草场、沙漠等。气候(气温、降水)。地球运动(很简单的那种,辨析经纬度)。水。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工业等。。。比较零散,也比较简单,基本都是记忆类知识。
第2个回答  2013-03-20
亚洲—自然环境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和各大洲的分界限。
亚洲的九大之最与气候分布图。 亚洲气候的三大特点与气候复杂的原因。
亚洲的河流分布图、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亚洲—自然环境 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最高和最低) 人口与土地的联系。
亚洲的三个文明发祥地和两河流域。 亚洲民族的数量与百分比。 不同国家的生活条件。
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 日本 日本的领土构成和面积大小(最大和最小)。

日本的轮廓特征与好处。 日本的板块位置,工业分布图与工业主要分布地带。 日本的主要经济和分布、文化、投资对象、农业特点、资源与渔业情况。 日本经济的脆弱性。工业分布在沿岸的原因。
东南亚 地理位置、气候分布、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与作用、组成部分(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主要粮食、唯一的内陆国、径流国家最多的河流。 人口稠密、主要城市的分布、火山最多的国家。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降水形式,最大的平原。 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
国家与旅游胜地。 首都与河流的正确组合。 印度 面积大小、人口、耕地面积、主要粮食分布、绿色革命。 主要地形、气候、最重要的河流。 工业发展分布的状况(主要矿产)降水充足的地方及其原因。 商科技工业的地位。四个城市的分布与工业农业特点(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和加尔各达)。

俄罗斯 国土面积大小、地理位置、资源、主要气候特征、亚欧分界线、地势特点。 矿产、工业的状况以及分布图(四大工业区)、发达的交通、铁路的分布、客运货运的主要运输部门。欧洲最长的河流、五海通航。 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中年不冻港,太平洋沿岸的海港。 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芭蕾舞。 中东 地理位置、交通要道、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运输航线、石油的主要分布、运输的目的地。 贫乏的水资源、湖泊的分配和争夺。 文化差异、气候种类、主要人种。 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作用。 三大宗教(集中地区)。
欧洲西部 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国家发展状况。 国际组织成员、简称、著名的乳畜大国、径流国家最多的河流。 经济地位、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三大半岛的位置。 传统的乳畜业、爱吃牛肉的原因、主要气候。 主要地形、山脉、繁荣的旅游业、山脉走向。最著名的海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地理位置、地势特点、主要气候、自然增长率。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初级产品生产、进口出口) 主要人种、外来移民和原始居民分布。 三大高原、刚果盆地(最大的盆地)、刚果河(水利资源最丰富)三大主要问题。(见地理书P12) 粮食的供应不足、迟到附近的高原、山地、海岸线叫平直。 最大的海湾和岛屿。
澳大利亚 两种特有的动物、地理位置、地势特点、人口密度。 农牧业生产情况、重要的两种农作物出口、本国经济的支柱。 矿产资源丰富、两种称号、地势最低的湖。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地区以及第二大城市。 东中西的地形不同。最大的河流。 美国 美国的领土范围(本土+海外)。
美国的土著居民、华人华侨的分布位置。 美国最长的河流和四大河流。 美国的农业特点,著名的山脉以及山。 五大湖的分布以及矿产分布,最大的淡水湖,降水的主要来源。 世界高心技术产业基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影视中心、石油 、宇航中心。 巴西 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占温度带最大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 丰富的殖民色彩和土著居民,玛雅文明、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四大世界之最。90%的人口居住,最大的城市与工业中心。 三种著名的出口产品、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的主要原因。 亚马孙平原的发展,铁矿石的主要分布。伊泰普水电站。
极地地区 南极的领土范围、周围的大洲大洋。 南极洲的经度与纬度,两大世界之最。 我国两个考察站的位置(南极圈内和南极圈外) 1912年签定的条约。
第3个回答  2013-03-23
主要有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这个有很多知识点,建议买本专题书,看先就知道了。
第4个回答  2013-03-16
季风学好能考90以上
第5个回答  2013-03-16
中国地图的几何中心在西安附近的泾阳县,所以为了平衡东西部的时差,北京时间就取自这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