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中“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中的“秦兵”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指的是唐朝时秦地的兵,也有人说这是借古讽今,说的是秦朝的兵,究竟是怎么说才对呢?

清代仇兆鳌著有《杜诗详注》25卷,《卷之二•兵车行》对“秦兵”的注释如下:“秦兵,即关中之兵,正此时点行者。因坚劲耐战,故驱之犹迫。今驱负耒者为兵,直弃之耳,与鸡犬何异。”秦兵就是指关中的士兵,正是这次点名征召的人,可见秦兵是唐朝时秦地的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27
唐代诗人经常用秦或汉来自比
这在唐诗中很常见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韦应物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第2个回答  2006-03-27
唐代诗人经常用秦或汉来自比
这在唐诗中很常见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第3个回答  2006-03-30
感谢 易伊 前辈解说
第4个回答  2006-03-27
有译为秦地的士兵,本人则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一词二意的意思。因为远在先秦时,当时的人们说:“秦人头枕兵器,身穿盔甲,好与人拼命。” 但秦人并非“一言不合则拔刀相向”的莽鲁勇者。后来有人说:“秦人勇于公仇而怯于私斗”。
在秦兵马俑的林林兵阵之中,那些兵没有一个戴头盔!这一定是舍生忘死的士兵,是勇敢的士兵。甚至连战国的策士也说“秦者,虎狼之国也”。在《诗经》的“秦风”中,就有一首名为《无衣》的诗,写的是秦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余冠英先生翻译说:“谁说没有衣裳?斗篷伙着披,我的就是你的。国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理。一个敌人,你的就是我的。”这诗确实有秦人英雄精神的内质。就是这些如兵马俑的秦人,西并戎狄,南下汉中、巴蜀,倍受上郡,最后冲出潼关,统一了六国。

自古秦兵就有骁勇善战的意思,故作者在这里用秦兵意有所指,既说明了地方战争的来源,又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